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点,而土地入股则让农民成了股东,每年能分 红。土地入股参与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1)是什么(生产要素种类):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 业主的税后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 等;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 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 ④按技术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 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4、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站主体地位。
总结:理解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为什么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 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分配范围
【注意点】分配对象
劳动者特点 国家态度
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 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4、非劳动收入并不等同于剥削收入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业主和资本家获取 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有:①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 利息等。②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
注意: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营分所配得尺都度属于按劳分劳配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所 得不属于按劳分配,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公分有配制对经象济内不仅有个按人劳消分费配品,还有其他分
配分方配式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3)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 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加固训练
1、(2014 合肥模拟)下表反映的是安徽省某国 有企业员工2014年上半年收入(单位:元)情况
从表中可以得知该员工收入中
A. 按劳分配的收入是30000元
B.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10210元
C.劳动收入是15110元
B
D.非劳动收入是20210元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 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存意在:性国质家机关、公社有会制主事义业制单度位下、公有制
【注意点】企 资适业 、用、 奖范公 金围有、制津控贴股与的农公股村有份经制制济经企中济业的中承职包工土的地经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试一试 连一连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国企上班 在私营或外资企业工作 存款利息收入 做个体生意 炒股股息收入 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 房屋出租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社会福利、保障收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一定会获得等量报酬。(错误。 因为按劳分配实现的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不同 行业、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实际的差距)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就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 式。(错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指体现社会主义性质 的分配方式,即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 年薪及奖励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
的收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为什么: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 状况,决定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②直接原因: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制度。
3.四个关键词: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公平 财政 税收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考向概览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
决定
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决定
分配制度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
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
动成果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
国有经济和 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按劳分配
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
5、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
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
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深化拓展
关于分配方式的六大误区:
(1)劳动收入等于按劳分配收入。(错误。劳动收入包括 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动 要素分配收入等)
(2)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 (错误。劳动收入中,有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的 合法收入,也有通过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等手段而获得的非 法收入;非劳动收入中,同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合法 收入,也有通过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方法获得的非法收 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 入的分配
2020/12/12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

个人收 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政收入和支出
和 分 配
国家收 入分配
财政
税收
财政的巨大作用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
1.一条主线: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生产(创造财富)→分配(财富的分配) →个人如何参与分配(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与国家如 何参与分配(财政与税收)
②如果这种差距和差别进一步扩大,将会因收入差距过于 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挫伤劳 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宁波市象山县西边塘村138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的 形式成立四季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并在入股 的309亩土地上建起了一个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 如今,观光园已成为象山县乡村休闲旅游的亮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资本、土地、 技术、管理等要素
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 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
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2)意义
•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 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生产要素)
•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
•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
ß 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 劳分配的是( )
ß ①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
ß ②个体劳动所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ß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ß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一、分配制度
【拓展思维】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 配方式; (2)根本原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直接原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4)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 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区分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收入 都属于劳动收入,但二者适用的所有 制经济范围不同。按劳分配适用于公 有制经济范围内部,按劳动要素分配 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