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5月调研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1.B(“意象”使神话像“蒙着面纱的美人”之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比喻也不是具有朦胧美,而是不容易感受到神话的美。
)
2.C(引述二人的观点不是作为论据来批驳弗洛伊德等人,而是表明自己主张是对二人观点的续接和超越。
)
3.C(A 强加因果,被摒弃的原因是切断了神话与人类主体精神的联系;B 假设与结果关系不成立,无法推出结论;D 混淆概念,原文是“神与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在于情
感需求的实现”。
)
4.B(“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错,从材料三可知,船载货物“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
5.D(A“当即得到专家的确认”错,从材料二可知是在目前船货清理尾声阶段才“立体上确认了船体的整体打捞成功”;B“揭开了面纱”“符合专家预期”夸大其辞;C前一阶
段是“提取船内文物”,船货是船内文物的主体,但不是全部。
)
6.①文化心理方面:大国情结、对祖辈盛世的迷恋与崇拜、对宝藏本能的探窥心理都让人们寄希望于在“南海一号”中寻找答案;②沉船谜题方面:“南海一号”的身世、
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引人关注;③宝藏价值方面:船载文物数量巨大,价值连城;④考古价值方面:“南海一号”不仅对了解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都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
(每点 2 分,任答3 点给6 分)
7.C(没有“不屑和鄙夷”,只是友善的告诫。
)
8.①出于自爱:姑妈相信“他”的爱情,但不愿意放纵;
②出于尊重:不愿让“他”听到锁门声而感情受到伤害;
③出于无奈:因为锁和钥匙都无济于事,命运如何全取决于“他”。
(每点 2 分,共 6 分)
9.①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我们”的疑问只是引出故事的由头,疑问的答案已经包含在故事中;
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姑妈,在姑妈的讲述中已经完成了对其形象的刻画,主旨也得到揭示;
③结尾不再写“我们”,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
(每点2分,共6分)10.D
11.C(岭南:古为百越之地,宋代以后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粤、桂及琼全境。
)
12.C(“劳问”并非“询问筹策”,而是“犒劳慰问”的意思。
)
13.(1)王全斌认为他志向豪壮,命令他领兵在前开道,果然攻下了雅州城,擒获了张忠乐才称心满意。
(“壮” “令(之)”“克”“甘心”各1分,整体句意1分。
)(2)乾德六年秋天,王全斌派曹光实进京城朝贡,就说蜀中境内很安定,请求解散义军回归农田。
(“遣(之)” “入贡京师”“安乂”“乞罢”各1分,整体句意1分。
)
14.B(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
)
15.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3分)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3 分)
16.(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5 月调研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 2 页
17.B(“荡然一空”: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叫苦不迭”:形容连声叫苦。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
18.C
19.A
20.(1)④⑦(1分)
(2)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分)
(3)⑧1259 年在这里爆发的长达 36 年的“钓鱼城保卫战”(2 分)21.示例:(1)①南方大部清明节降雨概率均在30%以
上(2分)
②清明时节雨日的概率明显比南方小,好多地方不到 20%(2 分)
(2)清明时节雨歇歇(2 分)
参考译文:
曹光实是雅州百丈人。
曹光实年轻的时候很勇敢,有胆识,不追求细节的完美,心胸豁达。
曹光实继承了父亲官职,升迁到永平军节度管内捕盗游奕使。
乾德年间,太祖命令王全斌等人平定蜀中。
不久盗贼纷纷起事,夷人张忠乐,曾经结伙进行攻击抢劫,而且怀恨曹光实杀过他的同党,就率领几千人半夜里突然到来,包围了曹光实的房子,一起鼓噪进攻。
曹光实背着他的母亲,挥动长戈突围而出,贼人纷纷避开,不敢靠近。
张忠乐杀掉了他家族,又发掘曹光实家的祖坟,毁坏了里面的棺椁。
曹光实拜见王全斌,把事情详细地禀告了王全斌,发誓要洗雪自己的冤仇和愤怒。
王全斌被他的壮志感动,命令他领兵作先导,果然攻下了雅州城,擒获了张忠乐才称心满意。
王全斌就任命曹光实
为义军都指挥使。
剩余贼寇还占据着沈、黎二州,曹光实率领部下全部将它们平定。
于是任命曹光实主事黎、雅两个州并兼任都巡检使,安抚慰劝百姓,蛮族感怀他。
乾德六年秋,王全斌派曹光实进京朝贡,就谈到蜀中境内很安定,请求解散义军回归农田。
太祖大喜,对左右说:“这是蜀中的俊杰啊。
”下诏让他登上宝殿,犒劳慰问他很长时间,把他任命
为黎州刺史。
等到平定交、广二地之后,群盗仍未平息,就任命曹光实为岭南各州的都巡检使。
曹光实到了之后,抓捕驱赶群盗,海边因此安定下来。
皇帝亲征河东,因为曹光实
熟知威胜地区的军事,命令他负责调运军粮。
曹光实入见皇帝,报告说自己希望带领一支军队振作锐气作为前驱,皇帝说:“物资粮草责任重大,也值得你尽力啊。
”河东平定。
李继捧
归顺宋朝以后,皇帝任命曹光实为银州、夏州、绥州、麟州、府州、丰州、宥州都巡检使。
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逃入蕃人部落,成为边境的祸患。
曹光实利用机会突然袭击到
了地斤泽,攻破他们的营帐,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妻子以及数以万计的牛羊。
只有李继迁自己逃掉了,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多次投奔北人,现在情势窘迫不能保全自己了,你能允许我投降吗?”趁机表达了诚挚的情意,约定某日在葭芦川投降。
曹光实相信了他,并且想要独占这个功劳,不跟人商量。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李继迁先设下伏兵,命令
十多个人走近城边迎接曹光实,曹光实率领几百个骑兵前去赴约。
李继迁在前面引导往北走,快到地方的时候,李继迁举起手挥动鞭子(作为暗号),于是埋伏好的军兵突
起响应,曹光实于是被害,年仅五十五岁。
皇帝听说后惊叹哀悼,抚恤金提高等级发放。
5 月调研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