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x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x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物流项目3、项目建设单位xxx物流有限公司单位名称:xxx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公司概况:xxx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总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

主要从事铁路专线运输、公路运输、仓储服务、汽车四位一体(修理、二级维护检测、大型停车场、汽车配件总汇)行业。

4、项目提出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3)《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规划》4)《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xx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xx市城市总体规划》;8)《xx市xx区xx物流园区控制性规划》;9)《xx市xx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10)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设计标准、规;11)《xxx农资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12)xx市基本建设项目备案通知13)项目编制单位关于xx市xx区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调研基础资料。

二、项目概况1、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建地点为xx市xx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火车东(货)站旁西北侧。

2、物流园区类型及建设目标以建材(钢材为主)、硫酸、矿石、农副产品、针织百货和汽车检测、贸易、修理、配件供应四位一体的汽车配套服务区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型物流项目。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仓储服务硬件设施为三星级、服务面跨省区的AAA级的区域性龙头物流企业。

3、园区功能设置及服务围本项目建成后,重点开展铁路及公路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信息、汽车服务区及其它配套服务。

4、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容1)建设规模设计理货能力200万吨/年。

近期:硫酸为50-80万吨、农副产品20万吨;远期硫酸100万吨、矿石50万吨、建材100万吨(钢材为主)。

建设用地面积:项目占地约390亩,25981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86033平方米。

2)主要建设容本项目建设容为:物流园铁路专线、信息服务大楼、第三方物流大楼、办公楼、以钢材为主的建材市场、加油站、汽车四位一体服务区(汽车检测、贸易、修理、配件供应)、仓储用房、辅助用房等基础设施;给排水、供电等公用辅助工程;矿石堆场、停车场、道路、绿化等其它工程。

5、主要建设条件1)符合规划要求。

项目建设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x市xx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区位优势突出。

项目建设地xx区是xx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xx省的东大门,历史上是黔、湘、川、鄂四省边区主要的物资集散地。

3)交通运输便利。

xx市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全市有等级公路10100千米(其中:国道224千米、省道927千米、县道1481千米、乡道1867千米、村道5601千米),有历史上的乌江和锦江黄金水道,同时随着xx3C级支线机场复航和xx铁路的建成开通,xx在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的立体交通优势日益突出。

4)物流业空前发展。

东太集团、南长城企业集团相继建成了容量1500吨的气调库和农特产品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博宇商贸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相继开工建设;同时,xx市涌现出了100余家小型物流配送企业,申通、中通、圆通、宅急送等运输、仓储、配送服务应运而生,为综合型物流园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6、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为51092.6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4877.30万元,建设期利息3670.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0万元。

项目建成营运后,经初步估算,年均经营收入40031.3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0326.55万元(所税前),项目财务部收益率(I C=12%)30.80%,财务净现值42782.72万元,投资利润率49.38%,投资利税率51.69%,贷款偿还期(含建设期)5.57年,静态投资回收期4.77年。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三、结论意见1、本项目是xx区“十二五”规划期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本项目实施建成后,可有力地缓解目前xx中心城区大型货运的交通压力,规建材、汽车四位一体服务区、硫酸、矿石、农副产品、针织百货流通及配送市场秩序,有力地促进xx及周边地区的商品流通,推进xx市城镇化建设。

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有利于引导现有建材、汽车配件等小型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发展,不断满足xx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建设xx物流园区及铁路专用线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地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好项目。

2、xx区是xx省东大门,xx市政府驻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在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的区位优势突出,目前已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方便快捷的信息系统,因而已具备建设大中型物流园区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3、本项目选址合理、建设规模适当,方案可行,项目建成后,其技术经济指标可满足投资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项目建设理由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理由1、项目建设地基本概况......2、项目建设理由“十一五”以来xx市xx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总量小。

2010年,经济总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分别位于全省第26位和第23位;城市建设与管理滞后,城镇化程度较低;工业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地方财政收入较低,财政支付能力较弱;交通、水利建设距离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次产业尽管已是“三二一”结构,但工业落后、农业较弱、三产不强的基本状况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

从深层次分析,xx区生产力水平还处于相对粗放的扩状态,经济总量规模小,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在“十二五”时期,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上来,在“好”上补差距,把“慢”这个主要矛盾解决好。

无论是从xx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情况来看,都对xx的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发展物流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

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围广泛兴起,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许多省、市、区也都将物流作为本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现代物流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

它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还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包装、通信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不仅涉及农业、工业、货代、仓储、包装、堆场、电子商务、邮政、通信、银行、保险、消费等生产、经营和物流服务企业以及用户,还涉及政府、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

因此,现代综合物流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

新世纪伊始,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进一步强化,流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流通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至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

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重点已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基础设施对经济制约的瓶颈将得到极大缓解;国家对西部地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将会吸引大量东部资金和外资流向西部。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将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将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业、矿产资源和加工工业都将得到合理开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这些都将促使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量的增加,货物流动的频繁,从而带动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必然会有一大批跨国生产、零售企业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点,我国引进和吸收国外投资进一步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原材料采购、成品销售的快速增长,从而使物流量大大增加,需要强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支撑。

而且,入世后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层次将提高,需求容更趋复杂、多样化,对准时化物流和精益物流的需求将增多,以支持配合企业先进的生产方式。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切实增强我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总体目标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加快建立全国、区域、城镇、企业等多种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2003年经济运行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03年1月24日)中列出八项重点工作,现代物流排位第三,该《意见》指出,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工商企业改造与重组现有物流资源,为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条件。

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切入点。

在适宜时机联合有关部委召开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全面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009年3月,国务院〔国发(2009)8号〕《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