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泗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泗泾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2、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沿基坑每50m设置一孔,共计8孔。
3、支撑轴力监测 4、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5、支撑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布设4组支撑轴力监测断面,每组4根钢筋。
沿基坑围护体外围以50m间距布设水位监测孔,共布 设5个点。
沿间距20m左右设计一个监测点。
6、周边管线监测 7、周边道路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8、河堤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③ 增设六号拉森钢板桩 @1000,L=18m。
④ 在原搅拌桩内套打H400 型钢@1000,插入型钢后, 用砂石回填密实。
⑤ 增加第二道钢支撑。
⑥ 增加钢换撑。
7、增加二道支撑设计简图
第二道增强钢支撑示意图
第二道钢支撑设计参数: 支撑系统中心标高 -5.25m,钢围 檩采用双拼H700*300*13*24型钢, 钢管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钢托 架(兼做钢连杆),采用 H400*400*13*21型钢,钢管支撑 安装时需预加轴力1000KN/根。
东邻规划路及大润发 南邻泗宝路 西邻外婆泾河流 北邻泗陈公路及轨道高架 占地面积:13561.5m2 总建筑面积:55038.73m2
连体地下室地下1层 2#、5#、6#楼地上2层 3#楼地上14层 4#楼地上17层
1、工程现状
CX8
基坑周边卸土至-0.85m。
2#楼土方已开挖至底 板底,且底板混凝土 已经浇筑。
二、施工流程
挖上层土至钢支撑顶→测量放线→挖沟槽→围檩施工→钢托架(钢连杆) 施工→钢管支撑安装→校正→施加预应力→校正
• 现有围护桩及格构柱 • 凿除钻孔桩保护层,
连接钢围檩,灌缝. • 钢支架与格构格焊接 • 钢管撑安装/校正/预应

第五部分 土方开挖
2、第二层土方开挖
挖土1
挖土2 挖土3 挖土4
挖土1 挖土2 挖土3
挖土1:挖至 坑底标高。 完成底板浇 筑。
挖土2:待挖 土1底板浇筑 完成,挖至 坑底标高。 完成底板浇 筑。
挖土板浇 筑。
第六部分 地下室结构及换撑
1、地下室底板结构及钢换撑施工
-0.88~+0.32
顶-3.05 底1-1 -18.5;2-2 -21 顶-3.05 底1a-1a 3-3 -21.00;4a-4a -21.5
5-5 -22.00;5a-5a -23.00
强度 水泥13%
水下C30
4、基坑支撑设计简图
第一道支撑设计参数: QL1:1200*800; ZQL1:1200*800; ZC1-1:800*800;ZC1-2:650*650
沿管线每10m左右设置一点,共设12点。
沿场地外侧每60米左右设置一点,每断面5点,共5个 断面,25个点。
沿河堤每20m左右,设计一个监测点。
2、监测点数设置
序号
监测项目内容
1 围护桩顶部水平/垂直位移
2 围护体深层侧向移位
3 水位监测
4 周边道路沉降观测 5 河堤变形监测 6 周边管线水平及坚向位移 7 立柱垂直位移 8 支撑轴力 9 基准观测点
-66.48~-67.13 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遍布。
-70.61~-71.03 含云母、有机质,夹砂质粉土,干强度、韧性中等,遍布。
未钻穿
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遍布。
3、原基坑围护设计及基坑深度
Φ700双轴搅拌桩
Φ800、850钻孔灌注桩
底板底标高-8.45,承台-8.75,深坑-9.95,
2、深井井点剖面图
-0.88~+0.32
自然地面 -0.85
-2.65
自然地面 -0.85
-0.88~+0.32
-2.65
水泥搅拌桩
-8.75
-9.45
-8.75
-8.45
砼灌注桩
-16.65
-21.00
-14.85
-13.85
深井SJ2 深井SJ1
-18.50
-16.65
1-1剖面图
基坑预降水不宜小于15天,坑内地下水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m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对坑内外地下水控制进行动态监测。
±3 1次/1天
±2
1-2次/周
±30 ±10
1次/1天 ±300mm
1-2次/周 ±1000mm
1次/1天 ±2
1次/1天 ±3
1-2次/周 1-2次/周
±40 ±30
1次/1天 ±3
1-2次/周 ±30
1次/1天
1-2次/周
达到设计值的80%
3、监测点布置图
D2-5
D2-4 D2-3 Q2 SW2Q3 D2-2 Q4 CX2 D2-1
WQ4
SS3 WQ5
D1-5 D1-4 D1-3 DD11--21
