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
2013-8-4 44
4、凝结时间 初凝: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开 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完 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2013-8-4
45
凝结时间试验简图
初凝
终凝
4mm 1mm
2013-8-4
46
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硅酸盐水泥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 迟于6.5h。 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石膏掺量、水灰比、 温度、混合材料掺量等。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凝结硬化
水化-物质由无水状态变为有水状态,由低含水 变为高含水,统称为水化。 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初期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浆体, 然后逐渐变稠并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凝结。 硬化-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提高并变成坚硬的 石状固体(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
水泥+水(流体)→可塑性浆体(塑性体)→固体
例: 现有甲、乙两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 成分如下表,试估计和比较这两厂所生产的硅酸盐水 泥的性能有何差异?
生产 厂 甲 乙 熟料矿物成分,% C3S 56 42 C2S 17 35 C3A C4AF 12 7 15 16
由甲厂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 速度、水化热、28d时的强度均高于由乙厂硅酸盐水 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但耐腐蚀性则低于由乙厂 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
2013-8-4
38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 水灰比 石膏的掺量 环境温度和湿度 龄期 外加剂的影响
2013-8-4
39
蒸气养护的水泥混凝土构件
蒸汽养护
2013-8-4
40
养护对水泥强度发展的影响
2013-8-4
41
三、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1、密度及堆积表观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为3.1~3.2g/cm3; 其表观密度按松紧程度在900~1700 kg/m3 之间。
2013-8-4
28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水泥的凝结与硬化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复 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凝结过程较短暂, 一般几个小时即可完成;硬化过程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持续 几十年。
2013-8-4
29
水泥的凝结硬化理论至今仍在继续研究,当前一般的 看法为: 水泥颗粒的溶解和水化。 水化产物析出,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物膜层。 水化物膜层不断增厚,水泥颗粒逐渐接近,以至相互 接触,形成凝聚结构,水泥表现为初凝。 水化物继续增多,颗粒间接触点增加,空隙(毛细孔) 减少,结构逐渐紧密,水泥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具 有一定强度,水泥表现为终凝。 水泥进入硬化期,水化速度减慢,水化物逐渐增加并 扩展到毛细孔中,结构更超致密,强度提高。
C2S的水化与C3S相似,但水化速度慢,且 生成的CH较少。
2013-8-4
25
(3)C3A的水化
3CaO· 2O3+H2O == 3CaO· 2O3· 2O Al Al 6H 3CaO· 2O3· 2O+3(CaSO4· 2O)+19H2O == Al 6H 2H 3CaO· 2O3· Al 3CaSO4· 2O 31H
2013-8-4 15
生产工艺: “二磨一烧”。
2013-8-4
16
(二)硅酸盐水泥熟料及水泥的矿物成分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化学式及简写
3CaO•SiO2,C3S 2CaO•SiO2,C2S 3CaO•Al2O3,C3A
4CaO•Al2O3•Fe2O3,C4AF
水泥熟料矿物
铁铝酸四钙
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
2013-8-4
37
A B C D
A——凝胶体(C-S-H凝胶,水 化硅酸钙凝胶); B——晶体(氢氧化钙、水化铝酸 钙、水化硫铝酸钙); C——孔隙(毛细孔、凝胶未被水化产物所填 充的原充水空间。 凝胶孔-C-S-H胶体内部的 结构孔,占其体积的28%
26
2013-8-4
(4)C4AF的水化
4CaO· 2O3· 2O3+7H2O == 3CaO· 2O3· 2O+ Al Fe Al 6H CaO· 2O3· 2O Fe H
与C3A的水化相似,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铝酸三 钙C3AH6晶体、水化铁酸一钙。
2013-8-4
27
水泥熟料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 和水化铁酸钙胶凝、氢氧化钙、水化铝酸 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在充分水化的水 泥石中,C-S-H约占70%,CH约占20%,钙 矾石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约占7%。
2013-8-4 2
水泥的应用
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 道、机场。 海洋工程 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石 油钻井平台。 能源电力 石油钻井、热电站、核电站。 水利电力 大坝、水电站、水工建筑。
土木工程
2013-8-4
3
输 水 管
