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思考
为什么要进行期末成 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谢谢诸位!
思考题

为什么标准成本制度能提供更为详尽的控制信息?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采取的标准有哪几种? 试述变动成本差异的特点。 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你是否同 意这句话?为什么?

列举一些产生不利人工效率差异的可能原因。 试述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特点。 什么是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讨论预算标准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试比较直接处理法和递延法的特点。

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有何 异同? 标准成本管理能否与责任 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 本、作业成本等相结合? 成本差异是越大越好还是 越小越好?

思考

8.2
变动成本差异 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思考
变动成本差异强调动 因分析,从而可以揭示差 异产生的原因。那么,变 动成本差异(包括固定成 本差异)能否从更多角度 来建立动因分析的思路呢?
8.3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 期间的实际固定制 造费用与标准固定 制造费用之间的差 额。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 标准工资率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实际人 工工时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 量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成本差异 的归集
对平时领用的 原材料、发生的直 接人工费用和各种 变动、固定制造费 用应先 在“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和“制造费用” 账户进行归集。
例5
月底计算、分析成 本差异后,再将实际费 用中的标准成本转入各 个相应账户。
根据例1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领用材料的会 计分录如下:
但这种方法要求标准成本的制定 要合理和切合实际并且要不断进行修订, 这样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 项目反映的成本才能切合实际。
例6
假设中盛公司“在产 品”和“产成品”账户均 无期初余额,本期投产的 甲产品200件已全部完工, 并已全部出售。每件销售 价格为1 000元,其他资料 见例1至例4。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例3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 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 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0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 率为每直接人工工时2.5元。假 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 元,标准耗用人工6 000小时。 那么,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分析如下:

各个部门在编制固定制造 费用预算时,应如何编制 明细项目预算? 各明细项目预算可以采取 哪些方法和手段? 各明细项目的预算执行结 果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 和评价?
思考


8.4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账务处理时, 对产品的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应分别进 行核算。
成本差异 核算账户
采用标准成本法 时,针对各种成本差 异,应另设置各个成 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 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 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 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 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 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 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 差异全部反映在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 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 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 的要求。
标准成本 的作用



标准成本 的种类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 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 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 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 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最佳工作状态下可 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 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 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 定的标准成本。


8.1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 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 和成本控制系统。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 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 数据。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 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材料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例1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 品200件,耗用A材料 900千 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 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 价格为每千克110元,单位甲 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 料。 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 异分析如下: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的 分析和控制
对固定制造费 用的分析和控制通 常是通过编制固定 制造费用预算与实 际发生数对比来进 行的。
由于固定制造费用是由各个部门的 许多明细项目构成的,固定制造费用预 算应就每个部门及明细项目分别进行编 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也应该就每个部 门及明细项目进行分别记录,因此,固 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和控制也应 该就每个部门及明细项目分别进行。
根据例2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直 接人工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根据例3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后,编制变 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根据例4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编制固定制 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期末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
随着产品的出 售以及产品成本的 结转,期末对所发 生的成本差异也应 进行结转和处理。
2.小刘应该被解雇吗?解释原因。
案例二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0 000元,预算工 时为4 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2 800小时,实际制造费用 为11 200元,标准工时为4 200小时。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有什么区别?
案例题
案例一
中盛公司正打算解雇采购员小刘。因为公司发现小
刘是以大量的采购来获得价格优惠的,这样造成大量资金 被占用在存货上。而小刘认为,公司的要求是达到标准, 至于如何达到标准并不重要。他还强调,只有通过大量购 进才能达到价格标准,否则就会出现不利价格差异。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你认为这种行为就是 价格目标吗?如果不是,那么目标又是什么?
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 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 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 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 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 最切实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 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 量的标准。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需 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而正常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 间固定不变。
则上述几笔分录如下:
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 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 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这样分配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 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 成本,损益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 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
这种方法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 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另外,期 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 映的都是实际成本,损益表的产品销售 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 成本,这样就不便于本期成本差异的分 析和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是固定成本,它在 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动 而变动。因此,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 异不能简单地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 异两种类型。
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 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了计算固定制 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 算工时,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 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做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这种标准成本要求太高,通常 会因达不到而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同 时让管理层感到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 进的余地。
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 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 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 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 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 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 力,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 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 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 所产生 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 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计 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材料单位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