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有效汇集资源,搭建资源整合与开放共
享平台,提高资源集约使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同等待遇、成本分担”的原则开展资源整合
与开放共享,努力实现资源的科学使用、开放共享的持续运行、资源效益的有效
提升。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资源”是指支撑学校开展一切学术科研活动所必需的
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基础要素的统称,包括教师队伍、学生资源、科研基地、
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资源。
第二章 运行管理
第四条 学校依托资产、人力资源,成果转化相应的管理,完善资源的共享
机制,建立资源档案,随时记录各项资源的运行状态和实时动态,进行“规范化、
高效化、动态化”管理。
第五条 学校各协同部门将本部门可开放共享的资源纳入学校统筹,资源所
有权仍归属各部门,统一对社会和其他高校开放,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
服务使用。
第六条 学校根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入,进行设
备购置以及资源引进,避免重复、高档抵用、闲置不用。
第七条 学校统筹规划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的建。
第三章 科学仪器共享
第八条 学校设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协调小组,作为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工作
的协调机构。协调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域专家及分管领导组成。
第九条 协调小组负责制定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有关管理实施办法,指导、
组织共享工作的实施、绩效考评,协调收费政策,向学校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考
核评价结果。
第十条 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建设“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督促学校发布、
更新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目录。
第十一条 协调小组及时将仪器设备加入“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向社会
和其他高校完全开放,优先提供优质服务,为用户提供技术保障和准确可靠的分
析测试结果。
第十二条 妥善保管对外服务获得的实验数据,遵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
定,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 保持仪器设备完好正常,保证用户随时使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
绝用户使用共享仪器设备要求。
第十四条 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有关规
定,确保资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十五条 学校本着“分散安置、独立管理、开放共享”原则,实行“专管
人员+仪器专家+实验工程师”的工作模式,促进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高效利用、
高质维护。
第十六条 建立科研仪器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将仪器设
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功能、所在地点、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操作步骤
等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手段全面公开,让学校教师、科研人员、学生及社会机构掌
握设备的全部信息。
第四章 平台信息共享
第十七条 社会及其他高校的研究人员,可持有效证件使用学校相关科研平
台、图书文献、信息网络等资源,相关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为其提供优质、高效、
便捷的服务。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