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耒阳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

耒阳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

耒阳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 摘 要:亲属称谓作为人类学的研究传统,始于摩尔根。近年来,中国亲属称谓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具体、深入地研究某一个区域方言的文章还不是很多,而专门研究耒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文章目前还未见。本文主要从成因、系统、特点三个方面来描述、分析耒阳方言的亲属称谓。 关键词:耒阳方言 亲属称谓 系统 特征一、耒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成因 按《中国语言地图集》分区,耒阳方言应属于赣方言耒资片。据颜森、鲍厚星(1986),鲍厚星、陈晖(2005)分区,耒阳方言也属赣语耒资片。耒阳境内方言大体上分为城关话、东乡话、西乡话、南乡话、北乡话,它们内部稍有差别,但基本能听懂。本文主要以北乡话为例。耒阳周边分布有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土话、客家话,在这样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形成了耒阳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尤其是亲属称谓。 耒阳方言亲属称谓的形成大致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历史移民两个方面去考察。 (一)地理位置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衡阳盆地南端,五岭山脉北面,耒水中游。东北邻安仁县,西滨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靠衡南县,南及东南与郴州市、永兴县交界,西南与桂阳县接壤。本县境内多丘陵山地。这些地理障碍造成了现代社会以前交通的不便,人们之间交流受到了限制,因而古汉语亲属称谓在耒阳保留得比较多。 由于耒阳靠近江西和广东,因而耒阳方言受到毗邻地区方言(赣语和客家话)的影响,发生了质的变化。汉代扬雄《方言》屡次将“南楚江湘”相提并论。“南楚江湘”的地域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全省。古代的湖南人应该是使用同一种方言――湘语的。但到了现代,湖南境内的方言却有好几种,这是历代以来受到邻省方言影响的结果,其中又以江西方言的影响最大。今天湘东的耒阳方言就具有明显的赣语特征,包括亲属称谓。 (二)历史移民 方言是语言逐渐分化的结果,而语言的分化往往是从移民开始的,方言的形成和移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方言里的亲属称谓也受到移民因素的影响。 秦汉以前,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跟古汉语的前身相差很远,不能交流。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北方的汉人曾几次大规模地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南方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了南方相互歧异的六大方言。而且在同一种方言内部,有的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南方六大方言中,最早形成的是吴语和湘语。耒阳处于湖南较偏远地带,比较闭塞,所以,耒阳亲属称谓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痕迹。 “客家”是历代从北方南下的移民,据今人罗香林的考证,客家南徙分五期,其中前两期是直接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后三期都是前二期已经在南方落户的客家再次向别地转移。耒阳就是这“别地”中的一地。所以,耒阳亲属称谓与现在的普通话相去甚远。 可见,耒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成因十分复杂,以上只是简单论述了两个主要的因素,其他的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移民因素,耒阳方言亲属称谓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并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二、耒阳方言亲属称谓的系统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的亲属之间的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最基本的血亲、族亲和姻亲关系。