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果树生产概述(PPT 31页)
果树生产概述(PPT 31页)
改善生态条件 5、具有社会功能,吸纳富余劳动力、观光旅游 等
课堂思考
1、说明西瓜、西红柿、甘蔗是否属于果树的范畴? 为什么?
2、说明梨、枣、山楂、香蕉、杏仁、葡萄酒有哪 些医疗价值?
3、多年生的草本果树主要有哪些? 4、食用部位是种子的果树有哪些? 5、果树多为木本植物( )
课外阅读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2、果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突出 果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长期使用,果园土壤、灌
溉用水及空气的污染,造成果品有害物质残留, 严重影响消费信心与果品出口。我国苹果优质果 率仅20%,高档优质果率仅1%左右,尤其是外观 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3、社会服务体系滞后 我国目前的服务体系远不能适应果树的规模化生 产
3、果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社 会化分工
果品生产、采收和贮运等严格遵循一套标准化体 系。
生产模式由常规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化管理型转化; 由“万户分散”型向产业化体系带动型转化。
果品→商品→类似于工业产品的要求。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集约化经营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供、销一 体化;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营销公司或销 售大户,带基地、带种植户,完善产业链
5、果树产业:是果树生产链条的延伸,以果品升值、 经济增效为核心,包括果品的贮藏、加工、运输、销售 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称为果树产业化。
二、果树栽培的重要意义、作用
1、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起着繁荣市场、拉动经 济的作用 :鲜食、食品加工、雕刻工艺
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果品富含人体必需的脂 肪、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素、 植物素七大营养物质,是生活必需品
1、食用部分为果实的如苹果、梨、桃、葡萄;食用 部分为种子的如核桃、板粟、榛子、银杏
2、砧木:是果树嫁接的一部分,接穗与砧木愈合后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也属于果树的范畴。主要用 作砧木的如山定子、杜梨、毛桃、山葡萄等。
3、木本植物:是指植物的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 硬的植物,一般直立、寿命长,能多年生长,与草本 植物相对,人们常将前者称为树,后者称为草。果树 多数是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杏、葡萄、柑桔 等;少数为多年生草本,如香蕉、菠萝、草莓等。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4、栽培制度方面
由乔稀晚向矮密早转化; 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立体、间作、四旁、堰边、
长廊、观光等)转化; 由露地栽培向部分多种设施型栽培转化。
5、与高新技术结合日益密切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由传统经验型向科技型乃至高新技术型转化;由放任粗管 型向集约精管型转化;由原始工艺型向智能化自动调控型 转化。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3、果树生产新技术大量应用 目前广泛采用的有无病毒苗木培育、无公害生产、
设施栽培、平衡施肥、节水灌溉、果实套袋、化 学调控、采后保鲜等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三)存在问题
1、比较效益低 尽管我国的果树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
我国果品的人均占有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存在结构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相对过剩现象,另 外果品的商品率低,如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量只 占苹果产量的1%,贮藏量占20%,加工转化量仅 为4.6%,再加上优质果率偏低,在国际市场上的 价格只及美国的1/2,日本的1/3。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
三、果树生产的特点
1、栽培范围大:种类多、分布广 、适应性强 2、生命周期长:一方面经济效益期长,投资回报
率高;另一方面早期效益低,生产转型慢,加大投 资风险。 3、长期固定地方生产:可持续利用土地,但土肥 水管理难度大 4、果园生物种类多: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高效生态果园,但病 虫害防治的难度大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一)生产历史与资源优势
