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赴缅甸、柬埔寨、越南三国物流考察报告2010-12-13 来源:商务部作者:标签: 考察报告商务部缅甸柬埔寨越南摘要:本次考察是因应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国际合作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及投资的新热点,这一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在自然资源开发、市场潜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亚洲开发银行又一直倡导GMS合作等背景条件下组织的。
为落实2005年7月举行了第二次GMS领导人会议精神,落实贸易物流优先。
中国商务部组织了商务部商业改革司王德生、董博;亚洲司李岸;国际司李佳及云南商务厅候云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李锦莹等的领导、专家组成物流考察团,由商务部商改司王德生助理巡视员牵头,于2006年11月26日-12月5日,对中、越、柬、缅各国在GMS协作框架下的物流协作情况进行了考察。
代表团于2006年11月27日到达考察的第一站是缅甸。
11月29日在金边拜会柬GMS事务国家协调人索庆达阁下,12月2日上午考察团与越南商务部进行交流。
本次考察是因应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国际合作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及投资的新热点,这一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在自然资源开发、市场潜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亚洲开发银行又一直倡导GMS合作等背景条件下组织的。
本次考察受到了缅甸船务局、柬埔寨GMS事务国家协调机构、越南商务部政策法规司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
现将访问考察座谈情况汇总如下。
一缅甸考察情况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毗领,国土面积676581平方公里,人口约5200万,国内生产总值149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67美元。
缅甸外汇储备2.72亿美元(包括黄金储备)外贸进出口45亿美元,逆差6亿美元。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
全国耕地总面积1215万公顷,拥有耕地34123公顷,森林覆盖率50%左右,柚木产量居世界前列。
缅甸是我国在东南亚的传统海外承包劳务市场和主要受援国之一。
目前,两国贸易规模不大,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12.09亿美元,对缅投资处于起步阶段,援助和承包工程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察团于2006年11月27日在仰光分别拜访了缅甸船务局长、海关关长、缅甸物流企业代表等,与他们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
根据船务局局长介绍,缅甸船务局受交通部管理,下属仰光等八个码头,局内人员大概5000人,所有港口吞吐量是1400万吨,进口物资主要是钢铁、生活用品等;出口物资主要是木材等,其中原木主要向泰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出口。
局长对发展物流协作很感兴趣,希望能和中方加强合作。
缅甸海关关长介绍了缅甸对外开放的情况。
缅甸于2003年参加GMS,中国瑞丽、木街、畹町是东北部最大的三个关口,世界通用SF系统管理,2007年按WTO新的手册要求减少关税。
缅甸与泰国有二个通道,已实施一次性通关手段,2006年12月由5小时缩小到2小时。
与考察团交流的缅甸物流企业N.M.T.LTD的代表介绍了该公司的主要从事业务:国际货代、快递业务,为各大使馆提供物资采购、仓储、配送等服务。
该公司对成立物流协会也很感兴趣。
二柬埔寨考察情况考察团的第二站是柬埔寨。
金边(Phnum Penh)是柬埔寨的首都,为世界十大古文明目的地之一。
它座落在湄公河与洞里萨湖之间的三角洲地带,金边是湄公河、TonleSap河以及Chatomuk河三条河流的汇聚地。
人口约80万。
劫后余生的金边有着神秘而迷人的风姿。
法式风格建筑物遗迹散落在金边城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大街上涌动。
金边城区河边一带,更是生机勃勃。
金边给人的吸引力在于清爽的赤道风、繁茂的林荫大道、具有欧式色彩的建筑物和穿着橙红色长袍的僧侣等。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柬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获可喜进展,互利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据柬方统计,中方连续三年成为柬第一大投资来源地。
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6亿美元,中国成为柬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中国香港。
柬GMS事务国家协调人索庆达阁下向考察团介绍了柬埔寨物流发展的总体情况。
其物流总体状况之一是军用物流规模大,民用物流规模小。
他们迫切希望中国与柬埔寨之间、与GMS 组织之间,密切交流。
双方还就GMS物流主管部门之间的磋商、具体物流政策交流、物流人员互动培训以及如何推动物流企业间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柬埔寨海关主管部门还介绍了他们对外贸易的一些情况。
包括:柬埔寨与越南达成协议,货运方面:双方各有40辆车来往免签证。
与中国贸易主要通过海运,路线是:上海—西哈努克港—金边港。
中柬间有部分物流通过空运,但没有公路物流。
正在加强7号公路建设:柬埔寨—老挝—中国。
进口货源:建筑材料较多,其他还有服装、面料等。
出口:成衣至欧美市场。
三越南考察情况考察团的第三站是越南。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
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人口8000万。
越南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森林资源约1000万公顷,农业用地700多万公顷,大米、咖啡出口居世界第二、三位。
