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第六章】著作权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国出租权的对象包括( 。 我国出租权的对象包括 )。 A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B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C图书 图书 D电影作品 电影作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D。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7 。我国《著作权法》 10条第1款第7 条第 项规定:出租权, 项规定: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 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 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 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3)著作人身权是不受著作权法的限制的,包括期限上的限 )著作人身权是不受著作权法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的, 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都不适用于著作人身权。 制、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都不适用于著作人身权。惟一例外 的是发表权,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一样受50年期限的限制。 期限的限制。 的是发表权,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一样受 期限的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BD。选项C中的表演权属于财产权,而非 。选项 中的表演权属于财产权 中的表演权属于财产权, 人身权,具体参见《著作权法》 人身权,具体参见《著作权法》第10条关于 条关于 著作权内容的规定。 著作权内容的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特别提示: 特别提示: 未经作者许可,第三人擅自将其作品予以公 未经作者许可, 开不构成作品的发表, 开不构成作品的发表,此时作品仍然作为未发 表作品予以保护。 表作品予以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电影、电视作品的发表权由( 电影、电视作品的发表权由( A演员 B导演 C编剧 D制片者 E投资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表演权----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 表演权 公开表演作品,
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①只有“著作权人”才享有表演权。作品的表演者只有“表演者 只有“著作权人”才享有表演权。作品的表演者只有“ 没有“表演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录音录像制品没有表演权。 权”,没有“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录音录像制品没有表演权。 ②表演权所控制的表演包括“活表演”与“机械表演”两类。活表演指 表演权所控制的表演包括“活表演” 机械表演”两类。 公开在舞台上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歌等直接表演行为。 公开在舞台上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歌等直接表演行为。机 械表演指将活表演录制于唱片、影片、光盘上之后, 械表演指将活表演录制于唱片、影片、光盘上之后,利用机器设备 向公众传播被记录的表演的公开表演方式。 向公众传播被记录的表演的公开表演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出租权。 出租权。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 出租权 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 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 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权利, 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署名权内容包括: 署名权内容包括: 内容包括
(1)作者有权决定是否署名以及署什么名的权利, (1)作者有权决定是否署名以及署什么名的权利, 作者有权决定是否署名以及署什么名的权利 如本名、笔名、别名或艺名等。 如本名、笔名、别名或艺名等。 (2)禁止他人在作品上署名 禁止他人在作品上署名。 (2)禁止他人在作品上署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修改权内容包括: 修改权内容包括: 内容包括
(1)作者自己有权修改作品。 (1)作者自己有权修改作品。 作者自己有权修改作品 (2)禁止他人未经授权对作品进行修改 禁止他人未经授权对作品进行修改。 (2)禁止他人未经授权对作品进行修改。但是有如下两方面的例 外: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报社、 ①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报社、期 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 删节。对内容的修改, 文字性修改、 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 作者许可。 著作权法》 33条 作者许可。(《著作权法》第33条)。 ②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 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 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 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0 条)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展览权。 展览权。
也称公开展览权或展示权,是指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 也称公开展览权或展示权, 向公众展示的权利。 向公众展示的权利。 只有美术作品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才享有展览权 美术作品、 的著作权人才享有展览权。 只有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才享有展览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财产权, 又称经济权利, 著作财产权 , 又称经济权利 , 是指著作权 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 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著作财产权主要包括复制 发行权、展览权、广播权等权利。 权、发行权、展览权、广播权等权利。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身权 , 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发行权。 发行权。
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 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 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 复制件的权利。 发行, 复制件的权利。 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对作品的需 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作品的复制件的行为。 求,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作品的复制件的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
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基于作品创作所享有的各 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著作人身权特征 著作人身权特征
(1)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在一定条件可以视为作者,因 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在一定条件可以视为作者, 而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也可以享有著作人身权; 而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也可以享有著作人身权; (2)著作人身权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大部分情况下不 著作人身权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得转让、继承和放弃; 得转让、继承和放弃;
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 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刘某在对 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 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对该画还享有()。 A改编权 B出租权 C复制权 D展览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 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几年后 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幅。谢某从中选出25 30多幅 25幅 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幅。谢某从中选出25幅, 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画, 25幅画 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画, 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 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 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 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谢某侵犯了()。 A吴忠所赠画的财产所有权 B吴忠对赠画的发表权 C吴忠对赠画的展览权 吴忠的姓名权、 D吴忠的姓名权、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 改的权利。其中既包括作品的完整性, 改的权利。其中既包括作品的完整性,也包括 标题的完整性。 标题的完整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 A发表权 C表演权 B署名权 D修改权
需要注意的是: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上没有创作作品的人 的姓名不属于侵害该人的署名权,而是侵害了该人的姓名权。 的姓名不属于侵害该人的署名权,而是侵害了该人的姓名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修改权
修改,通常是对已完成的作品形式进行改变 修改, 的行为, 的行为,既包括由于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的 改变而导致的对作品形式的改变, 改变而导致的对作品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在思想 与情感不变的前提下对纯表现形式的改变。 与情感不变的前提下对纯表现形式的改变。如改 变逻辑安排,增减文字。 变逻辑安排,增减文字。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知识产权法学
主 编 曹新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著作权内容
著作权的内容是著作权制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著作权的内容是著作权制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通常 是指著作权人基于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利。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保护期
)行使。 )行使。 行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D。 。 《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电影、电视作品 著作权法》 15条规定,电影、 条规定 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因此发表权当然由 制片者享有。 制片者享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署名权
署名权, 署名权,是指作者在其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如何标 记作品来源的权利,也称姓名表示权。署名即是标记, 记作品来源的权利,也称姓名表示权。署名即是标记, 旨在区别。 旨在区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对作品的使用方式包括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 对作品的使用方式包括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 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 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复制权
复制权,一般仅指以同样形式制作成品的权利, 复制权,一般仅指以同样形式制作成品的权利,如复制 文字作品生成书籍、杂志、报纸等方式, 文字作品生成书籍、杂志、报纸等方式,还包括在不同 于原作载体的载体上复制( 于原作载体的载体上复制(在上彩釉的陶盘或瓷盘上复 制绘画、雕刻、油画作品)或者使用不同的技术( 制绘画、雕刻、油画作品)或者使用不同的技术(将一 件艺术作品摄制成照片)也属于复制。 件艺术作品摄制成照片)也属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