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1)G蛋白耦联受体
七次跨膜受体
Gs Gi Gq G12
激活AC 抑制AC 激活PLCβ 激活小G蛋白
激素(第一信使) 腺苷酸环化酶
(第二信使) 依赖于cAMP 的蛋白激酶 蛋白质磷酸化
G蛋白
效应
1)通过 Gs,激活 腺苷酸 环化酶 (AC),引 发cAMPPKA途径
腺苷酸环化酶 信号转导通路
(一)信号的接受与转导:
1、受体: 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一种大分子物质(通常是蛋白质) 能特异性与配体结合并导致细胞的生物反应。 分为膜受体、浆受体和核受体三类 膜受体(占大多数) 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细胞因子受体超 家族、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死亡受体家族、离子通 道型受体以及粘附分子等。
IP3可激活平滑肌和心肌内质网/肌浆网上Ca2+通道的
IP3受体,使Ca2+通道开放
cAMP和DAG能分别激活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
2、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举例
以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例


其配体包括多种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素等)、神经递质、趋化因子以及光、气味等。 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组织器官的功能,并 可介导多种药物(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组胺拮抗剂、抗胆碱 能药物、阿片制剂等)的作用。
DAG激活蛋白激酶C(PKC)
4)G蛋白-其他磷脂酶途径
磷脂酶A2:产生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白三烯酸和TXA2 磷脂酶D:产生磷脂酸和胆碱
5)PI-3K-PKB通路
调节胰岛素介导的糖代谢、促进细胞存活、抗凋亡、细胞变形运动
6)离子通道途径
直接或间接调节离子通道的活性,调节神经和心血管组织的功能
2、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2)酪氨酸蛋白激型受体 (3)与PTN连接的受体 (4)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 (5)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族 (6)离子通道型受体
3、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道
包括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维甲酸受体。 存在于细胞浆和核内。当其与配体结合后发生构象变 化,能与核内靶基因中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激活或抑 制靶基因,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与参与体内的 免疫与炎症反应。
(一)细胞信号的种类 2.按信号引起的细胞生物效应分 (1)调节细胞增殖的信号
(2)促进细胞分化的信号
(3)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 (4)调节细胞代谢、功能的信号 (5)诱发细胞应激反应的信号
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二)信号的接受和转导 细胞 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的识别与结合; 信号 跨膜信号传递; 转导 细胞内蛋白级联的信号转导; 的典 细胞反应; 型过 信号终止。 程
细胞信号种类: 1. 物理信号
射线、紫外线、光、热、电流、机械信号 2. 化学信号(配体) (1)可溶性化学分子: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生 长因子、化学介质、细胞代谢产物、药物、毒物 (2)气味分子 (3)细胞外基质成分和与质膜结合的分子(如细胞 粘附分子)
受体:能接受化学信号的细胞膜或细胞内蛋白 核受体 膜受体
2)通过Gi, 抑制AC活 性,导致 cAMP水平 降低,导 致与Gs相 反的效应 核内
L型Ca2+通道磷酸化 磷酸化酶激酶磷酸化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磷酸化 促进心肌钙转运 增加肝脏糖原分解 激活靶基因转录 心肌收缩性增强
3)通过Gq蛋白,激活磷脂酶Cβ,产生双信使DAG和IP3
受体:能接受化学信号的细胞膜或细胞内蛋白 膜受体(绝大多数)、核受体细胞信号的种类 1. 按信号的性质分 (2)物理信号: 各种射线、光信号、电信号、机械信号 可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 如:视网膜细胞中的光受体,可以感受光信号并引起 相应的细胞信号系统激活。
11
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组成
上游成分(受体识别):受体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分
中游成分(信号传递):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下游成分(细胞内效应):通路作用的终端效应器
7
细胞间的通讯与信号转导的作用:
①调节细胞周期,使DNA复制相关的基因表达,细胞进入 分裂和增殖阶段; ②控制细胞分化,使基因有选择性地表达,细胞不可逆地 分化为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 ③调节代谢,通过对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调节,控制细胞的 物质和能量代谢; ④实现细胞功能,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腺体分泌物的释 放; ⑤影响细胞的存活。 异常与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 以及多种遗传病密切相关
酪氨酸蛋白激酶 G蛋白偶联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由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
象、活性或功能变化来实现。
信号转导蛋白通常具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 控制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方式:
1.通过配体调节
细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直接激活受体
核受体具有转录活性,使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酶激活,
使受体型离子通道开放
•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指一个细胞
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 反应的过程。
• 细胞通讯主要有三种方式:
√细胞间隙连接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化学通讯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细胞间隙连接 直接接触型 非直接接触型—化学通讯 释放出化学物质(信 号分子),信号分子通过 血液、体液的帮助到达相 应的靶细胞,传递各种各 样的信息。
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一)细胞信号的种类 1. 按信号的性质分 (1)化学信号:通过受体起作用,又称配体 A 可溶性体液因子(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细胞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细胞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 B 气体分子 C 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质膜结合的部分(如细胞粘附因 子) 作用方式包括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及内在分泌等
旁分泌
突触连接
内分泌
自分泌
基本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
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接受胞外信息刺激,通 过细胞内复杂的级联信号转导,进而影响细胞内蛋白质 的活性或基因表达,使细胞发生相应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由细胞信号、能接受信号的受体或其他类似成分(如 离子通道和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 细胞内效应器组成。 上游成分(受体识别):受体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分 中游成分(信号传递):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下游成分(细胞内效应):通路作用的终端效应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