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2010车勇 期 灵活运用多媒体 打造高效课堂 张晓刚 [灵宝市川口乡第一初中,河南三门峡472500] 多媒体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传授、激发兴趣、强化记 忆、巩固知识等方面,都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可比 拟的优越性。那么 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高 效课堂呢? 一、声像并用。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 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 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 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教学中根据 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 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 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 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 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l晦其境,如闻 其声,如见其人,以情人理,情理交融,有效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 二、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手段最大的局限在于不能动态地表示 运动变化的事物,而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 引起学生的注意,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想品德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 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 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教学九年级《博大精深 的传统文化》一课,课本仅有的插图是静止的,无法表现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展 示各国文化的风彩,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通过图像的渲 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就掌 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三、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激发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 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教学七年级《人生当自 强》一课时,教师不用板书或者声嘶力竭地讲大道理,播 放一段题为“当代大学生洪战辉”的新闻报道就可以作 为最好的教育材料。多媒体的这种教学手段以其形、 声、色、意相统一的优势,产生一种声情并茂、情景交融 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视听,体会材料的真实性,开拓学 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既可分屏 显示,也可多屏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看、听、记,增强视觉 和听觉刺激,既提高了学生有效识记,又有助于学生把 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 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观察 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再分析问题—— 再综合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 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点的突 破、线的链接,又有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地显示出了知 识脉络,做到既宏观在握,又微观在胸。信息量的扩大, 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 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 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走向“会学”,由 “单向思维”转向“全方位多角度思维”,逐渐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道德情感 +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可以利 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教材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 等,把教材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 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 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 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 景、理” 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 自觉履 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拓宽教学的时空维 度,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在抽象概念和鲜明的表象之 问建立起双向联系,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 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逐渐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 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创造性思 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周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