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
陈其和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及教学,特别是近几年我想到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艺术语言,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主题内容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因为艺术作品的内容,最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为具体存在的艺术作品。
它是传达思想,表露感情的重要手段和媒介。
下面,就这个问题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各门艺术都有独特的语言,它们互相影响,但又有区别,必须正确地认识它们和准确地运用它们
我们知道,艺术包括很多门类,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区别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
美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也必然是可视的、直观的和形象的。
线条、明暗、色彩等就是它的主要艺术语言。
音乐艺术的语言是诉诸听觉的音响、音调、节奏和旋律等特殊的语言,而舞蹈艺术主要是以人体本身的动作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来传达内在的思想感情。
戏剧和电影都综合艺术,它们二者的艺术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综合性,既包含文学语言,也包含造型语言和音乐语言等因素,但又都有各自的特点,戏剧主要以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台词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而电影则主要是以它自己的独特语言——“蒙太奇”来表现内容的。
各门艺术之间的互相借鉴,都给各自的艺术生命带来了新的生机。
节奏、旋律等名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被运用到造型艺术的画面上来。
色彩、调子等术语也成了音乐王国的常客。
“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都形象地表明了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
“诗中有画”毕竟还是诗,“画中有诗”毕竟还是画,虽然含有其他因素,但还属于各自的范畴,它们既有相“生”的一面,也有相“克”的一面。
如果取消了艺术语言之间的差别,后果将是可怕的。
拿美术来讲,它长于表现,而短于叙述,这正是与文学、戏剧等艺术语言完全不同的方面。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确这一点,他们往往有很好的意愿,也花了很大的气力,想让绘画艺术能容纳更多的东西,于是让绘画融进了许多文学、戏剧的因素,过分注意了“事”而忽略了“情”,有的甚至成了图解式的东西。
结果是艺术语言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变得晦涩难解。
这正是违反艺术规律,不了解各门艺术独特语言的一种表现。
雕塑作为一门三度空间的艺术,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艺术语言应该是明确单纯、简练概括的,好比凝练的诗句。
艺术处理上是否繁简得当,直接影响雕塑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
油画作为一门外来艺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也有其他画种所不可拟的深刻精细,它的特长之一是可以深入细致地表现光与色,塑造艺术形象。
有人简单地勾上几条线,再用颜料平涂几个色块,就美其名曰“民族化”的油画,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总之,我们应特别注意各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它,不要干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二、艺术语言必须丰富多样,要个性化,要有艺术家的个性特点
语言是具体可感的。
不同的艺术语言可传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
既可以是庄重严峻的,也可是轻松愉快的,还可以是幽默夸张的。
既然生活本身是无限丰富的,那么,表现生活的艺术语言理应比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应是贫乏单调、千篇一律的。
不同的艺术语言,直接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
表现名山大川不用夸张的语言就
难以状其雄伟,所以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间的悲欢离合,通过朴素写实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切感人,如米勒的《晚钟》、列维坦的《秋天》。
当铁锤和镰刀、天安门以及初升的太阳等被作为一种象征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某些特定的思想内容时,它们所包含的内涵就远远地超过了它们的自身,具有崇高、伟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不同的艺术语音对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并不意味着只能容许一种写实的艺术语言存在。
夸张的、拟人的、象征的,甚至某些离开生活自然形态的特殊艺术语言,只要确地,创造性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其艺术感染力也是非常明显的,也应当允许存在。
如卡夫卡写的人变为甲虫,尤奈斯库写人成为犀牛,我国的《梁祝》一对情人化为蝴蝶等等,都运用特殊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特定的思想内容,而并不使人感到费解。
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现实主义的手法妨碍你把时代的英雄塑造出应有的光辉,那么你就去探索新的手段,创造新的手段吧!”这说明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之下,艺术语言、艺术手段是可以有所创造,有所更新的。
既然艺术语言应该丰富多样,那么它们相互之间也必须是各具特点的,也就是说要个性化。
既要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又要有艺术家的个性特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每种艺术语言都有其特长及局限,所以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不同于其他门类的独特语言方式,去寻找最适合于自己表现的内容。
漫画的语言是夸张的,图案的语言是抽象的,而凝练概括的艺术语言对雕塑来说则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即使是运用同一种艺术语言,也自然而然地会带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点,呈现出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
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其艺术语言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同是运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曲程式化的语言,梅兰芳显得华丽、流畅;程砚秋显得凄婉、哀怨;同是浪漫的幽默语言,丰子恺则显得朴实、亲切,而华君武的则夸张、辛辣……之所以形成它们之间差别,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艺术语言各有自己的特色。
三、艺术语言要受作品内容的制约,只有准确、生动
地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语言才会有生命力
艺术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要素之一,它与表达作品主题思想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与作品的主题需要相符合、相谐调,这样它才有美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价值,进而给作品内容以积极的影响。
不同内容必然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言为心声”。
贝多芬作品的艺术语言雄壮有力、热情奔放,是取决于他的作品的主题需要。
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正同旧的封建反动势力进行一场生死搏斗,贝多芬本人也正在同不幸的命运展开不息的抗争,他有坚强的意志和火一样的激情,就绝不能用缠绵的语言来倾吐;柴可夫斯基作品的艺术语言多为低沉、悲凉,感情的抒发在令人窒息的高压气氛下显得更加压抑,内心在颤抖、哭泣,这正是取决于作品的内容需要,是俄罗斯广大群众在沙皇残酷统治下的痛苦呻吟的真实写照。
这都表明艺术作品的语言必须受其内容的制约。
当然,我们强调作品内容对艺术语言的制约,并不意味着否定艺术语言的相对独立性。
内容是主导的,形式也不应是完全消极被动的。
再好的内容,尽管作者有良好的表现意图,如果艺术语言粗糙低劣,缺乏感染力,那么你预想的艺术效果也等于零。
在《磨镰刀》中,珂勒惠支运用石版画这一特殊手段使作品的艺术语言显得格外真实细腻,精致入微地塑造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完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紧闭的嘴唇、有力的大手、仇恨的目光,甚至垂下来的一缕发丝,所有的细节都无不是农妇性格的体现,闪着熠熠的光彩。
石版画特有的手段为作品的艺术语言增添了光彩,使人感到很难用其他的艺术语言来代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要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同艺术语言的表达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只有恰当、完美地表达内容时,艺术语言本身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充分地体现。
杜米埃擅长夸张的艺术语言,所以也多被他用来讽刺资产阶级的狡诈和虚伪,嘲笑他们的伪君子面目;米勒朴实自然的艺术语言用来表现弯腰拾穗的妇女、默默祈祷的夫妇、蹒跚学步的孩子……显得格外亲切感人。
我国的敦煌壁画、传统雕刻名作甚至民间玩具,都由于它们的艺术语言同内容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注重形式的探索,必须植根在内容的坚实土地上。
当艺术语言一旦游离了主题内容,不但不能为作品生辉,反而会妨碍内容的表现,成为多余的废话,而同作者的意愿相悖。
现在有很多作品的艺术语言,不顾主题的需要,搞些不必要的花样和噱头,动辄都要“装饰美化”一番,失去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清新;有的采用与内容极不谐调的形式,有的过分注重艺术语言的独立性而使它失去了依附的条件,变得空洞、虚无……这一切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提倡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去塑造美好的艺术形象。
因为朴素的东西永远都是美好的,也是感人的。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