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的法律制度

魏晋的法律制度

一、立法思想的发展变化
(一)“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二)严刑重禁,信赏必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思想的重要特色礼进一步融入到法律中
二、立法概况
(一)三国的立法:《曹魏律》
1、在篇目上,由原来《九章律》的九篇增加为十八篇。

2、在体例上,将具律改为刑名列于律首。

3、在内容上,“八议”入律。

(二)两晋的立法:《晋律》
1、在篇目上,共有二十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

3、在内容上,“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4、有注释存在,故又称为“张杜律”。

(三)南北朝的立法:《北齐律》
1、在篇目上,篇目简为十二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律。

3、在内容上,“重罪十条”入律。

第二节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1、八议制度入律
2、官当制度的实施
3、重罪十条的确立
4、亲属相犯“准五服以制罪”
二、罪名
三、刑罚
初步形成封建五刑:死、流、耐、鞭、杖
第三节民事法律
一、关于人的身份
二、土地所有权
1、曹魏屯田令
2、西晋占田制
3、北魏均田制
三、债权
四、婚姻制度
第四节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曹魏:律博士
2、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一)刑讯的制度化
1、南梁:测囚法
2、南陈:立测法
(二)死刑复奏制度的形成
北魏法制的一项新创
(三)直诉制度的形成
登闻鼓的起诉制度
.简述“八议”入律
(1)魏《新律》将“八议”首次入律。

(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定。

(3)“八议”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2.简述《晋律》的创新之处
(1)精简条文,减少重法条款。

(2)法典编纂体例更合理,增加“法例”律。

(3)引礼入律,形成一些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如“准五服以制罪”人律。

(4)增加律疏注释,明确概念名词。

3.简述“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大致内容
(1)晋律中首创的亲属之间相犯依五服等级为标准处刑的制度。

(2)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3)以卑犯尊,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重;以尊犯卑,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轻。

4.请列举北朝时期的立法
北朝时期的立法包括《北魏律》、《麒趾格》、《北齐律》、《大统式》、《大律》。

5.简述《新律》的创新之处
(1)改《具律》为《刑名》,移至篇首,使得律典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2)对汉律各篇条文上互相重复或互相矛盾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和重新归类。

(3)首创“八议”制度。

6.简述《北齐律》的立法成就
(1)合晋律刑名、法例两篇为名例篇,冠于律首,封建律典的总则至此确立。

(2)归并篇目,确定12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3)确定“重罪十条”。

7.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享有的特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享有的特权包括:“八议” 制度、“官当”制度和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

8.简述“官当”制度
(1)“官当”制度即是以官品或爵位抵罪,是贵族官僚犯罪后享受的一种特权。

(2)“官当”制度始于西晋时期。

《陈律》正式使用“官当”之名。

(3)隋唐法制继承了“官当”制度。

9.请列举出“重罪十条”的内容
(1)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2)凡是犯了这十种罪行,不在“八议”论赎之列。

10.请列举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立法
(1)曹魏的屯田制。

(2)两晋的占田制。

(3)北朝的均田制。

四.论述题
1.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的变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法制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时期。

其刑制改革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主张废除肉刑,这为隋朝《开皇律》最终废除宫刑奠定了基础。

第二,形成了五种刑种。

经过魏晋南北朝各律的不断改进,《北齐
律》最终形成了接近“五刑”的五个刑种,它们是:死、流、徒、鞭、杖刑。

实际上,与中古时期的“五刑”已十分接近。

第三,规定了刑等。

上古时期的“五刑”只有刑种,没有刑等。

而魏晋南北朝的刑制改革中,不仅出现了刑等,而且逐渐规范,并在律中作了明文规定。

2.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律典体例的变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律典体例日趋完善,其变化主要有:
(1)律典总则“名例律”的确立。

曹魏《新律》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至于篇首;《晋律》又改为刑名、法例两篇;《北齐律》定位“名例”。

此后,历代律典均以名例为总则。

(2)篇目趋于简约。

《北齐律》定为12篇,以“法令明审,科条简约”著称,成为隋唐定律之蓝本。

3.试述我国古代“八议”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1)“八议”源于古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

(2)汉代创立了“上请”制度,是“八议”的最初形态。

(3)曹魏《新律》首次将“八议”制度载入律典。

4.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的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
(1)法律形式日渐规范。

法律形式以律为主,令、科、比、格、式互补为用。

(2)律典编纂由繁入俭,趋于定型。

(3)引礼入律,儒家思想逐步法典化。

(4)民族融合,推动法制的改革与创新。

5.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上引礼入律,形成许多新的法律原则或制度,使得由汉开始的礼法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八议”入律
(2)“官当”制度的形成
(3)创置“准五服以制罪”制度
(4)“重罪十条”的确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