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臣曾国藩论文

名臣曾国藩论文

名臣曾国藩论文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修齐治平,千古完人-------曾国藩
葛田雨 国际高中三(1)
摘要:他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
模;他是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他是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他,就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千古完人的曾国藩。
关键词:做人、 官场、 栋梁、 家教、 用人、 争议
引言: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
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去世已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
上的第一人。无论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朝末年,还是现在21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
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一阵嗟叹或敬仰。曾国藩,这个功高可以
盖主,问鼎一时的人物是怎样得到如此高的声誉呢
正文:
1. 修身做人
曾国藩一生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深知宽宏大量
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不因琐事而烦心。为人处世,宁可吃亏也不赚便宜,不会轻取
人财。他表里如一,没有不可言之事,因此容易为人信服;他心中没有邪念,一身正
气,端庄严肃,威仪天下;心平气和,心情安静放松,不会为琐事劳心;规律的生活作
息使他处事效率极高,做起事来也总是得心应手。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后世广为传颂,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曾国藩每日写日
记,都会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省,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把自己打造成
为当时的圣贤。据说,蒋介石每日记日记的习惯就是向曾国藩学习的。
人格修养说来只是一个辅助自身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在于曾国藩,则是一生
事业成功的关键。
2. 官场楷模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
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着,治民有言;第
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
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他官场的成功绝非幸运与偶然。自幼年起就认真读书,他天资平平,但凭借自己的
超乎常人的努力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在官场之中,他十年七迁,靠的是自己为人谨慎、
待人真诚以及心胸豁达的人生智慧。
3. 晚晴中兴栋梁
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正旺之时,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难以
保全即将被推翻的清政府。而作为清末重要的军事力量,曾国藩亲手创建的湘军是清政
府最后一道保命屏障,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身处晚清,他对当时社会的腐朽洞若观火,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措施。受传统礼教
的束缚,他是坚定的改良派,一心扶持清政府。他认为国家财政,重在清正廉洁,打击
腐败,克己奉公。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农业国,他不断强调农业对国家发展的重
要性,大力支持农业发展。
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曾国藩,对西方列强恨之入骨,但他却不盲目排外,主张学
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修建军工企业,创建西式学堂,有力的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
展,加速了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速度。他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却不排斥接
触新生事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 识人用人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
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
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
曾国藩最看重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
已之功”,“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处。”
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举荐过的人
才,有西北第一人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刚正不阿称之为“雪帅”的彭玉麟,也有“大
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的李鸿章。这些人物,都尽力为清朝
的复兴付出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说,没有曾国藩,奄奄一息大清朝绝不可能在世界
的版图上继续存在半个多世纪!
5. 千古最好的家庭教育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多方面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讨论最多的还是家事。“万
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把孝道作为修身的准则,同时把它作
为家族兴旺团结的动力。在他眼中,仕宦家庭在荣华富贵中容易没落,只有谨朴耕读、
孝顺友爱之家才能长期兴旺。
他经常教育子侄兄弟们敬爱长辈,与同辈和睦相处,在晚辈面前做出榜样。在他的
家教中,子侄辈除了要读好书之外,还被要求亲自参与到躬耕之中,兄弟姐妹之间必须
患难与共,和睦团结,“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
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曾国藩自身也践行着这个宗旨,与同
辈兄弟姐妹们书信往来,尊卑严缓均十分得当,使得同辈中人无不对他的话俯首帖耳,
后辈更是谨遵教诲。
曾国藩已逝世多年,但曾家的后代却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治家有方的结
果。当今世界,时代不同了,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风气不应该失去,只有和谐稳定
的家庭环境,才能为个人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6. 毁誉参半
要说中国近代以来最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可数其一也。贬曾国藩,最主要的原因
是由于其镇压太平天国和处理天津教案的不当。
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在他那个时代,“忠君”思想在曾国藩心中根深蒂
固。推翻太平天国,只是一名臣子去帮助自己的君主平息叛乱而已。况且太平天国基督
教的思想要去推翻孔孟之道,作为一名从诗书之中成长起来的儒家弟子,没有理由不去
镇压。
天津教案虽说有辱国家尊严,但处理方式是经过曾国藩深思熟虑之后才做下的。当
时的中国,实在无力抵抗法国那样先进的国家。天津民众以并不真实的原因打死打伤法
国人,曾国藩也是在查出真相之后才做出赔偿和抓捕中国人的决定。甚至到现在,天津
教案的历史评价仍然是“饱受争议”,而不是“丧权辱国”。
天津教案,让盛名远播的曾国藩名声扫地,一夜之间沦为卖国贼。但他真的卖国吗
他大兴洋务,为与西洋匹敌;他在西北告急之时力荐左宗棠并为其提供大量军资粮草,
只为扬我国威;他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愿使中华后继有人!在天津教案后,家中并
无多少银两的曾国藩借钱补贴给因天津教案而受到处置的中国人。他在去世前口中仍然
念着“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而他也在无助和纠结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总结:
李鸿章说:“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
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毛泽东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
藩作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他的起居作息等等很多方面都是完全按照曾国藩的行为规
范。从这两位政党领袖的角度看来,无论是封建主义者、资本主义者,还是共产主义
者,曾国藩的影响力都极其深远。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尽管曾国藩的人生旅程中也曾犯过错误,甚至被称为“曾剃
头”“曾屠户”“卖国贼”,但是就其功绩与过失而言,可谓功过相抵。然而,就其个
人的人性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留给我们的是一座精神雕像,
是万世皆可效法的精神楷模。
参考文献:
1.《曾国藩传》
2. 百度百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