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沥青与改性沥青市场状况分析
岳静
摘要:沥青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从原油经蒸馏得到的残渣,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等等。沥青的生产方法很多,包括蒸馏法、溶剂沉淀法、氧化法、调和法、乳化法等。目前国内沥青生产厂家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集团,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此外,还包括一些地方炼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产量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分伯仲,其它地方炼厂的产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近两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特别是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反常现象。究其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油市场的走势、冬储沥青数量多少、天气情况、道路建设工程的多少以及各炼厂产量和各港口的进口量。预计今年下半年沥青市场走势依然悲观,不排除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但近日原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和部分炼厂停产或者降量带来的供应数量的减少为市场带来利好,因此预计跌幅不会太大。本文从沥青生产厂家分布、各厂家产量所占分额、进口量、供应与需求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后期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沥青 产量 进口量 供应与需求 市场预测
一、 沥青基本情况介绍
1、 基本术语
沥青是暗褐色至黑色、可溶于苯或二硫化碳等溶剂的固体或半固体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从原油经蒸馏得到的残渣。
改性沥青是指为了改善沥青的某种性能,加入改性剂将沥青进行改性而制得的一种石油沥青。
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提高柔性和弹性,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现代建筑物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石油沥青改性,使其适应上述苛刻使用要求,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改性道路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目前改性道路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改性沥青的品种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改性沥青的品种和制备技术取决于改性剂的类型、加入量和基质沥青(即原料沥青)的组成和性质。由于改性剂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为了使其与石油沥青形成均匀的可供工程实用的材料,多年来评价了各种类型改性剂,并开发出相应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2、 产品性能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
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它与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质有分别,没有明显的界限。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都具有毒性。温度的变化对煤焦沥青的影响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加热到260℃在5小时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会挥发出来。
天然沥青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3、 石油沥青分类
目前市场中主要的沥青为石油沥青,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石油沥青中的道路沥青。
石油沥青按生产方法分为:直馏沥青、溶剂脱油沥青、氧化沥青、调合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等;
按外观形态分为:液体沥青、固体沥青、稀释液、乳化液、改性体等;
按照用途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防水防潮沥青等,而道路沥青又分为重交沥青和普交沥青。
4、 生产方法
石油沥青的生产方法很多,包括蒸馏法、溶剂沉淀法、氧化法、调和法、乳化法等。
5、 主要用途
石油沥青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道路、铁路、航空等)、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
6、 沥青生产厂家分布以及各厂家产量所占份额
(1)沥青生产厂家分布
目前沥青生产厂家主要归纳为三大集团,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此外,还包括一些地方炼厂,主要集中在河北、辽宁、山东和新疆等地区。生产厂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三大集团所属炼厂