我国果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约在6000年前, 人们就已经采集和收藏野生果实作为食用。我国 原产的桃、李、梅、梨、枣、栗等十几种果树已 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世 界上的果树近1/4约52种原产于我国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一、果树有关的概念
2、果树栽培:从果树育苗开始,经过建园、栽植、管 理等一系列技术,从而获得果实的整个过程
3、果树栽培的目的:早果、丰产、稳产
4、果树生产:则是人们为获得优质果品,按照一定的
管理方式,对果树及其环境采用各类技术的过程。果树 生产包括:苗木的培育、果园建立、栽培管理、病虫害 防治等环节。
注:食品的功能从营养到健康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2、果品生产的优质化
由老劣杂品种向新优纯转化; 由传统大统一品种向地方名特优稀转化; 由集中旺季成熟品种向早中晚排开成熟、均衡供应
系列化品种转化,并逐步增加设施型、加工型或兼 用型新品种 注:果品生产从产量型向质量型生产转变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既有批量的优质产品,又有通畅的销售渠道及完 善的服务体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分工
果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仅依靠机械化和自动 化,更主要的是社会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服 务体系”。如土壤和叶片分析,物质供应,机械 维修,技术咨询,金融服务和生产保险等,且服 务方式多种多样。
果树无病毒化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 依靠品种、贮藏、设施栽培使南北半球冷暖反季节性的果
品周年上市; 人工控制的促成栽培(提早成熟)和抑制栽培(延迟成熟)
技术的应用等。 科学家们正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和完善田间管理(如病虫防
治、灌水、施肥)的自动化试验。
五、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6、果品营销方面
3、具有药用和医疗保健价值、果树栽培的重要意义、作用
降胆固醇、降血压、增强记忆:苹果 补气养血:荔枝、龙眼 健脾消食:山楂 润肠通便降压:香蕉 润肺理气:柑橘 防治癌症:杏、猕猴桃、梅 4、具有生态环境效益,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四、果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表现为营销体系尚未形成,果品市场亟待培 育,供需信息闭塞;为果树生产服务的技术体系 和产业严重不足,另外明显滞后的果树教学科研 与技术推广工作,普及程度较低的生产技术,高 素质技术工人的缺乏,都严重制约着果树产业的 持续发展
五、果树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
果树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稳定(规模) 二调整(布局和结构) 三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
(二)果树生产现状
1、果树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水果总产量及苹果、梨、桃、李、柿的产量均居世
界首位,葡萄和猕猴桃产量亦为世界前5位。 2、果树生产结构趋于优化 在品种结构上,形成以少数最优品种当家,其他特
色品种为辅的局面,在果园栽培制度中,矮化密植 已基本取代乔化稀植,设施生产发展迅速。在生产 模式上,适应买方市场、国际市场的需要,出现果 树产业化经营
果树生产概述(PPT 31页)
第一章 果树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节、果树生产概述 第二节、果树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第三节、果树的生长发育 第四节、果树生长发育的协调
第一节、果树生产概述
一、果树有关的概念 1、果树:能够生产可供食用的果实或种子以及用
作砧木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总称 注意: 1、可供食用:富有营养、味道鲜美 2、食用部位是果树的果实或种子,而不是其他 3、能够供应砧木的也属于果树范畴 4、果树是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由产供销分离型向产供销一 条龙转化;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龙头”带动的产业营销 方式转化。
果品档次由产量型向质量型、品牌型转化;由中低档劣质 型向高档优质型转化;由内销型向扩大的外销型、名牌型 转化;由长期普通混级型向特级特供特销型转化。
产后处理方面 得到重视
三、果树生产的特点
5、以鲜食果品为基本产品:果树生产技术必须适 应鲜食消费的需求,周年供应、安全无公害
6、以精细管理为技术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技 术 产业:因果树种类繁多,树性差异很大,果品 种类和供应方式更为丰富,只有采取精细管理技 术,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实现果品 的最大商品价值。
六、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
1、绿色食品迅速发展
绿色食品(国外称自然食品)。是指食品在生 产过程中和食用后都不会危及生态环境和人体 健康,即安全、营养的食品。
就果品而言,绿色果品应是生长在无污染的环 境中,少施或不施化肥和化学农药而生产出来 的果品。因为化肥和化学农药不仅由于淋溶而 污染环境,而且残留于果品,影响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