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ppt浅谈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ppt浅谈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ppt浅谈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班级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所以,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能否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生易受环境影响,班级
是他们最明确关注的环境,树立良好班风,优化班级环境,是新班级成
立后的第一要务。

1、纪律――班级建设的第一个凝聚点。良好的第一影响,是顺
利实施纪律的最佳契机。明确纪律,不要仅仅停留在纪律层面,要想到
纪律只是结果,想让这个结果好,要多方位的开展教育:惜时教育,心
态教育,目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合作教育等等。要让多方面的播种
开出纪律这朵灿烂的花;也不要带着惩罚的想法对待犯错的学生,要
多用研究的思维来对待他们,班主任应该考虑他们的犯错原因,从孩
子的原因人手,找出他们的纪律问题的解决方法;越敢于在课堂上放
手的班主任,就越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学生,而不必仅依赖纪律来控制
学生了。

2、教师――班级建设的第二个凝聚点。班级工作需要有各科教
师共同努力来完成,班主任要善于团结各科任课教师,互相配合,共同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主动和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互通情况。班主任向
任课老师介绍本班学生特点,帮助任课老师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后,任课老师才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个别特点,才能做到因
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也可以从科任教师那里了解学生
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次,班主任要注意树立任课老师的威信,提倡尊师爱生的道德
风尚,克服偏科偏信现象。一般说来,同学们对班主任的课是比较重视
的,对班主任的话也是能够接受的,心中是比较信任班主任的。但对科
任教师的课往往重视不够,对科任教师并不一定十分尊敬信任。特别
是对于一些所谓副科(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更是视为可有
可无,对担任这些学科的老师也不够尊重。班主任必须积极主动地对
学生进行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热爱所有课程。教育学
生尊重任课教师,学好每门课程。要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可通过各种形
式的活动(例如讲演会、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采取各种不同的组
织形式(如兴趣小组、辅导小组等),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既密切师生关
系,又增进师生情谊,使学生集体与教师集体拧成一股绳。教师联系的
经常化,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级学生进步的基础,更是重
要手段。

3、干部――班级建设的第三个凝聚点。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
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1)可以通过办班干部培训班的方式进行。让班干部边培训边实
践,达到最佳效果,培训内容可以如下: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地
位;班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班干部的基本职责;班干部工作的基本方
法;班干部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当干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
挫折及怎样搞好活动等。

(2)适度地加担子,实行半扶半放,让班干部对今后的工作提出
设想,然后由班主任做审查。同时,班干部还要接受同学的监督与批评,
打破班干部“终身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此外,还要让班干
部身上有压力,心里有动力。通过班干部组织的各项活动,更加自觉地
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成为班级中自我教育的骨干力量。

(3)班主任应鼓励班干部们要有开创精神,在工作中,要自己拿
主意,凡是正确的符合学校、班级、集体利益的就要坚持,大胆去做,
学生如果有意见,就直接找老师,让学生尊重干部,服从班干部的领导,
使学生认识到尊重班委就是尊重集体,服从集体,给班干部创造开展
工作的有利条件。班干部的思想放开了,大胆地发挥着自己的工作能
力。召开班干部例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班干部的思想进步,反应敏锐,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
拓精神。班主任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融于学生之
中。让班干学会创新,学会责任,学会合作,让他们结合本班实际来开
展主题班会。

4、目标――班级建设的第四个凝聚点。班主任要明确班级建设
目标,认真分析班级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个体性格以及集体性格和
全班老师、以便让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地学习好各门功课。我们就可
以把自己所带的班级视为“我们是一家人”、让我们紧紧“抓住一分
钟”、把“超越自己”视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就会重视每一分钟,
并且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接下来的相 处中,同学就
不会表现出自私的心态,对班上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对同学热情、大方,
使班集体增添了许多温馨;这样,就可以建立“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
感到幸福”“认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的班级目标,再挖掘班上的模
范,并树立榜样,让全班同学的面貌一新。一个充满生命活动力的班集
体,首先应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具有归属感、安
全感、自主感和自傲感,具有真诚交流、相互帮助的朋友,具有获得各
种精神成长所需养份的沃土;其次,班集体应当是展示每一个集体成
员独特价值和个性的舞台、学生能在班级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体现自
尊,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发展自我生
命的价值。第三,班集体应当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平台。学生在集体的
学习、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困惑。集体也会有犯错,
失败与波折,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会正视面临的问题,会创造
出一种真诚的对话气氛,会在教育者积极影响下,引领学生集体在解
决问题中登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