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知识讲解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内部的
外部的
三维度
稳定的
不可控 的
不稳定 的
可控的
稳定的
不可控 的
不稳定 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 低
努力程 度
任务难 易
运气好 坏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2)教师的言行 (3)竞争和竞赛活动 (4)学生的学习成绩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6)个性因素 (7)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 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 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 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 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
倒“U”型曲线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1)饥饿动机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
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 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3种方式 表现出来: (1)感官探索 (2)动作操弄 (3)好问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
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诱因强度 : 赫尔(C.L.Hull)——“目标梯度”现象
需要(内在条件)—诱因(外在条件) “拉”和“推”的理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 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 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 距离。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 理想、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 而且能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 定具有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 有直接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 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或亲和动 机。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 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表中比例数误差±2 )
条件
选择的百分比﹡
合群行为的
集中 无所谓 单独
强度
高度恐惧 62.5 28.1 9.4
0.88
低度恐惧 33.2 60.0 7.0
0.35
动机的种类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 激。
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诱因的种类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 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 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 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五)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 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2.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 麦克利兰(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 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 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 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 Ts=MsⅹPsⅹI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 Ps: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Is:成功的激励值
成就动机理论:
1.麦克莱兰(D.C.McClelland)—— 情绪激发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
(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 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O-5O年代开 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 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研究结论。
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
100
作业的相对吸引力
80
60
40
20
0
0
0.2
0.4
0.6
0.8
1
——成就动机
主观的成功概率
——回避失败动机
3.韦纳——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
(1)内归因和外归因 (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
(3)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 (1)努力 (2)能力 (3)运气 (4)任务难度
成就动机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
• 有个小伙子在参加社交集会时被一位年轻姑娘出众的姿色 和魅力迷住了。他鼓足勇气采取了行动。他满脸堆笑地笑 着迎上去,他想她不会拒绝。这似乎奏效了,她微笑着向 他走来,他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但这种希望却骤然消失了。 因为她并没有在他的面前停下,而是去拥抱他身后高大的 陌生人。后来,这个小伙子和他几个粗暴的同伴一起被逮 捕了,因为他们用石头打破了商店的橱窗玻璃。
•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他的动机是什么?
• 受挫折感的驱使做出不友好或侵犯性的行为;
• 为了给那些粗暴的朋友留下印象或得到他们的接 纳;
• 这样做新奇而又令人兴奋; • 神经疾病,荷尔蒙不平衡或者遗传缺陷;
• 是过去某一时间习得的,因为这种攻击行为曾得 到了奖赏。
二、动机的形成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
阿特金森的理论
• 阿特金森的理论是第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成就动机理 论。阿氏对于成就动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 是他提出了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 败的动机构成的。这种观点已经为许多心理学家所 接受,并成为许多后继研究的理论基石。另外,阿 氏的理论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而且也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任务难度)对人的行为 的影响。阿氏理论的期望和价值的运用还表明他的 理论已向认知的方向迈出了有益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