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论文为人民服务论文:我国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必要性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就非常重视其与人民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都是我党行事的基本宗旨。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环境更加多元化,社会构造也更加的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给我国的发展建设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共中央多次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又一次凸显出来。
关键词:道德建设;为人民服务;必要性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我党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在200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又一次提到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地位。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为人民服务再一次的又被强调。
那么为人民服务为何具有这样关键的地位,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要求呢?一、为人民服务的理论由来要谈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首当其冲我们应该知道这一道德建设核心的内涵。
为人民服务概念是由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的。
张思德同志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参加革命以来鞠躬尽瘁、勤勤恳恳,最后在舍己救战友的英勇行为中壮烈牺牲,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讲话道:"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1]这一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容不断充实,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江泽民同志也在三个代表中特别强调了"要把始终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当代领导人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特别指出"发展就是让群众过好日子"。
十七大报告中也着重强调 "我们一定牢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讲话进一步具体和丰富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理论在新时期的内涵。
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从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到现在一直得到如此大的重视,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到底从何而来?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是确立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核心的重要理论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和实践的主体,当然也是道德的伦理主体和伦理本位。
社会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向前推进的。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将每个个人融入到整体的人民群众之中,使人民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团结互助,将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纳入衡量自我行为价值的根本标准中。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和广大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行事准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事准则,只有做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受到保护,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我国的优良传统也决定了一定要重视为人民服务。
孔子曾经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其后儒家学者都把"为公"作为行事的基本准则。
考虑他人利益,为他人奉献牺牲,这些思想我们从小在传统故事中的利他思想中已经受到不少熏陶。
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道德标准,儒家这种为公、奉献的道德精髓也是我党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的历史文化渊源。
再次,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自然地要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在当今形势下,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少数的坏现象。
比如贪污腐败,这一方面体现着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更本质的还是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在干部内部思想工作做的还不够。
归根结底,贪污腐败都是自私自利的具体体现。
如果党和国家的干部们不能够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行事的根本准则,那么权力就可能不再是民众赋予的公仆的职责和奉献的光荣责任,而变成了一件为一己私利牟利的工具。
共产党人和广大的领导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反腐防变,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跳出阶级社会历史周期更替的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如果背离人民的利益,即使是社会主义也会同样产生出剥削和压迫,人民将会站到国家的对立面。
那么这样一个国家将不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会再一次回到历史更替的轮回之中。
要想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就要矢志不渝地站在人民的利益一边,把为了让人民更有尊严的生活来作为一切行动和决策的最根本原则。
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我们一定要将为人民服务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社会主义之所以与资本主义相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和以前任何一个剥削阶级社会的道德一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
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公有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要拿一切来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只有形成与全体人民一致的共同利益,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
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要求为人民服务的准则与宗旨,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经济体制,之所以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促进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行为的支配力量。
市场经济具有参与者地位平等,公平自愿,等价交换等原则。
这些原则便使得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必须把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和对他人利益的考量结合起来,不但要关心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的经济利益,更要关心与此同时交易对手能够获得的利益。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并非完全要求市场主体自私自利,恰相反,其蕴含的自由平等竞争的原则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是一致的。
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又是紧密的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市场主体更为主动自觉的维持市场秩序,进一步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利用其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三、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有着这样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那么怎么样才能从实践中贯彻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呢?首先,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的事。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只有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才能让社会事业的整体建设不掉链子,更好的发展。
其次,为人民服务原则要求我们凡事要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我们要树立社会利益、人民利益高于单个人利益的观念。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维护人民利益、维持社会利益在本质上与维持个人利益是统一的,只有社会利益、人民利益得到保护,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而当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矛盾时,个人利益要勇于做出适当的让位。
尤其是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更要将人民利益、社会利益放在远高于自己的一己私利的位置上,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刻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
要将人民利益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符合人民利益的就是善的,是我们应该拥护的,凡是侵害人民利益的就是恶的,我们一定要坚决的反对。
再次,为人民服务原则要求我们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
党章中规定道:"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我国全国人民的先锋队。
因此,对于选择了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共产党员们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项必须履行的任务。
凡事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各级各单位的领导干部都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而服务的,不但不能搞特殊化,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全心全意完成造福人民的艰巨任务。
在社会利益、人民利益面前,应该理所应当的牺牲掉一己私利,全心全意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做贡献。
最后,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要勇于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给我国的稳定局势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我国的道德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小农思想,还是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给我国的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识别糖衣炮弹的攻击,尤其是共产党人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坚定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不能够轻易地受到恶势力的影响。
要有自己的主见,在为人处世中时刻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至上的心。
主动地抵御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明辨是非,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我们要不光做到自己的一切行为以为人民服务为准则,更要监督其他的人也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处世准则,只有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才能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安全的保障。
必须时刻以共产主义道德来约束自己,要勇于奉献牺牲,关心人、尊重人、热爱集体、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这样才能使人民利益真正的得到维护。
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使我们祖国早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