D5-1 D5-2 D5-3 D5-4 D5-5
Q17
Q16 CX8
HD1
Q15
HD2
HD3 HD4
CX7 Q14
HD5
WQ 围墙垂直位移 5监测点
SS 上水管线 3监测点
CX6
Q13
Q12
HD6
HD7
YW 雨污水管线 3监测点
Q11
7.70,板厚1.8m,底板位置开挖深度8.8m。
裙楼:底板底标高-8.75,深坑-10.25,底板面标高-7.7,
板厚0.9m,底板位置开挖深度7.9米。
集水井 2300X1500
构件名称 二轴搅拌桩
钻孔灌注围护桩
尺寸 2φ700@1000 φ800@1000
φ850@1050
顶标高~底标高
-0.85~-16.65
• 4)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5)坑外地表沉降监测
• 6)支撑轴力监测
7)立柱沉降监测
• 8)河堤变形监测
2、监测保护等级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7.6~8.8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 坑南侧环境保护等级为二级,其它区域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2、监测点数设置原则
1、围护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 沿基坑周边每20m左右设置一个监测点。
HD8
HD9
XX 信息管线 2监测点
SW 坑外水位 5监测点
D 坑外地表沉降 25点 CX 围护体深层侧向位移 8点
ZL 支撑轴力 4组监测点
HD 河堤垂直/水平位移 9监测点
Q 围护桩顶水平/垂直位移 18点
LZ 立柱垂直位移 3监测点
第四部分 钢支撑施工
钢支撑施工
一、主要设计参数 补强用第二道支撑采用钢支撑,钢支撑中心标高-5.25m; 钢围檩采用双拼H700*300*13*24型钢;钢管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 钢托架(兼做连杆),采用H400*400*13*21型钢; 钢管支撑安装时需施加预加轴力1000kN/根
-23.09~-24.48 含氧化铁锈斑,干强度、韧性中等,遍布。
-24.69~-25.98 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干强度、韧性低,遍布。
-27.06~-29.69 含氧化铁锈斑,夹薄层粉性土,干强度、韧性中等,遍布。
-35.71~-40.93 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遍布。
-52.75~-55.18 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夹薄层粘性土、遍布。
主楼:底底板板面底标标高高-7-.97.04,5,板深厚坑0.-61m1,.1周5,边底承板台面0.标9m高,7.70,底板板厚位1置.6开m,挖底深板度位7.置6m开,挖承深台度开8挖.6深m。度7.9m。
裙楼:底板底标高-8.75,底板面标高-7.7,板厚0.9m, 底板主位楼置:开底挖板深底度标7.高9米-9。.65,深坑-11.15,底板面标高-
⑤ 灰色粘土
⑥ 灰色粉质粘土
⑦1a 灰绿~草黄色粘质粉土 ⑦1b 灰绿~灰黄色粘质粉土 ⑦2a 灰色粉砂 ⑦2b 灰色粉砂 ⑦2c 灰色粉砂
灰色粉质粘土 ⑧
夹砂质粉土 ⑨ 灰色粉砂
层厚(m) 0.70~2.50 0.70~1.80 5.00~6.60 7.00~8.10 7.50~9.30 1.90~3.30 1.20~2.40 2.00~4.40 7.40~11.70 12.60~17.90 12.40~13.50 3.90~4.20
第二部分 基坑降水
1、深井井点平面布置图
深井SJ1
1 深井SJ2
深井SJ2
1
1、在土方开挖前,基坑内共布置深井47个,在3#、4#楼基础范围内为深井2,其它为深井1。 2、目前,实际可用21个深井。 3、根据设计要求,在结构施工至二层及地下室顶板覆土前仍需降水,为此将保留18口井继续抽水。 4、在深井缺失部位根据开挖情况,可以增设轻型井点降水井。底板垫层施工前设置如示碎石盲沟。
钢格构设计参数: 栈桥下立柱:4L140*14角钢 非栈桥下立柱:4L140*12角钢
6、现围护设计补强方案
② ① 暗浜边线

③ ④
① 西侧V-P轴间暗浜区域打 钢板桩,钢板桩长度为9米, 顶标高应高出驳岸顶标高 300mm;钢板桩平面布置范围 应超出暗浜不小于5米;
② 增设六号拉森钢板桩 @600,L=18m。
第一道支撑示意图
钢格构设计参数: 栈桥下立柱:4L140*14角钢 非栈桥下立柱:4L125*12角钢
5、基坑支撑设计简图
第二道支撑设计参数: QL2:1200*800; ZQL2:1200*600; ZC2-1:800*800;ZC2-2:700*700; ZC2-3:900*800
第二道支撑示意图
底板已浇筑
挖土1:开挖至坑 底标高-8.45m。
挖土2:待挖土1 浇筑完,开挖至 钢支撑顶标高5.9m,开槽安装 钢连梁及钢支撑。
挖土3:待挖土2 钢支撑安装完, 开挖至-5.9m,开 槽安装钢连梁及 钢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