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教材的使用和处理的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对该教材的特点和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科学的教材的使用方法及处理方案。
使教材运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理论假设: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处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
基本内容:一,使用重点:1,处理教学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2,把握话题和任务两条主线及它们和功能与语法项目的关系;
3,指示语的处理方法;
4,如何进行词汇教学;
5,如何实事求是地把握教学要求;
二,处理方案: 1,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及其结构进行调整。
A,模块之间可按需要进行调整。
如,先教音标等。
B,单元之间可按需要进行调整。
如,单元顺序可适当变
动等。
C,单元内各结构可适当调整。
如,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可
贯穿在阅读部分进行等等。
2,教学时间的科学安排及规划。
重点难点:一,重点, 1,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及其结构进行调整。
二,难点,1,如何把握话题和任务两条主线。
2,如何进行词汇教学;
研究状况:由于该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最近编写的,对它的使用刚处于开始时期。
国内外对其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
理论意义:通过对该教材的使用和处理的研究,对我们日常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使我合理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实践意义:通过该研究能更好地发挥教材作为培养创新型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基础性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使教育扮演对社会的发展起关键性的角色。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
1,主要是课题前期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搜集学校,教师,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信息,掌握各方面的反馈情况。
2,成立课题组,培训课题组成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
分配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
对各子任务需要达到的成果水平提出要求。
3,构思并完成课题立项申报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月)
1,2015年1月---2015年6月,集中观摩,计论,提出对教材每一章节处理意见。
从各种可行的方案中评比出最佳的方案,写出评价方案。
2,2016年7月---2016年1月,推出一批展示课,如现场课,录象课等。
大面积实施并在该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总结,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月12月)
1,总结推广研究成果,并对课题进行结项。
写出相关论文及报告。
研究方案:
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和本具实际情况,对所选用教材的每一个重点教学问
题
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和使用方法,并在实践中落实。
(例如,教材某一章节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适合的教学方法,某节教材该讲到什么程度,该解决什么,提
出什么疑问。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那些应在课堂内解决,那些是在课后解决,
那些留给学生自己解决等等。
)根据实践中得出的情况,写出最终的教材使用和处理方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