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研究进展
。肾气 虚 ,运血 无力 或热郁 均可 引起气 血运 行不 畅 ,致 瘀 血停 滞 。瘀 滞积 于下焦 ,阻于 冲任经 脉 ,不 通则 痛 。临床 上 实证 或虚 实夹杂 ,纯虚 证少见 。边 氏_5]认 为本 病病 机为 “肾虚血 瘀 ”,认 为。肾阳虚衰 ,寒 凝 气 滞 ,瘀 阻胞 宫 、冲任 ,不 通则 痛 , 而发本 病 。付 氏I6]认 为 “脾 虚血瘀 ”为本 病病 机 ,脾 虚 湿滞 、 瘀 阻 胞 宫 ,不 通 则 痛 ,出 现 痛 经 。 2 治 疗方法 2.1 辨证施治 基于对“血瘀证”是本病 的基本病机 的认 同 , 确认 活血化瘀是本病的核心治疗原 则。临床上针对具 体的病 因病机 ,辨证论 治,治疗侧重点有所不同 。 2.1.1 气滞血瘀 型 黄 氏_7 用 莪棱胶囊 治疗气 滞 血瘀 型 内 异症患者 3个月后 痛 经发生 率从 84 降至 48 。杨 氏_8 用 香棱丸治疗 内异症患者 54例 ,结果治疗 3个 月后 痛经明显缓 解 ,血清 CA125明显 下 降。任 氏等I1]以化 瘀 消瘕 、理 气 止痛 之祛瘀 止痛方 (方药 组成 :三棱 、莪 术 、丹参 、郁金 、赤 芍 、鸡 内 金 、浙 贝母 、鳖 甲、当归)治疗此型患者 55例 ,并设服用 丹那唑 的 58例患者进 行疗效 对 比,发现 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 ,总有效 率为 89.1%。邬 氏_g]采用 内异 丸 (方 药组 成 :丹参 、血 竭 、三 棱 、莪术 、桃 仁 、三七 、当归 、桂枝 、香附 、牛膝等 )治疗气 滞血瘀 型内异症痛经 42例 ,治疗 3个月 后 治愈 率为 78.57 ,有 效 率 100 。 2.1.2 肝郁血热 型 徐 氏等口 用 宣郁通 经汤化 裁 治疗肝 郁 血 热型痛经 48例 ,总有 效率 为 89.6 。潘 氏_】。_采用 疏肝 理 气 、清 热 活 血 化 瘀 之 蒲 归 汤 (方 药 组 成 :蒲 公 英 、连 翘 、三 棱 、莪 术 、乳 香 、没 药 、当归 、首 乌 、炒 穿 山 甲 、香 附 、皂 角 剌 )治 疗 此 型 痛经 3O例 ,对照组给予丹那 唑治疗 ,3个月 为 1个疗 程 ,结果 2组 治疗后血 清 CA125水 平均 明显下 降 ,蒲 归汤组 血液 流变 学指标明显下降 ,丹那 唑组治疗 后未 见下 降。周 氏等_】 运用 龙 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肝郁瘀 阻型 内异症 痛经 ,治疗 2个 月后 观 察 ,有 6O 痛 经 明显 改善 。 2.1.3 脾虚血瘀 型 付 氏等I6 用补脾 祛瘀方 (方药组 成 :党 参 、茯苓 、黄芪 、赤芍 、白术 、桃仁 、丹皮 、莪术 、桂技 、皂角刺 )治 疗 内异症 46例 ,治疗 3月后观察 ,其 中 43例 痛经 消失 。 2.1.4 肾虚 血瘀型 吴氏等[1 ]给予补 肾活血汤 (方药组 成 : 菟丝子 、杜 仲、黄芪 、丹参 、肉桂 、赤芍 、五 灵脂 、桃 仁 、香 附、鸡 内金 、茯苓 、丹皮 、甘草 )治疗 此型 内异症 患者 ,并 设服用 丹那
2012年第 33卷第 9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6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 献 综 述 ·
中 医治 疗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痛 经 的 研 究 进 展
