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大纲: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及顺序二、股利理论三、股利政策四、利润分配制约因素五、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六、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及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
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向股东支付股利。
二、股利理论三、股利政策(一)剩余股利政策【例6-22】某公司20×8年税后净利润为1000万元,20×9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12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
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为:1200×60%=720(万元)公司当年全部可用于分派的盈利为1000万元,除了满足上述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外,还有剩余可用于发放股利。
20×8年,公司可以发放的股利额为:1000-720=280(万元)假设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万股,那么,每股股利为:280÷1000=0.28(元/股)【例6-23】某公司长期以来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进行鼓励分配,确定的股利支付率为30%。
20×8年税后净利润为1500万元,如果仍然继续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本年度将要支付的股利为:1500×30%=450(万元)但公司下一年度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因此,准备本年度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如果公司下一年度的投资预算为20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
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额为:2000×60%=1200(万元)公司20×8年度可以发放的股利为:1500-1200=300(万元)【计算题】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日,200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50万元(所提盈余公积均已指定用途)。
2004年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不考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因素)。
2005年计划增加投资,所需资金为700万元。
假定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60%,借人资金占40%。
要求:(1)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计算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和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
(2)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剩余股利政策。
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3)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政策,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和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
(4)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和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5)假定公司2005年面临着从外部筹资的困难,只能从内部筹资,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计算在此情况下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答案】(1)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700×60%=420(万元)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700×40%=280(万元)或者: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700-420=280(万元)(2)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执行剩余股利政策: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净利润-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900-420=480(万元)(3)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执行固定股利政策: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上年分配的现金股利=550(万元)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900-550=350(万元)2005年投资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700-350=350(万元)(4)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550/1000×100%=55%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55%×900=495(万元)(5)因为公司只能从内部筹资,所以05年的投资需要从04年的净利润中留存700万元,所以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900-700=200(万元)四、利润分配制约因素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相关各方的切身利益,受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确定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法律、公司、股东及其他因素。
(一)股利支付形式2.股票股利一种是股票股利按市价确定(国外):未分配利润按市价减少(增加的股数×每股市价),股本按面值增加(增加的股数×每股面值),差额作为资本公积;二是股票股利按面值确定(我国):未分配利润按面值减少(增加的股数×每股面值),股本按面值增加(增加的股数×每股面值),资本公积不变。
【例6-24】某上市公司在20×8年发放股票股利前,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表6-11 单位:万元若该股票当时市价为5元,那么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目划转出的资金为:2000×10%×5=1000(万元)【例6-25】某上市公司于20×9年4月10日公布20×8年度的最后分红方案,其公告如下:“20×8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了董事会关于每股分派0.15元的20×8年股息分配方案。
股权登记日为4月25日,除息日为4月26日,股东可在5月10日至25日之间通过深圳交易所按交易方式领取股息。
特此公告。
”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程序如图6-11所示: 图6-11 股利支付程序图六、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一)股票分割 1.含义与作用 【提示】反分割又称股票合并或逆向分割,是指将多股股票合并为一股股票的行为。
反分割显然会降低股票的流通性,提高公司股票投资的门槛,它向市场传递的信息通常都是不利的。
【例6-26】某上市公司在2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 表6-13 单位:万元4月10日 4月25日 4月26日 5月10日 5月25日 宣告日 登记日 除息日 支付期间获赠1股普通股。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2)假设该公司按照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如下(1)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情况如表6-14所示:表6-14 单位:万元每股净资产为:33 000÷(1 000+100)=30(元/股)(2)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情况如表6-15所示。
33 000÷(1 000×2)=16.5(元/股)(二)股票回购1.股票回购的含义及方式(1)含义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2)方式2.股票回购的动机3.股票回购的影响(1)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2)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也可能会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实现,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
(3)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
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容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计算题】某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资产合计5600万元,当前每股市价10元,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1)计划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金额按市价计算,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以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2)若计划每1股分割为4股, 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以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3)计划派发每股现金股利0.2元。
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以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4)拿出40万现金按照当前每股市价回购股票,计算完成这一回购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以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答案】(1)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数=200×(1+10%)=220(万股)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本=4×220=880(万元)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未分配利润=1680-20×10=1480(万元)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金=320+20×(10-4)=440(万元)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所有者权益总额=2800(万元)每股收益=500/220=2.27(元)每股净资产=2800/220=12.73(元)(2)分割后的股数为800万股,股东权益项目金额不变每股收益=500/800=0.63(元)每股净资产=2800/800=3.5(元)(3)现金股利=0.2×200=40(万元)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1680-40=1640(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不变所有者权益总额=2800-40=2760(万元)每股收益=500/200=2.5(元)每股净资产=2760/200=13.8(元)(4)回购股数=40/10=4(万股)回购后的股数=200-4=196(万股)回购后的股本=800-4×4=784(万元)回购后的资本公积=320-4×(10-4)=296(万元)回购后的未分配利润=1680(万元)回购后的权益总额=2760(万元)每股收益=500/196=2.55(元)每股净资产=2760/196=14.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