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清朝法律制度(上)
(二)地方司法机构 县、府、臬司、省(督抚)四级制; 第一审级是州县,主审笞、杖案件; 第二审级是府道,受理辖区内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 经过审理后,出具意见,上报省级官署; 第三审级是臬司,即省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复核、审 理省内各府、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核议后加署意见 ,呈送督抚。同时负责一省监狱,并监督考核全省官 员政绩风纪之责。 第四审级是督抚,负责审核复拟该省臬司上报的案件 ,徒刑自行批结,在审结后报刑部备案。充军、流刑 、发遣等咨报刑部批结,死刑报刑部,最后由皇帝核 准。
【清末期管辖兵力】:92个佐领、2个半
分佐领、约3万兵力(满州八旗中人口最
多)
【总人口】:约15万人
【名人】: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康熙
帝宠臣)、索尼(重臣)
镶黄旗 : 上三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西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4个佐领、 2个半分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孝和睿(嘉庆帝的皇后 )、慈安等
(三)专门审理满人案件的机关 (1)中央:宗人府、内务府、户部现审处等。 宗人府,主要审理满族贵族宗室案件; 内务府慎刑司,负责审理上三旗和宫廷太监的案 件; 户部现审处,负责审理有关八旗地亩等民事案件 。 (2)地方:京师所在地普通旗人诉讼由步军统 领衙门负责,流刑以上奏报中央。京外省区的 一般满人案件的将军、正副都统;盛京地区旗 人的盛京(今沈阳)刑部;旗营驻防地的旗人 之间诉讼,由驻防八旗中的理事同知审理。满 汉之间发生的诉讼,一般司法机关虽能受理, 但无权对满人作出判决。
五、维护统一,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效的法律 控制 (一)因族制宜,因俗立法,缘俗为治 1、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立法 2、刑罚手段 3、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 (二)有效的司法管辖与审判 (三)制定和运用法律的特点——中央与地方相 结合
第三节 清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一、清代的司法机关
(一)中央三法司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刑部职权最重: (1)皇帝之下最高审判权 (2)参与、主持国家重要立法 (3)司法行政工作
大清会典书
钦定大清会典书影
理藩院则例书影
第二节 封建法制体系逐渐完善
一、行政法律
(一)部院立法 (二)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
朕…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 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 括耶?…诸葛亮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臣下可仕则仕,可 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 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 一生,了无休息,…鞠躬尽瘁, 诚谓此也!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 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 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 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 更换休息者……
“京察”与“大计”都以“四格”、“六法” 作为考核标准。
“四格”:指才(指才干,分长、平、短三等) ;守(指操守,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 务,分勤、平、怠三类);年(指年龄,分青、 中、老三类)。 “六法”:则是指六个方面的缺失:不谨,革职; 罢软无为,革职;浮躁,降级;才力不足,降级 ;年老,勒令退休;有疾,勒令退休。
中央特设的司法机关有:
宗人府,主要审理满族贵族宗室、觉罗诉讼案件的; 内务府慎刑司,专门审理内务府管辖的上三旗或宫廷太 监案件。 户部现审处,审理八旗地亩等民事案件的。
地方特设的司法机构有:
步军统领衙门,负责京师所在地的普通旗人诉讼案件 将军、正副都统,负责京外省区的一般满人案件; 盛京(今沈阳)刑部,专门审断盛京地区旗人的案件; 理事同知,负责旗营驻防地的旗人之间诉讼。 以上满族、旗人诉讼案件由专门机关处理,一般司 法机关无权过问。满汉之间的诉讼,由理事同知与州 县官员会同审理,普通司法机关虽有受理权,但无判 决权,只能将满人口供及审拟意见转送各专门司法机 关处理。
正白旗 : 上三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6个佐领、约2 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郭布罗婉容、荣禄
镶白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4个佐领、约2
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曹雪芹、阿桂、善耆(肃
(二)入关以后的立法活动
1、《大清律例》 《大清律集解附例》:清朝入关后的第一部 法典。 《大清律集解》: “原例”, “增例”, “钦定例” 《大清律例》: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 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
2、《大清会典》 3、各部院则例 4、民族立法
大清律书影
《御制大清律》书影 《钦定吏部则例》
正蓝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锡林郭勒 盟南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3个佐领、 11个半分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崇绮(1864年状元。戸 部尚书。同治帝之皇后阿鲁忒氏之 父)
