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二章
2.β-折叠
形式
4.无规卷曲
多肽链中,两段以上折叠成锯齿状的肽链, 通过氢键相连而成的平行片层状结构称为β折叠或β-片层。
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性的构象, 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本身也具有一 定的稳定性。
- 20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α-螺旋
α-螺旋的主链呈螺旋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 上升一圈,相当于0.54 nm。
另外,虽然亚基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但单独存在时无生物活性。例如,血红蛋白(上图)由四个 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均能结合一分子的氧,在含氧量低时,释放所结合的氧。但任何 一个亚基单独存在时,只能结合氧,不能释放氧,不具有血红蛋白的运氧作用。
- 27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阐明,对揭示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疾病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 18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链中有规则重复的构象, 这些构象由主链原子形成,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7-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为手性碳 原子,有L-型和D-型两个旋光异构体。组成天然氨基 酸的氨基酸均为L-型,因此人体内的氨基酸均为L-α-氨 基酸,其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8-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非极性氨基酸
1
非极性氨基酸的R基团主要由
非极性基团构成,在水中的溶
2
解度极小。
极性酸性氨基酸
3
极性酸性氨基酸的R基团含有
羧基,易解离出H+而呈酸性。
4
极性中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的R基团含有 不解离的极性基团,具有亲 水性。
极性碱性氨基酸
极性碱性氨基酸的R基团含有 氨基、胍基或咪唑基等碱性基 团,易接受H+而呈碱性。
- 28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 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相近 例如,哺乳动物胰岛素都是由A链和B链构成,且二硫键配对和一级结构均相似,它们都执行相同的功能(如调节
血糖代谢)。比较来源不同的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可能有某些差异,但与功能相关的结构却总是相同。
?
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作用力都有哪些?
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亚基之间形成的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离子键、 范德华力等。四级结构实际上是指亚基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触部位的构象。亚基之间不含 共价键,亚基间次级键的结合比二、三级结构疏松,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可 分离成单独的亚基,亚基本身构象仍可不变。
蛋白质分子中,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与正常蛋白质不同 而发生的一种遗传病(基因突变造成的),称为分子病。
- 29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空间结构 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各种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其功能活性的基础,即空间发生变化时,其功能活性也随之改变。 蛋白质 变性时,由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会引起蛋白质功能活性丧失,变性蛋白质在复性后,构象复原,
-5-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对已获得的蛋白质结晶纯品进行元素分析,得知蛋白质主要由碳(C)、氢(H)、氧(O)、氮 (N)、硫(S)5种元素组成。另外,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磷(P)、铁(Fe)、锌(Zn)、铜(Cu)、 硼(B)、锰(Mn)、碘(I)、钼(Mo)等元素。
思 已知:① 生物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十分接近, 平均约为16%;
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可在动物体内合成,作为营养源不 需要从外部补充。
- 10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在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互连接。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肽键是蛋白质分子 结构中的基本化学键,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NH2)脱水缩合而成。
相邻两圈螺旋之间借肽键中羰基氧(C=O)与 亚氨基氢(N—H)形成氢键,这类氢键的主要 作用是稳定α-螺旋。
- 21 -
第二节 蛋白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肽链中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及电荷会影响α-螺旋的形成,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集中的区域,由于同电荷相斥,不利于α-螺旋形成; 较大R基团集中的区域,也妨碍α-螺旋形成; 脯氨酸因其α-碳原子位于五元环上,不易扭转,加之它是 亚氨基酸,不易形成氢键,故不易形成上述α-螺旋; 甘氨酸的R基为H,空间占位很小, 也会影响该处螺旋的稳定。
- 25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多肽链的R基团之 间的相互作用,R基团相互作用形成的次级键,包括氢 键(②)、疏水键(③)、离子键(①)及范德华力 (⑤)等,是维持三级结构的主要力量(其中疏水键 最为重要),如右图所示。
次级键都是非共价键,易受环境中pH、温度、离 子强度等的影响,有变动的可能性。二硫键不属于次 级键,但在某些肽链中能使远隔的两个肽段连接在一 起,对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 12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氨基酸残基
多肽是链状化合物,又称为多肽链,是蛋白质 的基本结构。有些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构成,有些 蛋白质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构成,其中每条 多肽链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 13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多肽主链
肽单元通过折叠、盘曲可形成四种结构类型,分别为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其中α-螺旋和 β-折叠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1.α -螺旋
3.β-转角
多肽链中,多个肽单元以α -碳原子为转折点,
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围绕中心轴盘曲而成的右
手螺旋称为α -螺旋。
主要
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经常会出现180°的回折, 在这种回折角处的构象就是β-转角。
生物化学
第二章 蛋白质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应用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 位和组成形式。
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熟悉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蛋白质结 构的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4 3 2 11
- 22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β-折叠
β-折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链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键平面间呈110°角,氨基酸残基的R侧链伸出在 锯齿的上方或下方。
β-折叠中,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两段肽链间的羰基氧(C=O)与亚氨基氢(N—H)形成的氢键可使构象稳定。 β-折叠中,两段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行的。平行的β-折叠中,两个残基的间距为0.65 nm;反平行的β-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形成是以肽单元(肽键平面)为基础的,肽单元是由参与肽键 组成的C、O、N、H四个原子和与它们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共同构成的刚性平面。
肽单元可随α-碳原子两侧单键的旋转进行折叠、盘曲,进而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
?
什么是刚性平面??
- 19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多肽侧链
- 14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在表示多肽链或肽时,习惯上将N-端写在左边,依次将各氨基酸的中文或英文缩写符 号列出,C-端写在最后(即右边)。
H2N—丙—色—甘—OH
蛋白质分子中的多肽不表现生物活性,但生物体内存在一些游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寡肽, 称为生物活性肽,在代谢调节、神经传导和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谷胱甘肽 (三肽)、催产素(九肽)、加压素(九肽)、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三肽)等。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了解蛋白质理化 性质的应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protein)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 分子,参与机体所有重要组成部分的构成,并在新 陈代谢中充当重要角色,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 15 -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17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由基因上遗传密 码的排列顺序决定(详见第七章),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超二级结构
结构域也是蛋白质构象中二级结构与三级 结构之间的一个层次,是多肽链在二级结 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独立 的紧密球状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