越南属经济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2001年越共“九大”重申了这一目标,并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推进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近年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越南摩托车社会拥有量约2000万台,大约平均每4人拥有1台摩托车。
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访问越南期间强调“中越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相关,中越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维护和发展中越友谊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中越两国领导人形成共识的十六字方针“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指引下,中越两国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
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82亿美元,出口56.5亿美元,进口25.5亿美元。
2006年12月4日,考察团一行与越南交通部、公路局、国际合作司、越南河内运输总公司进行了充分交流。
了解的情况表明,越南的物流发展起步比较迟。
目前,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服务体系,都处于起步阶段。
1、越南的物流政策法规、物流规划暂由商务部的政策法规司负责,物流方面的细则正在起草中。
2、越南企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对大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除了能源、成品油等领域外,其他产业全部放开,吸引外国企业进入经营。
越南还没有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因此希望有先进的中国物流企业与越南合作,共同开发物流市场。
3、越南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全国共分七个经济区域,现有9个农副产品市场。
计划建设四个物流中心,分别在红河平原、九龙江平原、中部岘港、胡志明港口。
目的有:(1)从农民购农副产品向全国供应。
(2)进口农资产品供应到全国。
(3)为大型分销业提供服务。
越南方面曾组团到芬兰、德国等地,认为当地物流模式非常现代化,但要求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较而言,中国模式更值得学习。
4 越南对外合作情况:1) 与老挝口岸合作情况:1、第一阶段,基础设施落后,检查站落后,正采取措施。
(老保口岸:2005年6月25日实行一站式检查)。
2) 与柬埔寨口岸合作:2005年月10月开始讨论,2007年1月1日实施一站式检查,实施一站式检查后通关时间由2小时缩短到1小时。
双方各有40辆车可免检往返五个港口,杜绝了非法运输现象,扩大商品转运规模。
3) 与中国合作的河口——老街口岸还没有实施一站式检查,越南方面希望以中国与老挝通关模式与中国进行口岸合作,在2007年能将老街、河口的通关协定尽快确定下来。
越方对此非常重视,希望考察团能协助推动落实协定。
4) 中国路桥总公司有意向以BOT方式投资河内——谅山公路。
5) 老街——河内铁路正吸引法国FM和亚行的支持改造。
6) 海边港口规划方面,主要分为三大港口群。
l 北方是海防港口群,共有25个港口,以海防港、干厅港为主,现年吞吐量20万吨l 中部是岘港港口群,共有14个港口,以岘港为主,2010年计划吞吐量发展到350万吨。
该港口群与东西走廊有关,可开发泰国——老挝——岘港通道。
l 南部是西贡港口群,共有40个港口,2010年吞吐量将达1亿吨。
但西贡港将搬迁,因为离市区较近。
7) 越南正发展汽车制造业,日本、德国、韩国等均已在越南设厂。
5越南大型企业关注中越交通发展。
越南各个部门在热切希望加强和中方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一些合作建议,如:1越南公路局:1994年签定公路运输协定不能为双方加深合作创造充足条件,希望公路协定继续修订完善并创造执行的有利条件。
2 希望邀请更多中国专家来越南交流,提高越南的物流研究水平;对组团参观考察中国的物流企业,参加中国国内的物流论坛和培训班很积极。
据介绍,北京工商大学曾在越南举办培训班。
3 希望向中国学习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学习中国的企业经营模式。
4 建议加强两廊一圈内的18号国道建设,路线是芒街——下龙湾——广宁省。
有广西代表提出承担新建芒街——东兴桥梁。
而中方则希望建设昆明——河口——老街——河内——海防的出海通道,为云南省提供出海口。
四、建议(一)成立GMS物流协调组织,建立跨国物流协调机制,系统推动GMS框架下的跨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府、行业、企业的物流协作。
GMS相关各国应确定具体的物流协调部门和协调人,做为GMS协调组织成员,每年举行协调会议,就共同关注的跨国物流政策、物流产业及基础设施问题进行综合协调。
(二)GMS框架内的总体物流规划必须尽快进行。
由于各国的物流环境千差万别,为支撑GMS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必须进行GMS框架内的总体物流规划,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规划,在推动GMS物流一体化的基础上,为各国产业发展提供完善服务。
(三)在运作方式上,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双边后多边的方法,比如从中泰或中越合作开始,逐步带动中老、越柬、柬泰等双边合作,进而推动中越柬泰、中老柬等多边合作。
特别要通过商流促物流发展,物流再提升商流。
在重点项目上,建议考虑:1、国际交通运输合作。
要按照“尽早实施,逐段开放,全面合作”的精神尽快启动相关合作项目,既要促进开放,又要按照循序渐近原则保护各方利益。
2、泛亚铁路经济走廊。
以中越柬多边互动为基础,积极争取亚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以昆明、南宁、胡志明、河内、金边等多个城市为依托,以泛亚铁路和湄公河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以河口、凭祥等口岸为枢纽,以沿线中小城市为结点,利用双方资源结构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开展贸易和工业、农业、矿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沿交通干线为辐射带的优势产业体系、城镇体系、口岸体系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分工、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