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历史最新热点专题复习点

2018中考历史最新热点专题复习点

2018中考历史重点、热点问题猜押
(一)海防、海洋、海权 ,
1、列举世界近代“有海无防”,落后挨打的史实及影响。

(1)中国近代:被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失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世界近代: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日本国门被打开,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中国近代海军建立:洋务运动时期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9世纪80年代)。

其中北洋舰队最强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中国现代海军发展:1949年4月成立人民海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除舰,1974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成立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4、回顾世界各国和中华民族的海洋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即我国如何建设海洋强国?面对当今复杂的海洋海权争斗如何维护海洋权益?)
(1)面海而兴,背海而衰。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3)主要走向海洋,重视海权,开发和建设海洋,反对海上霸权,主动维护海洋主权。

(4)加强国防建设,特别重视海军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营造稳定良好的沿海周边国际环境。

(二)外交、对外交流、经济全球化
1、由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和现在的对外开放,对你有何启示?(外对关系的认识)
(1)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落后与衰败,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

(2)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3)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促进共同发展;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2、中国自古至今对外开放交流的代表有哪些?
(1)西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

(2)唐朝——中日友好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中印友好交流:玄奘西行。

(3)宋代——①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3、当今中国推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有哪些?(必要性)
(1)对中国:有利于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有利于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2)对世界:有利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有利于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模式,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4、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哪些?(可能性)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各国加快经济发展,力争提高综合国力;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积极抓住机遇,相互竞争也相互依存;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技日新月异,推动经济的发展;
(4)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共识。

5、同样是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开放有什么异同?
(1)相同:①都主动对外开放。

②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③都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不同:经济特区的开放是“引进”,即主动把外国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引入到中国;“一带一路”的开放是“输出”,即主动把中国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输出到其他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获得更多海外市场。

6、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开放有何不同?
(1)性质不同:旧中国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被迫开放;当今中国是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独立自主前提下主动开放。

(2)内容不同:旧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按照平等互利原则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与交流。

(3)影响不同:旧中国开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中国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三)大国崛起
1、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英、美、日等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1)思想解放;(2)改革创新;(3)科技革命;(4)先进制度;(5)政治民主;等等。

2、大国崛起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坚持科教兴国。

(2)学习人类先进文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要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统一,维护社会稳定。

(5)建立和完善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经济的发展。

3、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谐发展;(3)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处理争端,反对武力解决;(4)加强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双赢;(5)维护国家利益,妥善处理各种争端等。

(四)改革与创新
1、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顺应历史潮流,能顺应人民愿望;(2)立足国情;(3)遵循社会发展规律;(4)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等优秀品质;(5)改革措施必行之有效;(5)解放思想,善于吸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2、关于改革的启示(认识)(根据不同材料和题意,选取不同语句)
(1)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重要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2)改革要全面进行,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3)改革要学习先进,为我所用;重视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经济。

(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切记教条主义;(5)改革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6)不同社会制度
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7)要加强对经济建设宏观调控;(8)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法制;改革要高度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9)青少年学生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青少年要有培养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勤于实践;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等。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政策调整(改革或经济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符合国情、实事求是;(2)与时俱进、大胆创新;(3)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遵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顺应潮流符合人民的切实利益等。

4、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有哪些?
(1)有利于不断深化对内改革;(2)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5、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分别“新”在哪里?
(1)明治维新“新”在学习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

(2)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3)罗斯福新政”新”在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6、列举现代史上苏联、美国、中国著名的改革及领导人,谈谈共同点有哪些?
(1)1921年苏联新经济政策,列宁;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
(2)共同点: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学习,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等高贵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