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浅论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浅论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大寨小学 王博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儿童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它是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基础,发生在儿童刚开始认知社会的初期,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
要的作用。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刚开始认知社会,还没有形成
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塑性较强。因此,这一时期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至关重要。当今
社会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家长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在
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我们要对家庭教育形成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家庭教育;作用;关键;影响

引言:
一个人的成长所受教育有三种途径,来自学校的教育、来自社会的教育和来
自家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却是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事实上,因家庭教育不同
于其他教育方式的特点决定着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一)家庭中父母行为的示范作用
孩子从出生到学前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孩子认知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
段里,孩子就如同一张干净的白纸,没有色彩,不能分辨对与错,是与非。这个
时候由于父母是孩子认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
从父母身上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做事;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由于刚刚接触这
个世界,孩子学到的东西往往非常牢固,会伴随着他一生。在孩子对社会认知形
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和
所受教育的差异,城市家长往往比农村家长做的更好,能够为孩子提供较为文明
的行为习惯,一个好的文明环境的建设对一个孩子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
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重视自己在孩子世界里的重要角色!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
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这决定着孩子的世界是灰暗还是色彩斑斓。
(二)家庭中父母言语的导向作用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修养最直接的体现,孩子从咕咕落地到学会用语言表达,
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孩子从父母处学会了说第一个字,学会讲第一句话。父母
的日常生活交谈的过程同时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父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母给
孩子创造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孩子语言的文明程度。在一个经常争吵,甚至
言语相骂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在其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不和谐的语言。也
许他并没有真的想骂谁,只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不自觉得形成了这种不文明行
为。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在后天的学校教育中就会造成比较难改正的局面。因此,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是形成良好语言环境的关键,同时也是孩子形成
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关键。
(三)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还肩负着为学生健
康成长保驾护航的责任。而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全,还包括心理上
的健康。儿童的心理是不断成长不断改变的。在其刚刚对社会产生认知时这种成
长就已经开始。因此,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
环境培养出的儿童表现出积极地求知欲,能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能够正确的
认知自身缺点并改正。而成长在不和谐家庭或者家庭教育扭曲的儿童往往表现出
自私自利,无法面对错误与挫折。在受到打击时甚至出现厌世自杀的极端行为,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损失。而这种消极心里一旦养成,就会很难改变,严重的心理
障碍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面对比比皆是案例,家长应该引以为戒,努力为孩
子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使孩子养成一个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
成为真正健康的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四)父母的过高要求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父母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却往往忽视孩子的自身差
异。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较高的逻辑分析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力。家长的“一刀切”要求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做到。当成绩不理想
时往往会招来家长的怨言甚至体罚。这样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压
力,产生厌学,甚至敌视老师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学习是致命的。
后进生以及挫学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对孩子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望更有助
于他的健康成长。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并非只有升学这一条路。
(五)家庭教育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人才。而一个人品德的优良是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合格人才的关键。一个人可以拥有很高的智商,可以取得优异
的成绩,或者是较高的学历。但缺少良好的操守和品格,那么他不但不能成为对
社会有贡献的人,反而会成为一个荼毒社会的人,人所皆知的“马加爵”就是如
此。因此,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与家庭教育分不开的。一个人的品德与操行并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读几遍《弟子规》就可以具有的,而是通过日
常的点滴积累形成的。它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父母的示范熏陶,这
就需要家庭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关注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
家庭教育。
二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我们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处于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儿童,他们的成长具有较强的
可塑性。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初级的形成阶段。因此,对他们
的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要采用“文火慢炖的思路”对其日常
行为加以影响。具体方法有:
(一)学会谈话
语言是一种表达艺术,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合理的利用适合
儿童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学会和他们交流。今天的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增多。已经
形成了属于这个时代儿童的特点,其表现在心理的早熟性,行为的叛逆性,语言
的多元性,性格的复杂性。因此,家长切不可再用传统的长辈式口气与其交流。
命令、指责的口吻只能加剧问题的严重性,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好处。要试着用
柔和的语气,用朋友间交流心事的方法去慢慢影响他的想法。学会了与孩子交流
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二)学会转变
如果你在孩子的眼里还仅仅是一位父亲或者母亲,那么就意味着你失去了
孩子的世界。同时也不会在了解到孩子的喜怒哀乐,更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多
少帮助。家长要学会转变身份,不要去做严父慈母,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要学
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与孩子分享成长带来的困惑。一起分享一个属于孩子的
“秘密”要比讲一天道理好得多。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存在共性的,
学会用自己正确的经验来影响孩子才会做到潜移默化。
(三)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孩子或者是成年人都会犯错。因此,要学会原谅
孩子的过错。在家长眼里很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很复杂。因此,要站
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学会宽容。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要学会
在错误中历练孩子,给孩子信心,微笑的力量远大于责骂。
(四)明辨是非
温室中培养不出坚强的花朵,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应该有批评。面对一些事
关原则,违反公德的错误,家长必须要狠下心来,给予严厉的教训,帮助孩子明
辨是非。为孩子掌好人生的航向。要让孩子懂得对与错,懂得承担。每个人肩上
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犯了错误不要逃避,勇敢面对勇于承担才是智者所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
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家庭教育的杠杆作用是一个人
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取长补短,优化整合。使每个
孩子都能成长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 2009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