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3年会论文集
<0.051。ANI、T取和TIR+ANI组患者CK-MB峰值水平有降低趋势(尸b0.245),且LVEF和
ST段完全回落比例较高(bothP<0.05)。住院期间各组患者出血事件和MACE发生率相似(aU
P>O.05)。Logostic回归分析显示,山莨菪碱和替罗非班对改善心肌灌注具有协同作用趋势,在
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等方面存在协同作用趋势。
结论PCI前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或减量替罗非班均可改善冠脉微循环和心肌灌
注。对于溶栓后行早期PCI的STEMI患者,山莨菪碱在改善心肌灌注方面与替罗非班具有协
同作用趋势,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缺血
再灌注的心脏保护效应
李学哲傅向华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口服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肌受
损程度、冠脉微循环灌注水平、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尼可地尔对减轻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效应。
方法入选患者为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87
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3.16士10.20岁,此87
例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前均无梗死前心绞痛,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尼可地尔组42例,对照
组45例,对照组仅行再灌注治疗,所有病人均符合急诊冠脉造影条件,术前准备包括顿服阿司
匹林肠溶片300mg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300mg,尼可地尔组入院后即刻顿服尼可地尔(喜
格迈)15mg,两组病人均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并于发病后12小时内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术,
尼可地尔组及对照组病人术后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包括给予绝对卧床、吸氧、心
电监护,继续口服药物抗血小板、调脂、扩冠、降压和降糖等基础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钙注射液抗凝,尼可地尔组术后继续口服尼可地尔5mgTID,而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
片(依姆多)60mgQD。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等及收入院时生命体征,并监测手术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血肌酐、血脂等实验室检查
指标及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术中记录所有病人梗死相关动脉情况、PCI后校正TIMI帧数
(CTFC)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PcI术后1周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所有心律失常
的发生并应用Cunis.Walker评分标准评价恶性心律失常;PCI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
室壁运动积分、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并计算心脏指数(CI)
及左心室节段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统计分析采用SPSS17.O软件
包分析比较实验数据。
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
2013年世界心脏病主题:通往健康之路关注妇女和儿童
246第六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3年会论文集
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收缩
压、舒张压、心率、高血脂、血肌酐、梗死相关动脉(IRA)情况及术后基础用药情况无统计学
差异。2心肌受损程度
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病人入院后即刻cTnI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PCI术后O小时、
12小时、24小时静脉血cTnI检测结果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尼可地尔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
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3,户生0。036)。
3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微循环灌注水平
比较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发现对照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高于尼可地尔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仁0.0l1)。
4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再灌注心律失常记录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发现尼
可地尔组发生的快速型、缓慢型心律失常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5PCI术后l周恶性心律失常水平
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所有患者24
小时心律失常水平,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中Cunis—Walker评分>3分病人所占比例的多少,发现尼可
地尔组较对照组不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户毫O.033)。6心脏功能
尼可地尔组病人的射血分数及计算的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尼可地尔
组病人的左心室节段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尸b0.006)。
结论尼可地尔可减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肌受损程度,改善心肌
微循环灌注,减少再灌注即刻及术后一周心律失常的发生,保护左心室功能。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再灌注损伤;尼可地尔:心脏保护
冠脉介入治疗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
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杨增芯傅向华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f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联合有效、安全的
抗血小板治疗是决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_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珂svlldrome,NSTE-ACS)患者临床转归的基础和核心治疗。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
接受PCI治疗NSTE.AC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出血风险及远期预后,探讨NsTE—ACS患者临
床治疗过程中替罗非班的相对安全、有效剂量,为临床更合理应用替罗非班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世界心脏病主题:通往健康之路关注妇女和儿童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