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考资料 ****县****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工程 项目建议书
****县水利水保局 二零一零年四月 .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县****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工程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县水利水保局 1.1.4 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县****乡****水库 (2)主要建设内容:安装水源一级保护区铁丝网围栏8000m2;植树种草2000m2;安装减速片68m, C20砼道缘石m3;设立警示、广告牌30个;新建水库管理站1处。 (3)建设期限:计划2010月6月1日动工,2011年5月31日完工,工期1年。 1.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为150.95万元,其中申请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60.00万元,自筹90.95万元。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 . 参考资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5.1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
1.3 结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后,不仅能解决
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基本问题,而且能极大的改善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该项目的实施能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 .
参考资料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建设背景 ****水库位于****县****乡****小流域内,属我县境内北洛河水系的三级支流,属黄土林区和黄土塬区,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该工程于1999年3月24日开工,2000年11月28日竣工。由坝体、放水工程、溢洪道三部分组成,设计坝高13米,设计总库容15万立方米。目前该水库为****供水工程、高梁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供****新村、高梁村等9个自然村及中心小学和12个驻乡机关单位2052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及1000亩灌溉用水。 流域内辖相里等3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245户,共1200口人,大家畜120头,家禽家畜1500只,农耕地120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土豆等,主要分布在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生活污水随地倾泼,以漫流下渗方式排放,人畜粪便大部分作为肥料施用,所以农户生活废水、垃圾、粪便极可能在雨季随径流流入沟道进入水库,其主要污染物BOD、细菌、大肠杆菌等。尤其近年来,为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农村畜牧养殖迅速发展,并且其发展规模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流域内畜牧养殖主要为分散养殖,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没得到有效的处理,极易对水体产生污染。 . . 参考资料 范(家卓子)~ 曹(家山)公路从水库坝面穿过,沿水
库水源一、二级和准保护区蜿蜒行进,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车流量大增,对饮用水源环境构成新的潜在威胁。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执法力度,以保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因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水库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既能极大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又能达到对水源的可持续利用,饮用水源达到了可持续利用,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
参考资料 第三章 项目建设任务 3.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指导思想,树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把水源保护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应根据有关规范准确地划分水源保护区,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使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饮用水。 3.2 项目建设原则 (1)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编制以《水法》、《环境保护法》、《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及有关配套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主要依据,使饮用水源保护措施符合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2)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3)饮用水源保护应根据水源保护的不同分区,从实际出发,因害设防,制定分区防治保护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水源保护的普法宣传教育,形成有效地水环境生态保护的防治体系。 . . 参考资料 (4)饮用水源保护措施要与全县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和建设紧密协调,互为裨益。 3.4 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按照《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中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原则,****饮用水源****水库水源保护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该区陆域范围划分从水库正常水位线外延100m,陆域面积504亩,水库水体及水库河流入口上游1000m、坝体下游100m的水域,水面面积86亩。 二级保护区:该区陆域范围划定从一级保护区外缘向外水平延伸300m,面积2152亩,由水库河流入口处上游2000m的水域,水面面积45亩。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外缘至分水岭为界的全部地域。 3.5 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3.5.1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1)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2)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3)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4)禁止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 . 参考资料 (5)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
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6)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3.5.2一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具体措施为: (1)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2)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3)禁止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5)禁止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6)禁止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7)禁止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8)严禁在水源水体清洗装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9)在公路两旁营造护岸固坡林,防止水土流失; (10)在水库正常高水位线,水平距离10m以外,制作铁丝网围护拦,防止人畜进入水体; (11)水库右岸水域上下游一定范围,在范(家卓子)~曹(家山)公路路面每200m敷设“减速板”,在弯道及路面. . 参考资料 狭窄处(长约300m)设砼道缘石;
(12)在水库水域上下游一定范围内设立大型警示牌、宣传教育牌; (13)在水库坝址下游新建水库管理站。 3.5.3二级水源保护区具体保护措施为: (1)不得新建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加强人畜粪便、垃圾管理,区内农田要搞好坡改梯,合理、科学施用农药、化肥。 . .
参考资料 第四章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1 工程总布置 饮用水源保护工程主要布置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 (1)铁丝网围栏工程 为控制人畜及动物进入水库水面,在水库最高水位平面投影范围以外10m布设铁丝网围栏。 (2)范(家卓子)~曹(家山)公路减速片安装 为确保来往车辆安全通过库区水域,减少扬尘污染,在范(家卓子)~曹(家山)公路水库水域上下游一定范围每隔200m铺设“减速片”一个,库区公路共设置“减速片”3个。另个,在公路狭窄段右侧(长约300m)设砼道缘石,间距2m,石高出地面50cm,石长1.0m,埋入地下50cm (3)新建水库管理站一座 新建水库管理站位于大坝下游约200m,按编制3人计算,房屋面积100m2,并建灶房一间,围墙75m。 (4)大坝右岸及坝下游植树种草共计4000m2。 4.2工程设计 . . 参考资料 4.2.1 铁丝网围栏工程
为控制人畜及动物进入水库水面,在水库最高水位平面投影范围以外10m布设铁丝网围栏。规格型号1.8米×3.0米,边框式平开门(规格型号1.8米×2.0米)。 4.2.2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根据水土保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和因地制宜、适应速化的原则,选择本地的白桦、青皮椴、海棠、元宝枫、雪松、刺柏等树种,株高要求3.5m,树坑平面尺寸1×1m,坑深1.5m。 绿化树种采取穴状整地,栽植规格为3×3m,灌木栽植规格为1×1m,混播草种,草种选用小冠花等。 栽植技术:整地应在雨季进行,保证土壤有一个良好的墒情。造林时间选择在整地后的春秋季进行,以春季最佳。苗木选择2 ~ 3年生壮苗,草种选择新鲜草种,每亩撒播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