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报
2012,24(7):1193-1200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2.07.002
肉鸡铁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马新燕 吕 林 解竞静 张丽阳 罗绪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矿物元素营养研究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摘 要:铁是所有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本文综述了肉鸡铁的营养代谢,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
法
、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铁;需要量;肉鸡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2012)07-1193-08
收稿日期
:2012-01-10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224);公益性行业(农业)
科研专项经费
(200903006)
作者简介
:马新燕(1985-),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矿物元素生化与分子营养。E-mail:dk051maxy@163.com
*
通讯作者
:罗绪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wlysz@263.net
铁是所有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动物机体中是含铁关键酶或功能蛋白发挥其功能所需的必要成分[1]。铁在细胞和整个机体供能、氧气运输和储存、DNA合成及蛋白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动物体缺铁或铁利用不良时,会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及生产。鸡等家禽,尤其是快速生长的肉鸡对铁的需要量较高,但其饲粮中存在许多限制铁吸收利用的因素,因此生产中肉鸡从饲粮中获得的铁可能尚不能满足其最佳功能需要。为了保证当代快速生长肉鸡对铁的营养需要量,迫切需要进行肉鸡铁营养需要量的重新评价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肉鸡铁的营养代谢、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需要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肉鸡生产中科学合理补铁提供参考。1 肉鸡铁的营养代谢 饲粮中的铁以2种形式存在,即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产品中,非血红素铁主要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产品(如谷物、蔬菜及豆类等)中。 肉鸡对饲粮中铁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动物对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吸收的途径不同。血红素铁结合到十二指肠刷状缘膜上,然后以铁卟啉的形式,
通过内吞方式被肠黏膜细胞吸
收
[3]
。非血红素铁由胃进入肠道后主要以3
价铁
的形式存在
,3价铁转化成2
价铁后才能被有效吸
收
[4-5]
。在十二指肠上段的酸性环境中,3
价铁被
十二指肠细胞色素还原酶
b(cytochromebreduc-
tase,cytb)
还原成2价铁后,2价金属转运蛋白
1
(DMT1)
将2价铁转运到十二指肠刷状缘顶膜,进
而由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吸收
[6-7]
。
细胞内摄取的
铁主要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
合成铁硫簇及亚铁血
红素
[8-9]
。
机体铁的排泄途径较少,主要依靠肠绒毛上
脱落的细胞排泄
,
还有少量通过尿液和汗液排
泄
[10]
。因此,动物体内铁过量是不可避免的,
过量
的铁在细胞内产生自由基
,导致DNA
和蛋白质氧
化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从而使细胞损害或死
亡
[11-13]
。然而,动物体内存在自我保护机制。
细
胞内铁过量时
,除一些酶(如过氧化氢酶等)
清除
过量铁产生的自由基外
,
铁转运蛋白和铁蛋白
(ferritin)在防止铁中毒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膜
铁转运蛋白
1(ferroportin1,Fpn1)
将铁从胞内转
运到血液
,然后通过血液循环由转铁蛋白(trans-
ferrin)
将其转运到其他组织中利用或由铁蛋白储
存
[3,14]
。同时,铁的排泄量也增加,
从而防止过量
的铁对机体细胞造成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