亲属关系的发生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由出生等血缘关系所致,二是由婚姻关系所致,三是由法律认定所致。根据称谓所指称的亲属关系的不同,可将亲属称谓分为两大类,一是血亲称谓,二是姻亲称谓。下面我们就按这两类来分析耒阳的亲属称谓体系。 (一)血亲称谓 血亲称谓是对血缘关系亲属成员的称谓。它可分为父系亲属称谓和母系亲属称谓。 1.父系亲属称谓 父系亲属称谓语分为宗亲称谓语与外亲称谓语两部分。(注:内外亲的划分不仅仅是针对父系亲属而言,母系亲属和妻系亲属也是外亲。) A.宗亲 宗亲是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关系,宗亲包括同一祖先的男性血亲成员、嫁入本族的妇女和尚未出嫁的本族女子,其又分为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 1)直系宗亲 直系宗亲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子、孙女等。旁系宗亲包括伯父、叔父、堂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侄孙、侄孙女等。 在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中,父系宗族是最受重视的亲缘组织,因而父系亲属称谓语的阵容是最庞大的。按传统的“九族”说,父系宗族的直系亲属为九代,以自己为中心,上推四代到高祖,下推四代到玄孙;旁系则到同一高祖的族兄族弟,计有四支。虽然耒阳的亲属称谓也遵循此原则,但实际上的宗亲范围并不与之完全一致。实际生活亲族范围的形成受习俗交往因素的影响,人们不可能拿刻板的标尺来生硬地划分亲族的界限。事实上,亲族关系是随着老人的故去而逐渐淡远、消失的。 耒阳方言的亲属称谓只覆盖六代亲属:以“自己”为中心,向上到“老家家”,再向上就没有固定的称呼,如果要指称的话就用临时性的描叙说法了,如说“老老家家”“老老老家家”或“家家的家家”“家家的老家家”等;向下到“重孙子”,再向下也无固定的称呼,可说“重重孙子”“孙子的孙子”等。这是由于按历来的寿命以及生育周期,一家中最多四世同堂,至少在此地没听说谁见过其老爷爷以上的祖先或重孙子以下的后代。 耒阳直系宗亲称谓表: 关系 耒阳方言称谓语 普通话称谓语 曾祖父 老家家 [lɔ⁴¹ʨia⁵⁵ʨia⁵⁵] 老爷爷 曾祖母 老奶奶 [lɔ⁴¹ŋẽ⁴¹ŋẽ⁴¹] 老奶奶 祖父 家家 [ʨia⁵⁵ʨia⁵⁵] 爷爷 祖母 奶奶 [ŋẽ⁴¹ŋẽ⁴¹] 奶奶 父亲 爸爸 [pa⁵⁵pa⁵⁵] 爸爸 母亲 妈妈 [mã⁵⁵mã⁵⁵] 妈妈 兄弟 哥哥 [ko⁵⁵ko⁵⁵] 哥哥 老老 [lɔ⁴¹lɔ⁴¹] 弟弟 姐妹 姐姐 [ʨia⁴¹ʨia⁴¹] 姐姐 妹妹 [mei²¹³mei²¹³] 妹妹 儿女 崽 [ʦei⁴¹] 儿子 妹崽 [mei²¹³ʦei²¹] 女儿 孙子 孙/孙崽 [suæ̃⁵⁵tsei²¹] 孙子 孙女 孙女 [suæ̃⁵⁵ŋy⁴¹] 孙女 重孙 重孙崽 [ȶʰiɯ̃³⁵suæ̃⁵⁵ʦei²¹] 重孙子 2)旁系宗亲 旁系宗亲包括伯父、叔父、堂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侄孙、侄孙女等。旁系宗亲的范围在耒阳为“自己”高祖的所有本氏后代。但事实上,这样的宗亲的范围只扩展了三代。 耒阳旁系宗亲称谓表: 关系 耒阳方言称谓语 普通话称谓语 伯父 爸爸的哥哥 把把 [pa²¹pa²¹] 伯伯 叔父 爸爸的弟弟 满满 [mã⁴¹mã⁴¹] 叔叔 姑 爸爸的姐姐 把把 [pa²¹pa²¹] 姑妈 爸爸的妹妹 满满 [mã⁴¹mã⁴¹] 姑妈 堂兄弟 哥哥 [ko⁵⁵ko⁵⁵] 堂哥 老老 [lɔ⁴¹lɔ⁴¹] 堂弟 堂姐妹 姐姐 [ʨia⁴¹ʨia⁴¹] 堂姐 妹妹 [mei²¹³mei²¹³] 堂妹 表兄弟 哥哥 [ko⁵⁵ko⁵⁵] 表哥 老老 [lɔ⁴¹lɔ⁴¹] 表弟 表姐妹 姐姐 [ʨia⁴¹ʨia⁴¹] 表姐 妹妹 [mei²¹³mei²¹³] 表妹 B.外亲 外亲指在族外婚制度下源自父系的女性嫁到本族以外的家族,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戚。而耒阳的父系外亲主要是指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出嫁以后形成的亲属关系,其称谓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有面称和背称之分。“面称”与“背称”是考察称谓的一个重要原则。赵元任在《汉语称谓》中强调将面对面交谈时使用的直接称呼与指称他人的间接称呼、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