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6
1 / 4
练好内功才更有实力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地针对
教师的提高培训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但笔者
注意到,这种种培训、学习活动的内容大都集中在现代教育
技术、现代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策略等方面,忽
视了甚至是缺乏对教师个人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打铁
要靠自身硬。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做教师的
先得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的基本技
能——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在师生
的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
验,真正让课堂教学变成师生的平等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相
长。因此,教师要善于聆听,乐于倾听,练就一双“聪”耳,
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师还应时刻留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节,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甚至要善于从学生的
日记、作文中捕捉信息,聆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的听众,
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从而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
“导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
说得有特色。激情四射的语言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精品文档★
2016
2 / 4
文采飞扬的语言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含蓄幽默的语
言可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可以说,教师语言
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语
文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口”吐莲
花,相信他在教学中一定会左右逢源,用语言“粘”住学生,
让学生随着自己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
蓝天中自由的翱翔。
1.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
功。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地示范朗读,在朗读中品味作品的意
蕴,如学习《童趣》,教师模仿孩子语气、神态进行朗读,
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教师读
得抑扬顿挫,学生学得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学习《行
道树》,教师包含深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则会怀着崇
敬的心情理解行道树“这种命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奉献浓荫”的
精神。由此看来,语文教师有技巧的、成功的朗读,可以使
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神迷其境”,在潜移默化
中影响学生,使其进入心领神会的境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的目的。
2.语文教师还要会“读”教材,要有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
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
★精品文档★
2016
3 / 4
养,才能吃透文本,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并通过精湛
的讲解、多层次的练习唤取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学生
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让课堂焕
发活力,充满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1.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是语
文教师的形象大使,会在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
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书写、幽默的语言、
生动的手势……都是学生乐于效仿的对象。教师规范的书写
习惯,认真的书写态度,深厚的艺术素养就是最好的教学资
源,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语
文教师一定要写好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一手漂亮的书
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美感,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还能
影响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对书法艺术普及和传承也起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
2.语文教师不仅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要懂得作文之
道,要能够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语文教师要
多尝试“下水作文”,努力成为一名作文好手,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亲历作文的甘苦与得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掌
握作文教学的主动权,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能够做到有的放
矢,让作文教学更具有效性,真正地上好作文课,切实提高
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要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
★精品文档★
2016
4 / 4
的,语文教师就应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
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我想,只要每位语文教师都在听、
说、读、写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无论教学形式、教学模
式如何变化,他都一定能在教学实践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这就正如习武之人一样,只要练好了内功,不管招式、套路
如何变化,他应对起来断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