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

一、心电图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
0.12秒。

二、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宜选用β受体拮抗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等。

2.有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缺血首选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脏病变应避免使用I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一、概念、心电图及治疗
1.概述:室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的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
2.心电图:3个或3个以上,QRS波宽大畸形,心室率100〜250次/分;
3.治疗:
非器质性的心脏病:无症状不用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休克患者,及时行直流电复律。

二、特殊的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a.病因:先天性和获得性
b.类型:多形性室速的一个特殊类型
c.心电图:发作时QRS波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频率200〜
250次/分;QT间期通常超过0.5秒;U波显著
d.治疗:首选给予静注镁盐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a.病因:心脏病患者
b.类型:缓慢型室速
c.心电图:连续发生3〜10个起源于心室的QRS波;心率常为60〜
11。

次/分;心动过速的开始与终止呈渐近性;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常见
d.治疗:通常无需抗心律失常治疗
二、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1.心室扑动:
a.病因:冠心病等
b.特点:致命性心律失常
c.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
d.心电图:心室扑动呈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
/分
e.治疗:应立即抢救;最有效的终止室颤的方法是电除颤。

f.电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时用;只有室颤用非同步;室颤360 J非
同步
2.心室颤动:
a.病因:冠心病等
b.特点:致命性心律失常
c.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
d.心电图:波形、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
e.治疗:应立即抢救;最有效的终止室颤的方法是电除颤。

电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时用;只有室颤用非同步;室颤360J非同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