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企业管理论文
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
常 甡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国际会计界的关注焦点,被我国以适度谨慎的态度
进行了引进。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核算中仍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14-01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与实际作用
公允价值指的是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
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
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其本质强调的是资产和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
反映。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做了调整。上市公司在进行非货
币交易、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合并都由原来的历史成本计量变更为
了公允价值计价。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不但可以使得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有了较比历史成本计量更为相关的计量属性,甚至还可以在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
负债方面得到更大的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对于将历史成本作为计量
基础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来说,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现实价值,甚至
会引起颠覆性的变革。
二、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实践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现状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进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使得上市公司
的经营业绩更加接近市场价格信息。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应用公允价值模
式的时候,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效果。
1.难以获得相对准确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确认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是因为公允价值
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实践中的市场价格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复
杂多变。其中,有些的会计事项可以通过在市场上寻找相似的成交价格来确认,
而有些却难以寻得确认依据。在现实的会计实践中,当遇到现行市价无法确认的
情况时,会计人员会采取现值计量估计公允价值,当然也免不了估计与交易事项
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因其不确定性而
受到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的较大影响,因此其实际可靠性能以得到保障。
2.缺乏相对完善的规定
我国引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时间尚短,对其本土化的融合进程还需要相关
的、相对完善的规定相配合。特别是在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的规定还处于
既不详细又不统一的状态。这种规定的不完善或多或少的会阻碍公允价值计量在
我国的推广。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有会给会计舞弊提供了空间。
3.实际应用成不较高
在公允价值的确认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参考市场中类似的会计事项的定
价。但是,在真实的应用中,我国的市场活跃程度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市
场化的程度也不够,因此很多时候并不能找到相关的会计事项作为根据。在这种
情况下,要获得用韵价值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成本。并且,由于公允价值计量
的精神就是动态的、实时的。因此,在每个会计期末的时候无疑就会给会计人员
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无形中也就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成本。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建议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公关价值计量模
式的推广和发展在国际上却是大势所趋。为了在会计实践和财务报告等方面同国
际接轨,为了适应我国日渐深化的市场化程度,也为了加快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信
息的透彻真实揭露,积极寻求公允价值计量的完善途径是不可避免的。
1.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数据系统
公允价值的确认是阻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问题,其本质也是会计信息量的不
够以及会计信息公开化程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也
就是建立并完善一个属于我国会计市场的会计信息数据网络系统。随着这个系统
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程度将大大加深,信息资源公开化程度也将不
断深入。这样一来,市场价格的容量和时效性也将大大加强,这将更大程度上加
快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
2.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有种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在各项
会计准则中统一计量属性和矛盾的完善规定体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不断
的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市场特性,完善
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及可
操作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创造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法制环境,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舞弊的空间。
3.健全公允价值实施的市场条件
想要降低公允价值在会计实践中的使用成本,应该从根本上改善公允价值计量
模式的应用环境。也就是说,应该进一步加深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刺激有效
的竞争,刺激市场的活跃度,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由
于会计人员的主观作用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中必不可少、不可避免。因此,为了减
少公允价值中会计人员主观引起的负面作用,就应该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
训,帮助会计人员理解公允价值应用的精髓,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
高其职业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帮助会计人员更加准确的处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
相关事项,从根本上降低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郑鸣,倪玉娟,刘林.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
危机的启示[J].财经研究,2009(6):17-18.
[2]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
计研究,2007(5):10-16.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责任编辑:辛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