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11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11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关键字: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情绪平衡矛盾冲突摘要: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除环境压力过大时个体认知结构混乱,和个体能力、主观努力不足以外,第三种原因是过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久而成习造成心疾。

本文论述了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十四种类型;指出它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分析了由于采取非理智态度而从健康心理逐步发展到心理疾病的几个阶段;明确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几项重要原则。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

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

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实通俗的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的病人也不例外。

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状态的。

二)心理防御的机制的分类和类型2.1早期的S.Freud曾经提出,婴孩期的体验对防御机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口欲期的吐出是投射机制的雏形,内射起源于口欲期的吞咽动作"A.Freud认为随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其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会发展,因此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将防御机制分为最原始的防御和最成熟的防御le]"防御机制层级研究的权威GeorgeEvaillant(1971)在长期跟踪研究30名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后将防御分为四种连续的防御方式:自恋性防御!不成熟防御!神经症性防御和成熟防御[vl"(l)自恋性防御包括妄想性投射!精神病性否认及歪曲等三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1岁以前的儿童或成人的幻想中"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似乎可以改变现实,而在他人眼里,当事人则显得疯狂"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往往不能使其改变,但是服用药物!脱离应激环境和人的逐渐成熟可使其暂时消失"(2)不成熟防御包括投射!被动攻击!分裂型想象!疑病!解离!付诸行动等六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见于3岁到15岁的健康人和性格类似于这个年龄的成人!情感性精神障碍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成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善因人际关系紧张和严重丧失所致的痛苦"在他人眼里,当事人是那种难以让人接受的人,或称为行为不良"虽然通过传统的心理治疗难以使其改变,但是在长期的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治疗师反复和带有强制性的解释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使其改变"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成熟,这些机制的应用会减少"(3)神经症性防御包括反作用形成!潜抑!转移及理性作用等四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成人遇有急性应激时或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正常人"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可以改变个体的各种情感和本能表现,但在他人眼里,当事人显得有些古怪!神经质,通过传统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可以使之发生戏剧性的改变"(4)成熟防御包括假性利他!压抑!幽默!期望及升华等五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12岁到90岁的正常人,是青少年期成功认同的结果,同时也替代了理想化的心理"这也反映了皮亚杰关于青少年认知发育的观点,即青少年的精神整合能力逐渐复杂化,也可能是随着发育的成熟,成人的精神内在的危险逐渐减少的结果"有人把成熟机制归到升华一类;或看作适应的,或意识层面的应对机制"对于当事人,这些机制整合了良心!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在他人眼里,应用者是行为适度的!彬彬有礼的人"在应激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可削弱成熟机制的应用2.2) 否认否认(英文术语Denial):指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

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某些女孩被人强奸后,回忆起强奸过程会一片空白,或记忆不清楚,这就是无意中启动了否认。

反应结构反应结构(英文术语Reaction formation)也称反向,指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行动,因为真实意识表现出来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

例如,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怀有敌意的继母,往往特别溺爱孩子,企图证明她没有敌视孩子;再如,过分热情或自我吹嘘的行为是对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那种不好与人交往或自卑的强烈冲动的一种反应。

当某人希望照顾自己却明显地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所不喜爱的职务。

例如:某些人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接受,结果成为强烈的反同性恋者。

转移转移或移置(英文术语Displacement):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

例如,对上级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压抑/抑制压抑/抑制(英文术语Repression):“压抑”指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性遗忘(不是否认事实),有时表现为口误笔误。

“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这些欲望还是有可能会无意识的影响人类的行为。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

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

可以说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

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投射投射(英文术语Projection):也称外射,是主观的将属于自身的一些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赋予到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

例如,一个学生平素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则认为别的同学学习也不努力,考试善于作弊,而且与自己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属于这种情况。

例如:强奸犯认为受害者穿着暴露,才引发他犯罪。

摄入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

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

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

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疚感。

内投射或仿同的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是摄入现象。

仿同仿同或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

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儿童早年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未成熟的心理活动。

例如:某人以与某富豪见过一面为荣。

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

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国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

仿同也可分为"反感性仿同","向强暴者仿同","向失落者仿同"。

反感性仿同: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

向强暴者仿同:向恐吓者模仿,自己也变成一模一样地去威胁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向失落者仿同:有时一个人失去他(她)所爱的人时,会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点,使其全部或部分地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安慰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升华升华(sublimation):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又如,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原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

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因为他从小就有这种玩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火犯。

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以说是升华作用典型之例。

例如:在学校被人欺负,是以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

退化情感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也称为倒退,退行。

当人感受到严重挫折时,放弃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较安全的时期——儿童时期,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

完全的放弃努力,让自己恢复对别人的依赖,从而彻底的逃避成人的责任。

而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这种退性行为。

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使用精神防御的退行机制。

幽默是指以幽默(Humor)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笑话)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利他利他(Altruism):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

它包括良性的建设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

利他与投射及发泄的区别在于,它为别人提供的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

它与反向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得满足。

压制压制(Suppression):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

这种机制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缩小、在困难面前想方设法予以推迟但并不回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