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置多元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多元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E— 一 + 口
COS ̄ X
sn' l x
≥2 0+2 b一1 ,
习是从 问题 开始的. 而在学生学习过程 中,新的知识和 旧的知识之 间常会产生矛盾冲 突,从 而使 学生 困惑 ,形成认 知冲突. 学教 数 学 中教 师应设置 多元化 问题 情境 ,引发 学生认 知冲 突 ,促使 学 生集 中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 学教 学 :多元情境 ;认 知冲 突 ;精心设 置 ;案
形 成 悬 念 ,产 生 企 盼 、渴 望 、欲 答 不 能 、欲 罢不 忍 的 心 理 状 态 ,
所 以 Y=—
COS' X
+—
S n 1
a>b )的最小值为 4b >0 a.
由此调 动学生全 身心 的投入 ,学 生 的内心需 求不 断得 到满 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的主体性 得到体 现 ,学 生 的思 维得 到发展 .学生学 习 的过 程 ,就是这样一 种从 “ 知失衡 ”到 “ 知平衡 ”循 环往复 的 认 认
s2 i n4 x -
SI' X I' I
≥2/n ・ 、s2 ix

Si n
=b ② 2,
≥ 2 +2 , r b 上
由① 4② ,得 cs +— 『 - o2 一十s 2 x ix+ n
收 稿 日期 :2 1— 7 0 02 0—4
作者简介 :赵 绪昌 ( 6 一 ) 1 3 ,男 ,四川宣汉人 ,中学特级教 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头人 ,苏步青数学教 育奖和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9 主要从 事 中学数 学教 学研究和中小学教 育科 学研 究.
过程.

究 竟 哪一位 学生 的解法 正确 ?这一 矛盾激 起 问题 的波澜 , 引发学生认知 冲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 、辨析 ,因势 利 导设 问 :基本 不等式 等号成立 的条 件是什么 ?以上三种解法
符 合定 理的使用条件吗 ?不符合的话 ,如何进行变换 以便求解 ?
N . 2 1 01 1 02
J u n l o hn s te t s E u ain o r a f C ie e Mah mai d c t c o
21 0 2年
第 1 1期
摘 要 : 建 构 主 义 学 习理 论 中 的认 知 学 习理 论 ,提 倡 知 识 的 意 义 建 构 的 过 程 ,新 知 识 不 断 被 同化 到 已有 的知 识 结 构 中去 .学
■ ’ r — — — — —— — — — — — ~
的 问题有 几种可 能性时 ,他 们往往产生认 知冲突 ,不知 选择哪 个 ,这样易 引起最大 限度 的心理 “ 不平衡 ”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和好奇心.而求知欲与好奇心又是激发思 维活动 的一种 内在情 感力量 ,它 对思维具 有激活和 指向作用 ,认知 冲突 的解 除过 程 就是认知结构 自我调节 和完善 的过程 ,是理解深化 的过程.案例
所以Y =
错 解 3 因为 s 2 : i x+cs n o2 x=1 ,
所 一2 以旦 _
≥2 /i 、 _ s n
= 4 b. a
:s +。 f ( ) i
・ 、 2/ ・ I _


教 师不断创设 问题情境 ,引发学 生认 知 冲突 ,可 以使 学生不 断
代上 , 2 ’≥=a6 入式得、 2+) / ( 2.
+— 一 a>b> ) 的最小值为 2a +b) 0 (2 2.
著名心 理学 家皮亚杰说过 :学 习是从 问题开始的.认知心理
学研究发现 ,正 常情况下 ,学生 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 学 习者发现不 能用 已有 的知识经 验来解决 新 问题 或发现新 知识 与已有 的知识经 验相悖 时 ,原来 的平衡状 态被打破 ,产生认 知 冲突— — 知心理学上将 之称为 “ 知失 衡” 认 .当人 心理失 去平 衡 时 ,本能地会 产生一种 强烈 的需 要平衡 的需求 ,通过认 知学 习 ,同化新 知识 ,达到新 的 “ 知平衡 ” 认 .在课 堂教 学过程 中,

设 置 矛 盾 情 境 。引 发 认 知 冲 突
本 题对 今后解决 最大 ( 小) 值 问题 有何启 发 ?学生通 过分析 、 诊 断 ,提炼 出了利用基本 不等式求最 值的注意点 ,并 得 出了正
心 理 学 研 究 表 明 :“ 知 矛 盾 是 动 机 的根 源 . 当呈 现 给 学 生 认 ”
例 分 析
所 以 Y=

( >b>0 n )的最小值为 2 2 a+ b一1 .
错解 2 COSX +sx 2 ≥2V 乓sx ・l - :  ̄ w x u - 、 co  ̄ / 。x ~,当且仅当 sn



时等号成立, 从中 解得 c 2= 了 ,s2= ox _ s ix n
1 5
中,教师通过设置矛盾情境 ,不仅引发 了学生 自主探究 的热情 , 学生在 消元 时常忽视 限制条件 的挖掘 ,为此 ,在讲 圆锥 曲线 时, 让学生 真正感悟数学 的过程 ,而且 使学生深刻 理解 了定理 的本 质 含义 ,突破 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提高 了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案例 1 已知 为锐角, 求函数Y — I —i- > > ) 确 的解 法 . =COS-一+Sl _ l x b 0  ̄ r
的最小值.
r—————— —————— —一
错解 1 :因为 cs COS ̄ ≥2V/ox・ X = a ① ox- X 24 、cs 2 COS ̄ 2,
二、设 置障碍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笔 给 提出 者曾 学生 这样一 题: 为何值时, x 牛 1 = 个问 P 圆(一 +
1 与抛物线 y =2 有公共点? 2 p
案例 2 学生学过并熟悉 了角度 制 ,教师必须 回答学生 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