镶蓝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7个佐领、1个半分 佐领、兵2万7千 【总人口】:约13万5千人 【名人】:侯宝林(相声家)、慈禧(咸 丰帝皇贵妃)、肃顺(辛酉政 变中遭处死的户部尚书)
直隶总督 两江总督 闽浙总督 湖南湖北总督 陕甘总督 四川总督 两广总督 云贵总督
直隶 江苏、安徽、江西 福建、浙江 湖南、湖北 陕西、甘肃 四川 广东、广西 云南、贵州
河南 山东 山西 江苏 安徽 江西 福建 浙江
湖北 湖南 陕西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三)职官管理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1、职官铨选 科举 特简 会推 纳捐 荫生 2、职官考绩 京察 大计 3、职官监察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旻宁
奕詝 载淳 载湉
朕听政三十余年, 已成常规,不日日 御门,即觉不安… 朕每日听政,从无
间断,闲坐宫中,
反觉怀抱不适… 康熙自述
上(乾隆)每晨起,必以卯刻。…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闻爆竹一声。 余辈在直舍,遥闻爆竹声自远渐近,则知圣驾已至乾清宫。计是时,尚 须燃烛寸许,始天明也。余辈十余人,阅五六日轮一早班,已觉劳苦,
第十章 清朝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满族:
• 商周——肃慎
• 隋唐——靺鞨 建立古渤海国
• 五代——黑水靺鞨改为女真
• 辽——生女真、熟女真
• 生女真完颜部建立金国,后为蒙古 所灭 • 明朝——建州女真、海西(扈伦) 女真、东海(野人)女真三部
1616年,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 真各部落,建立后金。
隆宗门
军机处
军机处
军务缓和以后,军机处并未裁撤,反而职权范围渐广。 《清会典》:“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
军机处的具体职掌主要是: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议大政 ,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审理大狱,参与重 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 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权力所及,均系朝廷军政大事 。
亲王)
正红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74个佐领、兵2 万3千 【总人口】:约11万5千人 【名人】:和珅(乾隆时的奸臣)老舍
镶红旗 : 下五旗之一
【驻屯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期管辖兵力】:86个佐领、兵2 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名人】:珍妃(光绪帝的宠妃)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
顺治
睿亲王多尔衮
内阁
通政司
→
内阁
→
皇帝
→
内阁
票拟
批红
清“皇帝之宝”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
雍正有意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 是军机处的设置背景。 雍正七年(1729),对西北蒙古用兵,军报频 繁,在雍正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内设立了 “军需房”,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更名“军 机处”。
一、立法思想与立法成就
(一)“参汉酌金”的立法思想与立
法活动
在入关前,满洲统治层已经考虑
到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先进的汉 文化的问题,提出了“参汉酌金”
的口号。
“参汉酌金”,即是主张借鉴参考中原汉 族、特别是明朝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 ,同时根据本民族的实际需要来建立自 己的体制。应该说,清入关前形成的这 种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背后的接 受、利用汉人、儒家理论为我所用的思 路,为清入关后的立法建制、为满族成 功统治中原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旗”包括了后金政权治下的所有人民 。到皇太极继位后,又从满八旗中出部分蒙古 人和汉人,创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组成 了二十四旗,使满族的势力更为壮大。 满族发展壮大的过程,是极为迅速的: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6年,满人攻占沈阳、辽阳,基本控制 关外; 1636年,皇太极在蒙古王公和满洲贝勒的 拥戴下即皇帝位,建立大清国; 1644年,清兵大举入关,迅速占领中原, 扫荡明朝及李自成残余势力,建立大清帝国。
军机处特点:简、速、密
军机垫及御用文房四宝
督抚制度
清内地政区分为十八省 ,均设巡抚,为一省之 长。每两省或三省设总 督一名。 “总督专重兵制,巡抚 专重吏治” 督、抚权力相对集中, 地方事权统一,有利于 提高行政效率。
布政使司
省
按察使司
府
(直隶厅、直隶州)
县
(散厅、散州)
督抚制度
乾隆中期“八督十五抚”
爱新觉罗·皇太极(亦 作黄台吉)。 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 改年号为天聪,史称 “天聪汗”。 1635年,皇太极废除 “女真”的族号,改称 “满洲”。 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 即皇帝位,改国号为 “大清”,改元崇德。
八旗制度:
正黄旗 正白旗 正红旗 正蓝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红旗 镶蓝旗
正黄旗 : 上三旗之一
《 满 洲 实 录 》 插 图
一 六 一 六 年 努 尔 哈 赤 建 立 后 金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 高宗…纯皇帝 仁宗…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