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三)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匈牙利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典范,其开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在领略匈牙利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西班牙开发的满足游客多种文化需求的文化旅游线路,很多就是以乡村旅游产品为重要组成部分,如城堡游、葡萄酒之旅、美食之旅等。
(作者简介:吕青川,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旅游管理硕士)
世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internet点击数:90更新时间:11/1/2006 9:58:44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进入快速成长期。乡村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作者:吕青川文章来源:internet点击数:174更新时间:11/1/2006 9:59:45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在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不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随着19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3、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
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是乡村度假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等方式而不是专业人士做教练,让游客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熟练新技能,既享受了轻松的休闲,又学习到了知识。日本的许多地方为迎合人们关注野生鸟类生活的情趣而专门开发设计了观鸟旅游,让旅游者亲临野鸟栖息地观察鸟类生活,随行配备鸟类专家指导,使游客在旅游中既观赏到了鸟类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生活的知识。美国的农场、牧场旅游不仅能使游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而且在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学到很多农业知识。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深受旅游者欢迎,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1、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
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是现代都市人为了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利用假日外出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娱乐需求成为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国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时积极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日本各地的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开发“务农旅游”,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园内的农作物,亲自参与劳务活动,现场采摘农作物并做成美味的佳肴;在沿海地区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给人以全新的劳动体验。在美国,每当瓜果成熟的季节,城里人就纷纷涌进各大农场参加采摘水果的度假活动,以获得别有情趣的度假享受,缓解工作压力。德国的乡村旅游十分简洁,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刻意改变乡村的自然风貌,主要项目有瓜果采摘、集市体验、亲近动物、农家住宿、自租自种等。意大利农业旅游区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旅游者可以从事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体验农业原始耕作、狩猎、亲手制作工艺纪念品、烹调学习活动等。法国为满足不同偏好度假旅游者的需求,开发了不同主题、种类齐全的休闲农场,包括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
(二)休闲型乡村旅游
休闲型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休闲型乡村旅游与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娱乐、放松、享受等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产品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
2、康体疗养型乡村旅游
随着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国外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其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开发诸如体检、按摩、理疗等与健康相关的乡村度假项目。这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健康需求,而且能为其带来不菲的利润回报。例如古巴的医疗旅游、日本的温泉旅游、法国的森林旅游、西班牙的海滨旅游等都以旅游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功能而闻名。
在发展进程中,乡村旅游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国外乡村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光型乡村旅游
观光型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型、科技型。
1、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
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卖点,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要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突出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塑造特色产品。澳大利亚将当地的葡萄酒产业优势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开发出葡萄酒旅游,允许旅游者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等景点,并且还可以参加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村庄旅游是法国人喜爱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远离城市的偏远村庄,住进条件简陋的农舍,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农庄,看牛羊、看挤奶、观看制作奶酪和酿酒过程,游客还可以品尝这些美味。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村庄用当地独特的沙果(一种极耐旱的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在品尝沙果的同时做沙疗(一种把身子埋在热沙里治风湿病的方法),每年的游客量超过二十万。
4.乡村旅游客源从区域性向跨区域、国际化方向转化。
乡村旅游在起步阶段,一般以近郊旅游为主,客源为附近城市居民,区域很狭窄。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主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日益注重品牌建设,加大了宣传促销的力度。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构成趋向多元,一些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中远程的国内游客以及境外旅游客源。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的国际化也随之加快。
2.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法国、日本等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乡村旅游与其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行。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种“地方”,而是换一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生产农副产品,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的场所。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兴建了十个农业科技公园。农业公园内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管理,各种设施造型艺术化,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局娱乐场所。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也种上了各种瓜果。美国则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培植马铃薯、薯茄,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向游客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在芬兰,农场旅游广受欢迎。人们在农场可以欣赏原生态的乡村景色,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农场主用自己饲养的家禽、种植的农作物等生态食品款待客人。在芬兰,类似的乡村旅游场所有几百处,均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3.乡村旅游朝选择的多样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和较固定的旅游项目,自主开辟新的旅游点,提出新的旅游要求。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与乡村旅游选择多样性相仿,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愿意选择更加自助的方式开展乡村旅游。自助的方式包括交通出行的自助化,自驾车、单车或徒步出行,更加愿意选择利用乡村环境和资源开展自娱自乐活动。
以英国为例,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并增加了“环境”与“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具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政府每年投入约5亿英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了继续提高对农村事务的支持水平,到2007年预计拨付16亿英镑来支持英国农村发展计划。英国环保人士巴彻勒说:旅游业是英国最大的产业,截至目前,到英国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