内 径 6.6 m 外
径 7.5 m
2013-8-4 4
11
2013-8-4
水泥的分类
按主要水硬性物质分
水泥种类 硅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铁铝酸盐水泥 氟铝酸盐水泥 主要水硬性物质 硅酸钙 铝酸钙 无水硫铝酸钙 硅酸二钙 铁相、无水硫铝 酸钙、硅酸二钙 氟铝酸钙、硅酸 二钙 活性二氧化硅 活性氧化铝 主 要 品 种 绝大多数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 性水泥 高铝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快 硬高强铝酸盐水泥等。 有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低碱度硫 铝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 有自应力铁铝酸盐水泥、膨胀铁铝 酸盐水泥、快硬铁铝酸盐水泥等 氟铝酸盐水泥等 石灰火山灰水泥、石膏矿渣水泥、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等
2013-8-4
2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水化 (1)C3S的水化
2(3CaO· 2)+6H2O == 3CaO· SiO 2SiO2· 2O+3Ca(OH)2 3H
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几乎不溶于水, 具有较高的强度,是硬化后水泥的主要强度组 分。 生成的氢氧化钙晶体CH数量比C-S-H 少,通常 起填充作用,因其具有层状构造,层间结合较 弱,在受力较大时是裂缝策源地 。
13
特性水泥
2013-8-4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生产及其矿物组成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 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也称波特兰水泥)。 不掺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 代号P.Ⅰ;掺入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混合材料 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第四章 水 泥
内容提要: 重点介绍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 水化硬化机理、影响水化因素;硅酸盐水 泥主要技术性质;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止; 同时介绍了其它掺混合材的水泥、特种水 泥;达到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水泥。
2013-8-4
1
第一节
概述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其后 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不断增进其强度的一 类材料。 凡细磨材料与水混合后成为塑性浆体,经一系 列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变成坚硬的石状体, 并能将沙石等散粒状材料胶结成为整体的水硬 性胶凝材料,通称水泥。 水泥不仅适合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工程部位,而 且也适合用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工程部位。 水泥是建筑工业的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 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
2013-8-4 43
3、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静浆达到标准稠 度时所需要的水,其主要与水泥的细度及矿物 成分有关。 所谓标准稠度,是按规定的方法拌制的水泥静 浆,用维卡仪测定试杆沉入静浆并距底板 6±1mm时的水泥静浆的稠度,或在水泥标准稠 度测定仪上,试锥下沉28 ± 2mm时的水泥静 浆的稠度。 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 性时需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12
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 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 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2013-8-4
按性能和用途分
硅酸盐水泥(P.I、P.II)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矿渣硅酸盐水泥(P.S)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
通用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P.C)
水 泥
专用水泥
如砌筑水泥、油井水泥、 道路水泥、大坝水泥等 如白色硅酸盐水泥、快凝 快硬硅酸盐水泥等
f-CaO和f-MgO
少量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及少 量的碱(氧化钠和氧化钾)对水泥 的质量及应用带来不利影响
17
碱类及杂质
2013-8-4
四种熟料矿物的水化特性各不相同,对水 泥的强度、凝结硬化速度及水化放热的影 响也不同。改变熟料矿物成分间的比例时, 水泥的性质即发生相应的变化。
2013-8-4
18
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含量及特性
矿物名称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含量范围(质 量%)
水化反应速度 强 度
37~60
快 高 较高 差
15~37
慢 早期低, 后期高 低 强
7~15
最快 低 最高 最差
10~18
快 低(含量多时 对抗折强度有 利) 中 中
19
水 化 热 耐腐蚀性
2013-8-4
30
2013-8-4
2013-8-4
31
水化产物
2013-8-4
32
2013-8-4
33
2013-8-4
34
水化产物 填充空隙 并将水泥 颗粒连接 在一起
2013-8-4
35
已水化的水 泥浆里留下 的孔隙
未水化水 泥颗粒
2013-8-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