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研讨会
2009年07月03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举行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研讨会6月25日在杭州召开。

会议着重研讨:新闻媒体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坚守社会责任,快速准确地抢占舆论制高点,为突发事件妥善处置营造主流舆论;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工作机制,以制度建设确保舆论引导取得实效;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改进工作的方向。

研讨会由省记协主席马雨农主持,中央驻浙机构、省级和杭州市有关新闻单位新闻采编岗位的负责人共50人出席研讨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鲍洪俊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采编室主任江南、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傅丕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记者站高级记者王权等同志应邀到会指导。

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新平、浙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迟全华、钱江晚报总编辑李杲、钱江晚报副总编辑张亮、钱江晚报副总编辑鲁强、今日早报总编辑王纲、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副总监张建平、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副总监王水明、浙江广电集团民生休闲频道总监陈立波、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新闻中心主任俞斌、青年时报执行总编吴昂等11位同志先后在会上发言。

与会者回顾和总结前一阶段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报道的情况,交流了搞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经验,大家认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必须面对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是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努力做到抢占第一落点,迅速研判、快捷出手,及时跟进,有效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采编队伍面临着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专业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综合考验,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水平。

三是如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严格规范采编工作程序,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研判能力。

四是如何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媒体合作,疏通网上民意渠道,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会议认为,前一阶段我省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离省委的要求,与中央媒体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中还不能适应突发事件由偶发到频发的现状。

二是面对网络舆论的强势崛起,在深入研判、主动出击、强化主流媒体在多媒体舆论主阵地的渗透力、影响力上还不够。

三是在让主流媒体、主流声音实现全社会、多媒体、全天候的立体传播方面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深入。

四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机制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建立应急信息发布预案及研判,加强专业队伍的学习培训以及建立精干的新闻骨干队伍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簿弱环节。

五是在政府权威信息缺失之时,各新闻媒体如何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上还不够主动。

鲍洪俊副部长在会上就如何提高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水平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九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深刻认识防止突发公共事件演变为负面的公共舆论事件的现实意义。

二是如何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前期舆情的分析与研判。

三是如何抢夺第一落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把握事发后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三个时间节点。

四是新闻媒体如何强化责任,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正确舆论导向。

五是如何正确理解公开透明,正确把握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度”。

六是如何主动设置议题,提高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研判网络舆情。

七是如何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八是如何挖掘突发公共事件的正面价值。

九是怎样探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协调指挥机制,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和管理能力。

来源:浙江省记协作者:编辑:吴小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