黄连 春 ,潘 丹 (广 西平 果县 中医 医院 ,广 西 平果 531400)
关 键 词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痛 经 ;中 医治 疗 ;综 述
内异症 痛经 根据 其 临 床 表 现应 属 中医 学 “痛 经”范 畴 。 医家 大多认 为“瘀 血阻 滞胞 宫 、冲任 ”是 其基 本病 机 ,而对 其 具体 病 因病 机 ,不 同 医家 又 有 不 同 的认 识 。任 氏等_】]认 为 瘀 血 是产 生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痛 经 症 状 和 体 征 的关 键 ,林 氏【2]认 为本 病的 发 生可 能 与 妇 女房 劳 、多 产 、妇 检 、手 术 创 伤等 损伤 冲任胞 宫 ,致 藏 泄 功 能异 常 ,血 不 循 经 、离经 之 血 外溢 为瘀 阻 ,或瘀 血 阻滞 为 瘀 阻 ,或 瘀 阻 与 痰 浊互 结 ,或 瘀 久化 热 ,即离经之 血 蓄积 盆 腔 与周 围组 织 粘 连 、纤 维 化 ,瘢 痕形 成 ,导致 内膜 异位 症的各 种症 状 。其主 要病 机 是血 瘀 , 瘀 血 阻 滞 ,不 通 则 痛 ,而 见 痛 经 。《内 经 》有 “百 病 皆 生 于 气”,气之 在人 ,和则 为 正气 ,不 和 则 为 邪气 。“夫 血之 行 止 顺 逆 ,皆 由气 率之 而 行 也 ”。气 滞则 血 不 行 ,血 不行 则 瘀 滞 下焦 ,致使 冲脉受 损 ,任脉 失通 ,督 脉温 煦失 司 ,太 冲 脉承 运 受制 ,胞 脉升 降受 阻 ,不通则 痛 。傅青 主认 为 肝郁 、寒湿 、肾 虚是 痛经 的病 因 ,尤其 从肝 郁 化 火 立论 以“宣郁 通 经 汤 ”治 疗 痛经 的观 点与众 不 同 。“夫肝 属木 ,其 中有 火 ,疏 则通 畅 , 郁 则不 扬 ,经 欲 行 而肝 不 应 ,则 抑 拂 其 气 而痛 生 。”肝 气 郁 结 ,失 于疏泄 ,气 郁 日久 化 火 ,炼 血成 瘀 ,气 血 阻滞 于胞 脉 , 冲任 失畅 ,不 通则 痛 。徐 氏Ⅲ3 用 宣 郁 通经 汤化 裁 治 疗 肝 郁 血热 型痛经 48例 ,总有 效率 为 89.6 。洪 氏l4]认 为形成 本 病 的主要原 因是 “瘀 血 ”,因肝 郁 气滞 或 寒 湿 凝滞 或素 体 脾
中 图分 类 号 :R271.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2349(2012)09-0063-03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以 下 简 称 内 异 症 )是 指 具 有 生 长 功 能 的 子宫内膜组织 出现在 子宫 腔 以外的 身体其 他部 位 ,引起 的一 系列症状 的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 是继发性进 行性加 剧的痛 经及月经失调 、不孕 、性交痛等症 。本病 的发病近 年呈 明显增 高趋势 ,已成 为 目前 妇科 常见病 、疑难 病之一 。约有 5~ 15 的妇女受累 ,其 中 8O 患者有痛经症状 ,严重者经期不能进行 正常生活和工作 ,影 响到 患者生 活质 量 。对 于子宫 内膜 异位 症痛经 (以下简称 内异症 痛经 )的治疗 ,现 代 医学 目前 尚无 满 意疗 法 ,中医近年对 内异症痛 经的研究较 多 ,且 已取得一 定成 果 ,现 综 述 如 下 。 1 病 因病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