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建设


三 、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二:没有充分将自然界本身蕴含的修复、调蓄等功能运 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的有机结合如何有效挖掘自然界蕴含的巨大财富,并将其 合理运用于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 面临的又一难题。
三、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渤海生态危机
黄海、东海、北部湾等的近岸 海域局部污染较严重,赤潮频发, 局部滩涂开发强度大,对两栖动 物栖息地产生影响。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2.问题根源剖析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水生态文明面临的问题有客观和主 观两方面原因。 (1)客观原因 水生态文明问题的科学分析要遵循两个规律: 一是自然规律,就是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水情特点; 二是我国的国情,即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水生态文明建设
何涛
目录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三 、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六、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框架 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八、案例分析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学习目标:
1.水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什么?
2.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突出哪几个层次的内涵? 3.这些层次的内涵分别指的是什么?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

水生态文明是指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从自然规律出发 的实现水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3)水生生物栖息地被破坏
水量丰沛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无序,河流生态连续性破坏严重,生物栖 息地及洄游通道多重阻隔,生态功能不断降低, 生物物种(尤其是濒危)消失速度加快。长江流域尤其是上游已经成 为水能资源大开发的主战场,珍稀鱼类在不断消失。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4)渤海生态危机



2.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
3. 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差异性
六、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框架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安全维护、 水文化弘扬和水制度保障“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有机统一体。

学习目标: 水生态文明建设都有哪些理论基础?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2.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理论 3.双向协同调控理论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学习目标: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相比有哪些自己 特有的特点?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更区别于 以人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文明建设,讲 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自身结构、发展的特 殊性。 1.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与外海 水交换量小,接纳的污染负荷重, 且沿海开发强度大,海上石油开 采、渔业生产活动频繁密集。 这些都对渤海的生态构成严重威 胁,海域污染早已不堪其重,陆 上工业废水以及周遭农业面源污 染、密集的海上运输和油田开发 等,已让渤海面临成为“死海” 的危机。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2)主观原因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没有 遵循自然规律,适地、适 度、适时地调整发展规模 及模式,造成人与自然的 尖锐冲突,产生诸多的水 生态问题,这是根本原因。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二、水生态 二是管理和保护力度不足。 三是缺乏对水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 四是决策机制及体制方面存在固有缺欠。
五是水生态系统保护投入不足。
三 、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习目标:
了解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方面的问 题?
三 、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深入剖析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 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对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 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分 析,目前我国在水生态文明建 设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4.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体系 (1)评估考核制度 (2)经济机制 (3)意识教育
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2.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主要措施包括几类: ( 1 )严格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结构及布局一个地 区的经济社会总量、结构、效率及布局是决定河道外总用 水消耗量、水空间占用及水污染负荷大小的源头和根本。 ( 2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从源头 上规范人类供水、用水、排水行为,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系 统的根本制度,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水生态文明 的现状
据调查, 514 条天然情况下 长年有流的主要北方河流中, 有49条河流发生断流,断流 河段长度 35% ,部分河流萎 缩严重,河流功能衰减或基 本丧失。 较20世纪50年代,全国湖泊 面 积 减 少 了 15% ; 大 于 10km2 的 湖 泊 中 有 231 个 发 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89 个干涸,干涸面积 4289km2 ; 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减少了 28% 。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和水的关系在不断变 化,由被动适应逐步演变为主动改造。尤其是新中国成立 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快速增大。 1949 年全国水库仅 20 多座,目前已经超过 9.8 万座, 2010 年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是1949年总灌溉面积的 4 倍。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1.水生态环境现状
水 生 态 方面的 主 要问 题包 括如下几方面:
( 1 ) 北方地区水资源开

发过度

北 方 地 区普遍 存 在水 资源 开 发 利 用过度 问 题 , 部分 地区已十分严重。
华北、西北等地水资源 开发利用率已超过 80% ,部 分 地 区 超 过 100% 。 河 道 断 流现象普遍。

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3.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 在水质方面,要进行截污导流、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 建等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水功能区的全面达标。 在水量上,应合理调配多水源,保障河湖的基本生态用水, 尊重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和条件,不可偏离水资源条件,盲 目建设水景观工程。 空间形态上, 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做到河湖相通、 河系通畅、岸线生态自然、景美宜居,满足人们对水景观 的需要。

一、水生态文明的 内涵
第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 终效果就是建立一个山清水 秀、生机盎然的美丽中国。
按照这种内涵的界定,应该 区分水利工作中为经济社会 发展服务的部分和水生态系 统保护的内容,不可将所有 的水利工作如防洪等都定性 为水生态文明建设。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学习目标:
1.我国水生态方面的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2.问题的源于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中国实际上已经重蹈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物质财富尚不丰富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仍停留在经济价 值方面,生态观较淡薄。 因此,水生态文明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客观原因和发展规律 的制约,有其必然性的因素,对此应有客观认识。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2.问题根源剖析 (2)主观原因 自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起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主 要作用,主要因素还是人,不应将客观因素作为水生态破 坏的借口。
一、水生态文明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突出三个层次的内涵,即文明的理念、 文明的行为及文明的效果。

第一,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和保护 自然。
第二,水生态文明的行为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 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形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 趋势。

第三:没有真正把人水和谐思想和水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 贯彻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

水生态文明建设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对水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扩大,但在治水思想 上仍未真正把水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我国水利发展的战 略思想落到实处。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水生态文 明的现状
(2)东中部水污染严 重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中 部环境污染压力巨大,水 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 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 作物污染等现象较普遍, 不仅威胁生态安全,也危 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和 子孙后代的福祉。
二、水生态文明的现状

2010 年 全 国 废 水 排 放 总 量 达 617.3 亿 t 。 七 大 流 域 水 系被污染水灌溉的耕地约 3250 万 亩 ( 216.67 万 hm 2 )。据报道,全国约有 3 亿亩( 2000 万 hm2 )耕地正 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占全国农田总数的 1/6 。部 分水源与土地还受化肥、 农药、残膜以及工厂化养 殖粪便的污染。地下水较 严重污染的城市占 64% 。全 国水功能区的达标率仅 45% 左右。


七、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2.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3)建设节水型社会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用水和排污,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这 是实现“三条红线”目标的重要基础支撑。 ( 4 )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应尽可能减少污染物 质的排放,降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减 轻环境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