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在我国的现状、特点及财务风险- 摘要: 08年的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欧美许多国家的企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但是中国由于拥有与欧美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并没有受到此次经济危机的较大影响,反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使得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各种投资障碍逐渐被排除,加之我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特殊”区位优势”,我国将成为欧美许多大型企业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并且我国企业在并购方面的投资也将日趋规模化、系统化。本文介绍了企业购并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企业跨国购并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且通过TCL公司跨国并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企业应对跨国购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跨国并购;发展趋势;财务风险;TCL公司。 Abstract: 2008 began in the U.S. economic crisis sweeping the world, had a serious impact to the country's economy, enterprises of many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s been a fatal blow,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system, and has not been thislarger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bu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to make M & A activity betwee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become more frequent, the domestic market will open up further, a variety of investment barriers have been gradually excluded,coupled with our country in the multinational global strategy "locational advantage", China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ny large global strategy adjustment, and the invest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large-scale, systemat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s that may exist in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and problems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TCL Corporation, the corporate response to the measures of financial risk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Keyword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rends; financial risk; TCL Corporation.
引言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缩写为”M&A”。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要获得一个企业的控制权。企业的控制权包括企业的经营权、使用权和部分所有权。国际直接投资可采取绿地投资或企业并购两种方式来进行,跨国公司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投资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投资行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近年来涌现出了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美国IBM 公司的个人PC、 务等跨国并购事件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然而并购的高发生率对应的却 是低成功率。从并购实践中失败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政策法律风险还是市场风险,无论是信息风险还是整合风险,无一例外地都会通过企业并购的成本影,并购的财务风险中,企业并购本身就是一项财务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可以说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 跨国并购是失败与风险相伴的企业成长之路,学界研究发现,并购是一条实现成长的高风险路径。平均而言,由并购得到的回报大大低于资本成本。虽然我国企业在国外并购中也不乏成功案例,譬如阿里巴巴吃掉雅虎中国、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到最近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金属矿业公司。然而从完成并购到进一步融合,最终完成资本和管理的良性运作,依然充满着种种变数和风险。
1. 我国企业实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1.1 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况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我国政府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全球资源再配臵和资产重组的活动中去。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 1984年初,我国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开启了中国企业大型并购的先河。此后,一些经营效益好、实力强的企业集团纷纷开始进行跨国并购的尝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开始在海外进行较大规模的并购。 据商务部统计, 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93%。其中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交易数量为45起,投资额为26.5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上升约33%和47%。其中,以京东方3.8亿美元整体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上汽以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最为引人注目。 2005年,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资产的趋势加剧。大的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小的有奇瑞在马来西亚、伊朗设厂生产。2005年刚开始,中国网通就 以10亿美元购买了香港电讯盈科20%的股权。6月份,海尔联合BAINCAPITAL和BLACKSTONE两家投资公司向美国美泰公司提交了总额为12.8亿美元的收购请求。接着,中海油向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提交了185亿美元的收购请求,这一报价比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整整高出了1亿美元。虽然由于非市场因素,这笔交易未能达成,但表明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位。据统计,2005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金额突破140亿美元。 据商务部提供的数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3年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增加了14倍,2008年、2009年的发展尤其迅速: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559.1亿美元(全口径统计,包括金融类),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418亿美元,存量1839亿美元,对外投资流量在全球排名第12位,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2位。尤其是2009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近30%~40%的情况下,我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433亿美元,增速达到了6.5%。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220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在对 外直接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绿地投资’,即新设工厂。现在,随着全球跨国并购大趋势的兴起,中国的跨国并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式。2009年,我国近八成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集中在了亚洲和拉丁美洲,投资领域也呈多元化,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占的比重较大,商务服务业大概占到了50%,采矿业占到了将近2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堪称我国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一年。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 2011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例1040起;披露金额的880起案例并购总额达565.13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6421.89万美元。与2010年全年并购交易案例数622起和并购交易总额348.03亿美元相比,均呈现大幅增长。 近几年中国并购热潮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的经典案例,2010年8月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汽车与沃尔沃2010年合并营收则逾1000亿元人民币。据估计,至2015年时,合并沃尔沃的销量将达200万辆,合并营收目标2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较去年分别成长1.5倍及1倍。吉利汽车与沃尔沃2010年合并营收则逾1000亿元人民币。他并预估,至2015年时,合并沃尔沃的销量将达200万辆,合并营收目标2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较去年分别成长1.5倍及1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在进一步加大,其海外并购勇气和智慧都在不断提升,并且日臻成熟。
1.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起步晚,规模相对较小,但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分析在各种杂志和网络上都可以见到,现对各种观点归纳整理,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2.1 并购的主体多元化,但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 现在,我国跨国并购企业既有国有控股企业,也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国有企业以其较为雄厚的资金和政府较为密切的关系,使它们能在跨国并购中具有比较优势。但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私营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经营之路,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参与跨国并购,到 2003 年底,我国直接对外投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43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占33%,私营企业占10%。例如,万向集团公司并购美国UAI公司和舍勒公司;华立集团收购美国PFSY、PACT公司和菲力普CDMA移动通信部门;德隆收购美国MURRAY公司;金义集团收购重组新加坡电子体育世界;京东方整体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