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图书馆中的老年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老年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老年读者服务
摘 要: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老龄化现象
严重,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读者特点和
信息需求的解读,分析现在公共图书馆中老年读者服务存在
的问题,提出针对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普遍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老年读者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6)05-0027-01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约占
总人口的10%左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
年读者开始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不可忽视的一支读者队
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最具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文化
机构、人民的“终身学校”和建设社会文化中坚力量的公共
图书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健康、多元的文化活
动,来应对图书馆读者结构的老龄化转变,使走进图书馆的
老年读者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已成
为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老年读者的特点及其信息需求
1.老年读者的特点
第一,老年读者队伍稳定。老年读者一旦成为图书馆的
读者,就会相当固定,每天定时去图书馆坐一会儿。因为老
年人退休后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而且他们喜欢生活有规律,
一件事融入了生活就很难改变,有的老人甚至和图书馆员一
同上下班。
第二,阅读兴趣广泛。老人因为生活经验丰富,必定会
有遗憾,比如年轻是想干什么却没有时间学,所以老人往往
都希望多多吸收知识,而且由于老人性格、工作环境等的不
同,阅读的范围也很广,从书法绘画到医疗保健都有涉及。
第三,老年读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于社会节奏不断
加快,人们都在为工作忙碌,大多数人在假期中都是拼命休
息,基本没时间去图书馆,相对于这一部分读者,公共图书
馆大部分读者是老人和小孩。现在老龄化严重,越来越多的
老人退休之后选择去图书馆渡过退休时光,老年读者呈现逐
年增加趋势。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老年读者服务的一
个原因。
2.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
老年读者因为刚刚退休,失去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和人际
交往,即使生活充裕,难也免会有失落感,他们渴望交流和
与社会的联系,而老年人大多不喜欢喧闹的环境。在图书馆,
环境安静舒适,又能满足老人们工作时无暇顾及的信息需求,
比如老人在平时养花的疑问,或者想掌握一技之长,在这时
都可以在图书馆得到满足。
二、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进入老年后,不少人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也发生变化,
常常产生一些失落感。虽然衣食无忧,但孤独和寂寞是不可
避免的,他们希望与人交流,同社会联系,具有参与社会生
活同他人结成新群体的强烈愿望。这时的老年人更渴望尊重、
理解和关心。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意
识,大多图书馆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老年读者阅览室,对老年
读者服务不到位,导致了老年读者到馆率低下。
2.不能运用现代化服务设施为老年读者服务
目前,许多县(区)级公共图书馆都配备了计算机,成
立了电子阅览室,但来使用电子阅览室的老年读者数量并不
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电子阅览室的宣传范
围小,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大部分只针对青少年,对目标读
者没有细分,没有针对老年网民的专门宣传策略和宣传渠道,
致使老年人对电子阅览室没有感性认识,电子阅览室对他们
也没有吸引力。二是中老年人在上网的时候面临多种困难,
包括“遇到电脑故障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找
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不知道如何安装各种应用软件”等年
轻人看来不可能成为问题的问题。三是没有相对固定的老年
网民群,导致读者不了解图书馆巨资购进的各种数据资源库,
特别是老年人不了解这些数据资源的检索使用。于是,老年
人对网络的使用最多只停留在网页浏览这样粗浅的阶段。
3.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的不便,影响了老年读者
的到馆率
随着政府对文化投入的增大,不少公共图书馆都新建馆
舍,使得很多读者的居住地远离图书馆,每次到图书馆查找
借阅文献,都需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交通上。老年读者多有
步行的习惯,在图书馆远离城市生活区之后,给老年人使用
图书馆带来许多不便。空间上远离读者群,使很多读者阅读
权力被剥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基层服务亟待完善,
社区分馆建设迫在眉睫。
4.很少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读者活动
信息服务包括为读者提供文献、图文并茂的视听资料以
及让读者在娱乐活动中接受信息等。由于有些图书馆的管理
者对信息服务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前的封闭式服务中,只重视
为老年读者提供阵地服务,却忽略了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活动来服务读者。
5.为老年读者提供的文献较少
由于对老年读者不够重视,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很少,
老人来后找不到想要阅读的书籍,久而久之,便不愿再来图
书馆。
三、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提供服务的对策
1.针对老年读者的特色服务
为老年人送书上门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读者 ,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 , 由于生病住院卧床不起时 ,
不能向以前一样亲自到图书馆借书 , 工作人员应定期把他
们所需图书送到他们身边。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精心挑选过
刊和图书来到各个街道老年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送上丰
富的精神食粮,并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读书需求,积极履行关
爱老人的社会责任,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拓宽得更广。
2.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老年人对各种技能的渴望程度,开设各种培训班。
比如,组织老年读者参加电脑学习班,使老人掌握一些获取
信息的技能。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读者服务已经成
为基础业务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老年读者提供网络
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都
成立了电子阅览和信息服务部门,图书馆应对老年读者进行
大力宣传和辅导,老年人利用图书馆这些现代化服务手段,
一旦掌握,将会极大满足和方便老年读者借阅图书、查询资
料和休闲娱乐的要求和愿望 , 老年读者无论在家里还是在
图书馆都能享受图书馆为他们带来的服务。 3.组织各
种适合老年人的知识讲座
笔者在馆工作时,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
者儒雅的访问着每间图书阅览室以及各部门办公室,对专业
性书本,以及关于老年人切身利益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老者语重心长的说:“延边图书馆有这么多的书,这么宝贵
的知识,对我们老人来说非常有益,可我岁数大了,一本一
本看不过来,图书馆能不能组织适合老年人实际情况的医疗
讲座,或者老年人感兴趣的养生保健知识?”望着这位慈祥
的老者,我陷入沉思。在建设数字资源图书馆,拓展图书馆
科技创新意识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文关怀,淡
薄了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求,没有好好的想想怎么才能实实在
在的为老年人们创造更好服务环境。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
提升和发展,延边图书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服务,这在提高
全方位服务工作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免费开放
的同时,图书馆也也应该对特定读者群,有着更亲和的人文
关怀,更周到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组织公益性系列讲
座,让更多的学者教授,参与到有着深刻意义的图书馆公益
活动中来。
4.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除了做好老年读者的图书借阅服务外,还应该定
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老年读者活动来丰富老
年人的生活。比如,老年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展览,“国事
家事在我心”时事讨论等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老年
人读者的学习兴趣,还密切了老年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
沟通,加深了老年读者之间的感情,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相互
交流的中心。
5.关注老年读者的心理变化
可以设立老年读者心理保健阅览室,配备具有一定专业
知识的咨询馆员。退休老人的心理是最不稳定的,刚刚退休,
时间太多,往往会有一种被社会抛弃感。可以在阅览室里摆
放一些和人生哲理、名人事例、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有关
的图书期刊,确保如果发现那位老人有困扰的事情,可以及
时得到解决。
四、结语
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既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职责之
一,又是社会和时代赋予图书馆的崇高使命,开展丰富多彩
的老年读者服务活动,是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和提高自身地位
的重要举措。我相信,只要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关心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坚持不懈地为老年读者提供优质
服务,图书馆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图书馆事业也会
更加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沈玉.公共图书馆为老年服务刍议[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7,37(4):53-55
[2]王丽君.如何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J].山东图书馆季
刊,2002,(1):35-36
[3]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4(2):5-11
[4]刘思敏.图书馆应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和象征[N].深圳
特区报,2009-11-17(D01)
[5]于良芝.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来自图书馆使命的注
解[J].图书与情报,2007(1):7-15
[6]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4
[7]谢珍,杨九龙.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
[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