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蓝根种植技术

板蓝根种植技术

隆德县板蓝根规范化(GAP)种植技术指南
一、概述
板蓝根为中国传统常用中药,以根供药用,叶也供药用,称大青叶。

二者都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斑的功效。

主治温病发热,发斑,发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丹毒,痈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等,是一种用量很大的畅销药材。

板蓝根的品种来源,我国南方用的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用的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两者的叶也均称大青叶。

为了区别用药,将南方习用的板蓝根称“南板蓝根”,本文所述的为十字花科的板蓝根。

本品全部为人工种植,我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均有种植,宁夏的引黄灌区、山区各县都有种植,是宁夏种植规模较大的中药材之一。

板蓝根二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稍具粉霜。

根圆柱形,细长,表面浅黄棕色。

叶互生,基生叶具柄,长圆状椭圆形,全缘或微波状;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全缘。

花序复总状,花黄色,花梗细长。

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顶端圆钝或截形,基部渐狭。

花期5月,果期6月。

板蓝根喜温和湿润气候,耐旱、耐寒、怕涝,适应性较强。

对土壤和自然环境要求不严。

春、秋温凉气候适宜生长,
喜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黏重及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

板蓝根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方能开花结籽,生产上利用这一特性,采用春播或夏播当年收割叶或挖取根,次年留种收籽。

种子容易萌发,15—30℃范围内发芽良好,发芽率一般80%以上。

种子寿命1-2年。

二、板蓝根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要求
(一)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作用与意义
板蓝根栽培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在田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称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这就充分说明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

田间管理既要做到及时而充分地满足植物生长发育对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养分的要求,又要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使植物的生长发育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田间管理包括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排灌、培土、打顶、摘蕾、整枝、修剪、覆盖、遮荫和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二)整地与播种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

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秋耕越深越好,因板蓝根的主根能伸入土中50CM左右,深耕细耙可以促使主根生长
顺直,光滑,不分杈。

种前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整细耙平,然后平整。

2.繁殖方法
板蓝根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为宜。

根据宁夏当地的气候条件,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若天气干旱,播种期可推迟到5月下旬,原则上采用适时播种。

播前将种子用水撒湿,上面再撒些细绵土。

采用宽行条播(与种小麦类似),行距20厘米开浅沟播种,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盖细土2—3厘米,稍加镇压。

播后温度达20摄氏度土壤湿度适宜,约5—10天即可出苗。

种子田也可夏播,一般每亩用种4公斤左右。

由于板蓝根当年不抽苔开花,所以留种的宜在立秋前后播种。

(三)田间管理
1.在板蓝根长到4—7CM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定苗时去弱留强(弱苗不要废弃,应留作补苗用)如缺苗及时移栽补齐,补苗,同时进行除草、松土,定苗后视生长情况,进行浇水和追肥。

每半个月1次,直至封行。

板蓝根生长前期一般宜干不宜湿,以促使根部下扎。

生长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吸收。

如遇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暴晒下进行,以免高温烧灼叶片,影响植株生长。

雨季要及时排水。

每次除草松土前可追施尿素每亩20公斤,肥料应离开根部2CM左右。

在条件许可下,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每亩追施硫酸铵40公斤和过磷酸钙10公斤,混
合撒入行间。

2.在除草方面,根据当地条件,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如有杂草,用手拔除;若使用一些针对板蓝根的除草剂。

原则上应以播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性施药便能保证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危害,播种前常用的一种除草剂是氟乐灵,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ml,加水后均匀喷雾于土表。

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施药后2小时内要及时混入5—7cm土中(耙深10cm左右),最好是喷药耙混一次完成,间隔5天后播种。

生育期除草剂应专药专用,试验后大面积使用,在药苗长到6厘米左右进行喷施,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

对施药效果不明显的田块,要进行人工除草。

(四)病虫害防治
1.板蓝根霜霉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通过气流传播,危害叶部。

在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无明显病斑,严重者使叶片枯黄。

果荚细小弯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结果。

防治方法:①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 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②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2.根腐病常于多雨季节发生,使根部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窝(穴),并拔除病株烧毁。

3.菜粉蝶常在春夏季发生,经幼虫危害叶片,咬成孔洞、缺刻,严重者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①收根后,地上部
集中烧毁或深埋;②幼虫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800倍液或用青虫菌粉500倍液喷雾。

4.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

幼虫咀食叶片缺核、孔洞。

防治方法同菜粉蝶。

三、采收加工
(一)大青叶(即菘蓝菘青的叶子)春播者一年可收割3次。

生长旺盛时第一次在夏至前后,割头茬叶子;第二次在“处暑”到“白露”间;第三次在“霜降”前。

秋播的可在次年4—5月开花时采收第一次,第二、三次与春播相同。

收割时从离地面2CM处采割。

避免伏天高温季节收割,以免引起植株死亡。

割取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晾晒至全干。

(二)板蓝根(即菘蓝菘青的根)以根为主要收获目的,生长期不割叶子或只割一次叶子。

在“霜降”前后(10月下旬)割取地上叶子后,靠畦边顺行挖50—70CM深的沟,仔细将根扒出,切勿挖断。

挖出根后去净芦头和泥土,晒干或烘干即得。

四、留种采种和储存
一年生的菘蓝不开花结果,春播后当年收根。

在刨收根时,选择无病虫害、粗大健壮、不分杈的根条留种。

按行距50cm、株距20—25cm移栽到肥沃的留种地上。

栽后及时浇水。

11月下旬铺上一层马粪或圈肥防寒,第二年春天返青后及时浇水、松土、施肥,6月种子黄转黑时,全株割下,
晒干脱粒,放干燥荫凉处保存;也可采取秋播,幼苗越冬,翌年发棵时加强水肥管理,适当施以磷钾肥,促其正常结籽。

结籽后的根部已木质化,一般不作药用。

板蓝根以身干,根长直,粗壮,坚实粉性足,无须毛、泥土、霉变者为佳。

大青叶以暗灰绿色,叶大,少破碎,无杂质,无枝梗,无霉变为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