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系统项目2.项目单位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相关文件或单位信息化规划、年度计划等)2014年度某某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指南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度计划5.项目建议阶段确定的建设内容、目标和投资规模建设内容:本项目依托某某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实际业务,根据其养老业务的智慧化需求,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系统项目”,主要包括养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智慧养老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养老服务呼叫中心系统、养老服务便民卡系统、居家养老远程医疗系统五部分。

“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系统项目”采用最新的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实现“以人为本”“老有所养”,将有力地推动某某市智慧城市建设,很好地支撑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信息化应用示范,促进信息化养老服务、信息化家庭服务的新业态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强人民幸福感。

建设目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系统项目”计划建成养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1套、智慧养老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1套、养老服务呼叫中心系统1套、养老服务便民卡系统1套、居家养老远程医疗系统1套,项目可以覆盖某某街道社区的重点老人家庭和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满足某某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业务需求,接口开放,可以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

投资规模:700万6.总投资估算及来源7.经济及社会效益服务老年人群、示范作用、经济效益,8.结论与建议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第二章现状第一节项目单位概况1.单位职责、内设及下属机构、人员编制和业务情况2.近三年来职责和业务的调整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3.拟建项目与项目单位职责、业务的关系第二节信息化现状1.本单位或本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规划或设想2.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及运维管理制度(可以附件形式提供)3.现有应用系统的情况要求:说明各系统的平台、功能、应用范围,以及与机构职责或业务的关系。

4.拟建项目与已有系统的关系要求:说明拟建项目在本单位信息化整体框架中的作用与地位。

对具有公共平台、跨部门特点的项目,还应说明拟建项目与其他相关单位、相关领域已有系统的关系,在全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

5.现有网络、设备以及其他信息资源情况要求:用网络拓扑图说明现有网络结构;列举在网络、主机、存储等方面已有的主要硬件设备、数据库软件和中间件等软硬件产品,说明数量、采购时间、主要性能指标等。

(如篇幅较长,该部分可作为附件。

如项目评估需要,项目单位还应当提供原设备采购合同等证明材料。

)说明已有的数据库情况,主要数据项、数据来源、数据量等。

第三章项目的需求分析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据民政部统计,到2013年4月,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2亿。

全国7个人中有一个是老年人。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据2010 年某某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截止 2010 年 12 月 31 日,某某市户籍人口 1412.32 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331.02 万人,占总人口的23.4%;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26.49 万人,占总人口的 16.0%;7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4.3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6%;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 59.83 万人,占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 18.1%,占总人口的 4.2%;100 岁及以上老人 997 人,其中男性 201 人,女性 796人。

某某区进入老龄化至今已 37 年,享有老龄化中国第一区之称。

截止 2009 年,全区总人口 309762 人,其中老年人口达 74696 人,占总人口的 24.10%,列全市各区之首。

80 岁以上老人有 17274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5.6%,占老年人口的23.13%,百岁老人 53 人。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均居全市首位。

全区有纯老人家庭 11759 人,占老人总数的 15.71%。

其中单身独居 3424 人,空巢老人8335 人。

据预测,到 2015 年,某某区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 30%以上。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的变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项重要需求。

某某区作为某某市中心城区,其土地价格极其昂贵,并且受辖区面积限制,养老机构的规模无法满足全区老人需求,居家养老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兼容社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特点,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智慧养老即“智能居家养老”(Smart home care),它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养老概念。

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早提出,被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该养老模式能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养老系统(Intelligent home care system)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3G移动通讯、云计算、WEB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IT手段,从而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为老人提供保健、出行安全监控、娱乐等各项服务。

智慧养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保留老年人原有的生活习惯,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民政部测算,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市场需求是8000多亿,现在仅满足基本需求在1000亿左右。

为此,国家民政部计划投入数千亿元来支持养老服务市场,且将养老服务信息化作为养老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卫生部决定,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都有相应的条款提到使用信息化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

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

2013年10月,《深化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依据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发展。

加强科技在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 鼓励各类新兴服务业态发展。

”P18 “数字社区工程: 整合建设市民综合服务热线, 完善社区信息服务设施, 提高社区事务受理“一口式暠应用水平, 推进为老养老、社会救助、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支持智能小区建设。

”P37“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 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 培育一批有资质、有能力、有品牌的养老设施专业运营管理机构。

”P61详见附件。

第三节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的需求分析某某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目前的养老服务业务存在下列具体问题:(1)养老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

某某街道目前没有专门的养老信息系统,很多养老数据需要查阅纸质文档,效率较低,养老业务办理自动化程度也不高,难以进行智能分析、科学决策。

虽然某某区建设有老年信息数据平台,但由于平台缺乏对某某街道的针对性,其利用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某某街道的养老服务信息化要求。

(2)养老服务信息传播手段单一。

对于广大居民尤其是老人关心的街道信息、通知通告、指导指南,某某街道目前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口头和有限的宣传单页进行通知、宣传、传播。

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要求。

(3)对外服务电话号码不统一、没有智能化管理。

目前某某街道的为老服务电话分散在各个居委会,没有统一的接入号码,老年人记忆困难,拨打不方便,街道也无法对电话服务进行跟踪管理和数据分析。

(4)“政府购买为老服务”落实方式有待优化。

政府对某某街道辖区的老人有一定的经济补贴,这些补贴是采用“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的方式落实的,即老人消费,政府埋单。

目前主要采用由街道定期发放消费券的方式,老人持券到指定商户消费。

发券的方式比较原始,人员工作量大,老人领取、使用也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街道也很难进行跟踪管理和数据分析。

(5)未能给老人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

健康是老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老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病痛的侵蚀,医疗保健成为了居家养老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其经济来源一般都是离退休金。

有限的经济能力使得老人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和享受贴身的医疗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某某街道亟需建设一套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平台系统,采用科技手段解决、改善上述问题。

同时,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系统充分利用现今主流的尖端科技水平和设计思想,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结合其他成熟的技术成果,具有较高水平,能保持若干年不落后,同时兼顾技术的发展趋势。

➢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持续、稳定、高效正常运作是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

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的软硬件配置,满足24小时不间断在恶劣的户外环境工作的要求。

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操作系统、软件系统等各个方面都考虑了安全措施的完善。

➢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原则系统提供原始数据,采用开放性的通讯协议和数据结构,当功能扩充时和数据应用系统升级时系统可以方便地扩展。

系统的关键模块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单个模块扩充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减到最小。

系统在存储量和处理速度方面充分考虑未来覆盖规模扩展和用户需求容量,做到用户近远期利益整体优化,保证系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方便扩展。

➢可维护性系统设计要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和规模要求,保证用户方便维护并尽量减少维护工作量。

一方面系统采取模块化的硬件结构,只要更换相关模块便可快速修复,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系统管理和维护机制,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示范项目完全可以满足某某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需要。

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示范项目建设养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智慧养老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养老服务呼叫中心系统、养老服务便民卡系统、居家养老远程医疗系统。

通过本示范项目,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可以享受到高科技的养老服务,街道可以积累智慧养老的建设经验、探索智慧养老之路,而某某公司可以通过本项目掌握知识产权和市场,为商业化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节业务流程分析(1)在养老服务信息管理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纸质文档进行人工登记、查询、管理,建设本项目之后,所有养老服务信息将实现电子化,信息将输入计算机系统,一般业务将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办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