所属集团 地区 下属炼厂
中石油 东北 辽河石化、秦皇岛沥青公司
华北 呼和浩特石化
西北 克拉玛依石化、兰州石化、玉门石化、乌石化
华南 中油高富
华东 中油兴能、温州中油
中石化 西北 西安石化、塔河石化
华东 上海石化、镇海石化、齐鲁石化、济南炼厂
华南 广州石化、茂名石化
华中 洛阳石化
中海油 华东 中海滨州、中海泰州、中海大榭
西南 中海四川
此外,目前地方炼厂层出不穷,生产沥青的地炼不断增多,对沥青市场的规范化产生了威胁,沥青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产生。
(2)各炼厂产量及所占份额
2007年1-5月份中石油各炼厂生产沥青115.63万吨,同比上涨15.94%,占总产量的26.32%;中石化各炼厂生产沥青112.69万吨,同比降低5.79%,占总产量的25.65%;中海油所属炼厂生产沥青69.58万吨,同比降低2.07%,占总产量的15.84%;地方炼厂生产沥青141.42万吨,同比降低18.91%,占总产量的32.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之外,地炼的生产产量所占的比重很大,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
表2 三大集团产量总量及所占份额
企业 2006年全年 2006年1-5月
产量合计
(万吨) 2007年1-5月
产量合计
(万吨) 1-5月
同比 2007年1-5月集团产量占总产量份额(%)
中石油 245.27 99.73 115.63 15.94% 26.32%
中石化 255.06 119.61 112.69 -5.79% 25.65%
中海油 165.56 71.05 69.58 -2.07% 15.84%
其它地炼 565.56 174.39 141.42 -18.91% 32.19%
二、 供求分析
1、 供应情况
2007年1-5月沥青表观消费量总计600.72万吨,同比降低0.9%。其中各炼厂产量总计439.31万吨,占表观消费量的73.1%,进口总量161.77万吨,占表观消费量的26.9%。出口量微乎其微,只有0.37万吨,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的进口货物主要来自韩国, 2007年1-5月从韩国进口的数量同比上涨75.21%,占进口总量的59.9%,其余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别为新加坡、台湾、泰国、日本等等,具体各进口来源以及所占的份额见表4。
表3 2006与2007年1-5月表观消费量对比表
单位:万吨
月份 2006年 2007年 表观消费量同比 产量 进口 出口 表观
消费量 产量 进口 出口 表观
消费量
1月 63.38 23.14 0.04 86.48 77.79 25.79 0.05 103.53 19.72%
2月 69.79 22.96 0.04 92.71 66.68 26.28 0.09 92.87 0.17%
3月 100.50 32.76 0.04 133.22 92.35 35.42 0.018 127.75 -4.11%
4月 107.47 29.90 0.16 137.21 90.57 40.87 0.04 131.40 -4.23%
5月 123.64 33.28 0.09 156.83 111.92 33.41 0.17 145.16 -7.44%
1-5月合计 464.78 142.04 0.37 606.45 439.31 161.77 0.37 600.72 -0.9%
6月 121.62 38.01 0.02 159.61
7月 113.59 38.33 0.07 151.85
8月 106.90 38.85 0.04 145.71 9月 101.40 29.70 0.08 131.02
10月 90.36 18.35 0.30 108.41
11月 112.29 18.29 0.33 130.25
12月 120.55 18.71 0.25 139.01
年合计 1231.45 342.30 1.45 1572.3
2、 进口来源分布表
表4
进口来源分布表
进口来源 2006年全年进口量(万吨) 2006年1-5月进口量(万吨) 2007年1-5月进口量
(万吨) 1-5月
同比 2007年1-5月
进口量所占份额
韩 国 140.98 55.35 96.98 75.21% 59.9%
台 湾 55.60 24.06 18.12 -24.69% 11.2%
泰 国 37.42 14.57 15.91 9.20% 9.8%
新加坡 47.57 18.08 20.51 13.44% 12.7%
日 本 31.09 17.94 8.86 -50.61% 5.5%
其 它 29.65 12.04 1.15 -90.45% 0.7%
3、 需求情况
沥青市场的需求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因为此时间段气温较高,沥青能更好的融化和融合,以达到路面平滑的效果。而每年的冬季,因道路施工工程基本停止,沥青终端用户无需求,沥青要进行冬储以等待来年施工旺季使用。冬储时期沥青价格较低,较正常时能低1000元/吨左右,故很多贸易商在冬季的时候以低价购进沥青储存,待来年旺季时投入市场,竞赚价格差。当然贸易商要有足够的库存才能完成操作。
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原油市场的走势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变化
(2)、冬储沥青数量的多少
(3)、天气条件是否有利于道路施工建设
(4)、国家宏观调空对道路建设工程的控制
(5)、各炼厂产量的多少以及各港口的进口数量
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沥青市场的走势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变化。从今年上半年的国内市场来看,因为去年冬季贸易商采购冬储沥青数量较多,今年5月开始冬储沥青就大量涌入市场,对市场构成严重冲击,加之6月华东华南持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