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导刊
编者按:与我国的小城镇相比,发达国家的一些特色小城镇发展不仅具有优越的人居环境,
深厚的
历史文化遗迹和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而且很多还是著名大学、世界著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很
多大城市也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本文作者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案例进行分析,
以期其发展
模式能对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培育产生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刊关注
特色小镇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傅超
一、国外典型特色小城镇发展经验
(一)英国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经验
英国特别重视小城镇的综合规划和建设发展,贯彻
了霍华德的田园小城镇建设理念,重视保护景观资源,
将
英国特有的传统景观文化与时俱进地融入小城镇的可持
续规划建设中。在英格兰,鼓励发展集镇(MarketTown),
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
2000—20000人不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工业成为集镇
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
在的威胁。另外一种称之为“新城”(NewTown)的小城镇
在伦敦郊区就有大约20个。它们并不是完全新建的城
镇,而是在经过挑选的旧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大的工业
发展中心,公共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
政府鼓励人们迁入
这类新城。
案例:
艾坪小镇
艾坪是埃塞克斯郡一座普通的城镇。早在半个多世
纪前,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村,
现如今,艾坪早已跻身英国
中等城镇之列,“艾坪由农村到城镇的演变轨迹,是英国
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1、艾坪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充分尊重自然,
顺应自
然,没有乱砍树、
乱拆房,既融入现代元素,过上城镇生
活,又要不忘过去,
让文明历史脉络贯通,这是城镇化的
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英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中立法是一个利器。英国媒体相关统计称,自1909年
颁布第一部《住宅、城镇规划条例》以来,英国先后颁布了
40多部与城镇化建设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串起了英
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个成功秘诀。
2、创造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
以乡村为依托,重点
发展以农业为加工对象的乡村工业。乡村工业发展的逐步集中,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转化,同时又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它一方面把农村改造成为宜居的小城镇,导致了新工商业城市的出现和成长,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沉重的压力。3、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城市打造。一是制定专项法律规范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1953年,英国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以规范和引导城市(镇)改造和更新行为,至今列入官方名单的保护建筑有7.5万个。按照规定,建筑历史达到50年以上,一般不允许再拆除;无人继承的则由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机构收管经营。二是1967年开始划定特别保护区,从最初的200个到至今已有9000个列入名单。三是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和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差异性规划,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结合。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推行“福利国家制度”,来消弭自由放任城镇化模式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发展断裂。一是消除贫困,缩小阶层贫富差距。二是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公共卫生设施匮乏问题。三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医疗服务;提供符合体面生活的住房;提供教育服务,解决移民的教育问题。(二)美国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美国建设小城镇不能随意而为,需要编制详规,而且政府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
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而小城镇的供水厂、
污水处理
34
2016年11月上
中国经贸导刊
本刊关注
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则负责小城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政府特别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规划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小城镇建好后,仍然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案例:格林威治小镇美国格林威治镇是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座城镇,位于长岛海峡上,距纽约40公里,总人口约5.9万。这个面积仅174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大约380多家对冲基金总部所在地,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全球350多只管理着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对冲基金,有近半数公司把总部设在这里,被喻为“对冲基金大本营”。格林威治成为全球领先的对冲基金中心之一的地位,不仅归功于优越的环境、明信片般的美景、丰富的停车场和游艇泊位、大量的设计师商店。还包括康涅狄格州有利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毗邻纽约市的区位优势、与日俱增的对冲基金配套工作人员,都是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发展的有利因素。由于毗邻纽约金融市场,对冲基金行政管理人员、技术提供者、大宗经纪商、对冲基金的基金以及其它配套职能,都相继在此开设业务。据统计,格林威治所在的康涅狄格州,就业人数从1990年至今增长了两倍。而在2万多个投资类岗位中,近半数来自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公司。(三)西欧的小城镇发展西欧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城镇化相关的人口、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配置,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各国政府强调对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通过健全法制、制定和实施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公共政策,开发建设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正确应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针对各个特定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政府政策,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案例:意大利波托菲诺小镇意大利西北著名旅游海港小镇。在意大利语中,波托菲诺的本意是边界小港口,这个位于意大利里格连海岸东面的小镇是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背靠群山绿荫繁密,面临大海碧波浩淼。20世纪20年代,波托菲诺得到迅猛发展。许多欧洲
贵族喜欢这里小镇的气候和环境,怀着寻找独特而原始
的宁静来到波托菲诺。他们建造了堂皇的村庄,定居于
此,使波托菲诺名闻于世。之后,陆续有更多的名人来到
这里,包括意大利和世界各地著名的艺术家、
金融家和政
治家。小镇竖向上沿山势呈阶梯状布局,水平向沿碧绿的
海湾海岸线带状分布,
建筑都朝向大海,保证每一户人家
有一扇窗户可以眺望海景。三到五层的坡屋顶小楼,
有塔
楼,形成高低错落的轮廓感。建筑全部用红、黄、褚、粉等
鲜艳的颜色装饰着外墙,倒映在澄碧的海水中显得格外
美丽。
在商业方面,小镇充分利用海景资源,
咖啡馆面包店
就近将餐桌摆在碧蓝的海水边,从桌椅、装饰品等细节上
营造具有艺术感的商业场所。空间方面,丰富的公共空间
是小镇悠闲生活氛围的来源,三四米的小街显得亲切,
蜿
蜒的形式适合散步。围绕塔楼布置半围合的鹅卵石铺地
滨海广场。
二、借鉴意义
一是发达的产业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方
面发达的产业经济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长三角”
地区小城镇
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崛起,“珠三角”地区则具有强有力
的外来投资拉动力,这些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雄厚的区域
经济基础。
二是多元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各地的小
城镇发展实践经验表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基础、
条件和阶段特征,也都走出了各自不同的道路。
即使是在
同一地区,利益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会促使小城镇
具有多种发展路径。
三是完善的政策机制是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方
面机制创新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之一,
另一方面,政府
通过政策干预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国外经验一般
为后者,国内则更多为前者,随着市场经济对小城镇发展
影响的不断深入,政策机制应更多的表现在对市场的干
预上,以保障公共利益。
四是依据小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处理好近远期关
系。
中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即使是大都市地
区,内部也存在发展阶段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小城镇应根
据各自阶段性特征制定发展策略,但也需考虑到长远利
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2016年11月上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