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度哮喘

重度哮喘


甲泼尼龙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30 25
时间(h)
P<0.001
50例急性哮喘儿童随机分成两组:
25.6hr
组一:N=25, 甲强龙3mg/kg使 用一次, 并加上生理盐水和沙丁胺
20 15 10 5 0
醇(0.5ml q4h)吸入治疗
7.2hr
组二:N=25,氨茶碱(5mg/ kg q
6h) 加口服沙丁胺醇(70 g/kg q8h)
65 55 45 35 25 15 1 2 3 4
* *
*
* * *
*
25例哮喘持续状态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使用下列剂量的甲强龙静注 (每6小时一次,连用3天) 15 mg - 40 mg - 125 mg • 125 mg组第一天治疗结束时, FEV1就有显著改善 • 40 mg组在第二天治疗中, FEV1有显著改善 • 15 mg组在第三天治疗结束, FEV1有显著改善
重度哮喘发作的治疗
(一) 常规治疗方法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1.氧疗 2.建立静脉通道,纠正脱水
重度哮喘发作病人与正常人进出水量的比较
来源 进入水量(ml) 正常人 哮喘病人 400 250 50 来源 排出水量(ml) 正常人 尿 粪 呼出气 汗液 哮喘病人 1000 500 500 500 2500 300 100 1300 1000 2700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血清茶碱浓度与疗效、毒性的关系
茶碱浓度 umol/h mg/L




17 13 无效 28-55 5-10 部分病例有效 55-110 10-20 多数病例有效 -140 20-25 疗效显著,但部分中毒 140-220 25-40
饮水 1200 食物中水 1000 内生氧化水 300
合计
2500
700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3. 2 受体激动剂

以压缩空气或氧气为动力的雾化溶液吸入 皮下或静脉用药(尽量少用) 经呼吸机的进气管道的侧管雾化吸入 MDI+储雾罐(spacer)

呈前弓位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焦虑不安、只能说出单个字
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20次/分,有明显的“三凹征” ,两肺哮鸣音响亮;

常有“肺性奇脉(puls paradoxus pulmonale)”
常规应用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等支气管舒张剂后喘息症状 不缓解,PEF<预计值的50%;

I型
名称 比例 易发人群 病史 气道慢性炎症 支气管痉挛 首选药物 机械通气 缓发持续型 较常见 女性、各年龄组 长期哮喘控制不良 明显 不明显 大剂量激素 ≥数天
II 型
突发急进型 较少见 男性、青年 哮喘症状较轻 不明显 明显 2激动剂 <24h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连续成句
可有焦虑,尚安静 无 轻度增加源自单词时有焦虑或烦燥 有 增加
单字
常有焦虑、烦躁 大汗淋漓 常>30次/min
不能讲话
嗜睡或意识模糊
常无
散在,呼吸末期 <100 无,<10 mmHg >80% 正常 <45
可有
响亮、弥漫 100~120 可有,10~25 mmHg 60%~80% ≥60 ≤45
普米克令舒治疗急性哮喘的优点

哮喘急性发作治疗 可接受的输药方法 可避免或减少全身应 用激素 不含抛射剂等刺激物 剂量使用方便

哮喘的预防治疗 适用于各级病人 适用年龄范围大 可每天一次用药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雾化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吸空气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O2<60 mmHg, PCO2>45 mmHg, SO2<90%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哮喘急性发作时 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分级
分组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PH 正常 正常 正常 PaO2 正常 50%- 25%- PaCO2 FEV1或PEF 占预计值% 70-100 50-70 50 50-25
高剂量组 : 125mg q6h 中剂量组 : 40mg q6h 低剂量组 : 15mg q6h 5 6 7
Haskell et al, 1983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点

达峰快,15分钟即达血浆峰值浓度 起效迅速,1小时即可发挥疗效 盐皮质激素作用弱 HPA抑制时间短,短期使用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显著影响 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提高通气能力 显著减少哮喘的复发率、住院率、节者治疗费用
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与治疗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概况


重度哮喘发作约占住院哮喘病人的10%,病死率高达 9-38%,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关术语 哮喘持续状态 Status asthmaticus
潜在致死性哮喘 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 突发致死性哮喘 突发窒息性哮喘 Potentially fatal asthma Severe acute intractable asthma Sudden onset fatal asthma Sudden asphyxic asthma
重症哮喘发作的分类
1.极迅速恶化型
2.逐渐失代偿型 3.进行性不稳定恶化型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需与重度哮喘发作相鉴别的疾病



急性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加重期 上气道阻塞(UAO)/气道异物 肺栓塞 哮喘合并气压伤 哮喘合并肺炎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普米克令舒在急性哮喘发作中的临床适应证
儿童及成人哮喘急性发作 不能使用其他吸入装臵或用其他吸入装臵使用吸入激素控 制不满意的 口服激素依赖的哮喘患者 哮吼(Croup)以及其它儿童肺部疾病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常有
响亮、弥漫 >120 <60%或<100 L/min 或作用时间<2 h <60 >45
胸腹矛盾运动
减弱、乃至无 脉率变慢或不规则
常有,>25 mmHg 无,提示呼吸肌疲劳
SaO2(吸空气,%)
PH
>95
91~95
≤90
降低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重度哮喘发作的诊断依据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轻度
步行、上楼时 可平卧
中度
稍事活动 喜坐位
重度
休息时 端坐呼吸
危重
讲话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辅助呼吸肌活动 及三凹征 哮鸣音 脉率(次/min) 奇脉 使用β2激动剂后PEF预 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PaO2(吸空气,mmHg) PaCO2(mmHg)
使用原则: 1、 早期 3、 静脉给药 2、 足量 4 、短程
制剂选择:甲强龙和琥珀酸氢考首选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激素使用的基本原则
紧急治疗 3Ls原则:不要太晚使用 不要太低(剂量) 不要太长(时限) 短期治疗 炎症加重时 治疗时限(<10天):可以突然停药,不需减撤药 最佳使用剂量1mg/kg/d 1天一次早晨时使用 如果并发感染:可同时结合抗菌治疗/抗病毒治疗

氧合作用
体检结果

奇脉(12mmHg) 使用辅助呼吸肌 出汗,无法平卧 心率>120次/分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60mmHg 或氧饱和<90%
通气

PaCO2 40mmHg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致死哮喘发作的类型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影响茶碱清除率的因素
增加清除率
肝硬化 吸烟 年龄1-16岁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 诱导酶的药物: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苯妥因钠 利福平 异烟肼 七烯抗霉菌药
降低清除率
甲亢 心、肾功能不全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女性、肥胖 老年人或新生儿 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饮食 急性发热,病毒感染 酶抑制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西米替丁(甲氰咪胍) 喹诺酮类抗菌药 氯霉素 口服避孕药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重度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
1. 致敏原或其他致喘因素持续存在
2. 呼吸道感染未能控制 3. 因脱水,痰液粘稠,阻塞气道 4. 对2受体激动剂“失敏”或气道反应性反跳性增高 5. 病人的情绪过度紧张 6. 糖皮质激素依耐型哮喘病人突然停用激素或减量速度过快 7. 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代谢性和(或)呼吸性酸中毒
2006年中国哮喘联盟《哮喘急性发作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流动学习站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原先有溃疡病、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的病人激素量 不可过大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所需激素量较大: (1)以前较长时间应用激素或正在应用激素者 (2)同时接受利福平、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