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方法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勘测定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拟对勘测
定界的测绘方法以及报批图纸资料等制作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完善高速
公路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高速公路;勘测定界;方法研究
一、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方法
(一)是测量方法
勘测定界的测量方法,一是采取平面坐标的控制测量,将测量设备进行静态
或者快速GPS网络定位铺设,使其网点密度足以满足勘测定界需求,对高速公
路建设用地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勘测。二是采取界址点测量的方法,运用解
析法对放样后的界址桩进行测量。界址点测量需要对误差进行精准控制,并利用
电磁波或者钢尺对距离进行测量。
(二)是面积核算
勘测定界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核算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测算其占用土地
的面积,并按照不同权属、不同地类进行划分,从而为之后的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土地面积的核算,通常可以采取坐标法、图解法或者几何图形法等数学计算方法
进行核算,但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上述核算基本已经可以由计算机
软件或者系统平台进行自动核算,减轻了勘界人员的负担,并有效提高了面积核
算的精确度。
(三)是注意事项
勘测定界并不仅仅是建设单位的内部工作,也关系到政府、群众等诸多群体,
因此勘测结果需要相关的单位和权属人签字认可,明晰相关的地块权属。对于勘
测定界结果中的不同地类地块,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或者相应备注,对各地类面积
及权属进行详细标注。对于权属单位缺失或者不明的地块,不能自行划分界线,
而要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咨询。对于地块权属存在争议或者属于共用类型的,应
交由权属单位双方进行协调确认,勘界单位切不可越俎代庖。
二、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操作流程
(一)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外业调查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环节,建设单位往往都通从设计单位获得施
工放样。施工放样测定的地形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速公路施工地段的
详细情况。然而,从实践中看,施工放样关注的核心在于中心桩,其中心桩的测
量精确度较高,而边界座标则并不完全吻合。相比之下,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目
的,在于土地规模的审查和征地情况的审核,因此更加注重边界坐标的精确性,
对地类面积和权属面积的核算要求非常精准,以免因测量误差造成不必要的麻
烦。因此,在获取设计单位的施工放样后,勘界人员只能作为基本的参考,更重
要的是应对高速公路建设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在施测过程中,在已知点不够的情
况下采用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施测界址点及地物点的需要。界址點设置在用地界
线的主要拐点处和权属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处。在勘测过程中,勘界人员要不
断地完善勘测定界图,将区域权属界限进行细致的区分,并标注好村委、乡镇等
集体国有用地权属方名称。1∶2000的勘测定界图通常是在地形图上进行编制
的,如地类标注与土地管理部门二调数据库的标注不同。勘界人员按照土地利用
的现状情况,以五十七个二级地类进行现场的调绘以及标注,对存在误差的地类
界线进行修改和变更。当实地勘测完成后,将勘测定界图与前期的放样及土地调
查图进行了比对,确认无误后就可以进入电脑内业数据处理。
(二)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内业处理
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建设单位向勘界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形图,往往
都是借助Microstatian软件平台进行设计,刻录光盘后交由勘界单位进行处理。
这个软件平台由于自身的缺陷,文件无法打开或者数据转换过程中部分丢失等问
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建设与勘界单位常用的平
台是NewMap土地勘测定界成图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并且具有
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勘界人员结合前期实地勘测的情况,可以将勘测数
据结果标注在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用地图上,对权属界线、权属单位、地类界等
重要参数指标录入到软件中,并借助软件的自动运算和生成功能,得出各权属单
位的土地面积和地类面积,将图斑信息导入Excel软件,形成各种汇总表,面积
汇总按集体、国有不同性质,及区县、乡(镇)、村、组(社)不同的行政区域、
权属单位进行分级汇总,汇总单位使用公顷,小数点后保留四位数字。为之后的
高速公路征地与建设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速公路勘测定界的成果核实
高速公路勘测定界,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施工单位的建设收
益,同时还涉及到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如果勘测定界出现错误,很可
能引发征地拆迁所带来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在勘界结束后,勘界单位不能急于
将成果报送建设单位,而要进行误差核对和意见征询,将勘测的结果报经建设单
位和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必要时还可以征求地方政府和地界权属人的意见,及时
对误差进行核对和调整,将问题减少的最低限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勘测定界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采
取科学合理的勘测定界方法,不仅可以为建设单位提供大量富有价值的参考,有
效减少勘测定界所花费的时间,使工期大幅缩短,还可以提前处理好建设过程中
的社会矛盾打下基础,使项目报批得以顺利通过,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亚军,李国洋.GPS控制测量在汕湛高速公路勘测定界中的应用研究[J].
河南科技,2015(24):88~91.
[2]吴少林.山区土地勘测定界GPS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1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