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卷第12期 2013年12月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V01.3O No.12
Dec. 2013
文章编号:1007-2853(2013)12-0140-03 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马宏图 (吉林化工学院工会委员会,吉林吉林132022)
摘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 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主要介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法,可以了解多种高校教学改 革的方法。 关键词:讨论式;问题式;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适应生 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等 教育必须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广泛吸收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 段。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 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现代 通讯设备发展迅速,传统方法授课已经显得枯燥 无味,学生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手机、小型电 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上。如何让学生戒掉手机;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学以致用。给广大 教育者提出了更多的难题。因此必须进行教育改 革,而开展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充分地 认识到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教师主动、积极探索本学科的教学规律, 全面改革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落后、低效的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人人参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改革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教育教学方法和 教学手段的改革,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借鉴。 一、讨论式教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信 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 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 度。讨论式教学法是和讲授式(或称演讲式)教 学法相对应的概念。它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 鸭式的做法,在教师组织、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 自学思考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达到掌握知 识、活跃思想、提高觉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 教学法。尝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导”的 讨论式教学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与学生相 互配合,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预先的设 计与组织(甚至包括进行适用于讨论式教学的教 材的编撰),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 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就讨论结 果作一定总结,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 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 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 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 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 神。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 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 “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 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 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 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 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 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对传统的讲授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有机整合,它 将提问、启发、灌输、辩论、讨论融为一体,改变以 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
收稿日期:2013-09-17 作者简介:马宏图(1987一),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 第12期 马宏图: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141 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使得 以上传统方法各自独立使用时的优点得到了扩 展,不足得到了弥补,相得益彰,相互呼应。教师 在课前对讨论的内容要精心策划,对课堂上的讨 论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实施,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 例如如何建立利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的数学 模型,对所要进行的课堂讨论问题进行提炼和优 选,使课堂讨论问题贴近现实情境。同时提前让 学生熟悉问题、准备数据,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 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获 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讨论式教学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同桌讨论、小 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其讨论的目的既是为改 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讨论是一个情境,如何创设这个情境,才能展 开平等、积极、自由的互动与沟通,教师要在备课 上下功夫,首先要备“学生”这是为精心拟定讨论 话题打下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兴趣爱好、心理个性等,拟定的话题才能激起学生 讨论的欲望。在课堂讨论时,要创设学生自由发 展个人意识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 会倾听、学会尊重。讨论结束时,对讨论的结论进 行点评和总结。 二、问题式教学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各个知识点按照内在的 规律组成的一个结构框架。而每个知识点,又分为 若干个问题点。因此,按照知识和问题的内在结构 规律,由表及里,由浅人深,从现象到本质,由实践 到理论,一个一个地剖析知识体系,并巧妙地提出 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既顺乎事物的发展规律,又 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从问题开始讲授知 识,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规律。问题式教学法是 以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相长。目的培养学 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心血管内科教学质量结论 试验组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高于对照组。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问题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 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总结五个阶段, 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教学切人点,然后展开问题, 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申出相关问题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自始至终使学生注意于教学过程,不断地 去思考和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特别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在课外、课前学 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 电声理教学在讲授心电图时,先给学生一个冠心 病的病例,要求学生弄清冠心病的病理变化是什 么,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等问 题。然后学生去看书,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讨 论,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自学与讨 论中即牢固地掌握了病理知识,又灵活地将病理 变化和临床表现紧密联系,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 用紧密结合了起来。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 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究式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 学活动形式。即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 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 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 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 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 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 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 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 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是探究式课堂教 学的导师,学生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探究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四、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 标本、动作语言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 它能够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由静变动,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目 前绝大多数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都使用了这 种方法,效果显著。
五、互动式教学法 现今存在的普遍现象基本上是教师满堂讲, 学生被动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 互动性差。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较好地与学 生进行交流对话,开展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情况 142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不能及时地反馈,教师也就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生 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程,这样 的教学是盲目的。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克服 盲目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我们把高等数学进行了改革。教师把难点、重点 提出来。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查找课外书,课外讨 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解决了上课睡觉问题。 六、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突 飞猛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成果层出不穷。在此情 况下,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知识的拓展程 度都面临着变革的问题。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和 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行之有效的方 法之一,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视觉冲击和听觉 冲击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接受知识、增强了解、 加深印象,大大充实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 学的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影音声色上不断生动,即 调动了学生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网络答疑及测试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对大众化教 育打开了更加广泛的教与学的渠道。适度利用多 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为高校教学提供 了优越的平台,教师把大量复杂的数据通过多媒体 进行分类、统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计算。例如有 的学生在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时候,直到课程结束 有些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马鞍面、双叶双曲面等。 但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使图形形象的呈现在学生 的脑海里,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反映比单纯 进行理论讲解要好,容易理解,记忆也比较深刻。 七、情感教学法 在大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情感教学, 而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 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 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催 化剂,不容忽视。教学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 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 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 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 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 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 “安其学而亲其师”。不讨厌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必 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改革 过程之中,并不是把教学改革当作一种装饰、一项 任务来完成,而是通过改革,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 手段,更新教育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更有 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