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刘青山
引言
:刚入大学不长时间,我自己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应该重点学
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甚至更不知道从何学起。但是,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
对计算科学导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导论老师教给了我们学什么,怎
么学,这对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老师的带
领下,我们对这一专业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步认识
(1)对计算机发展的初步认识
计算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1946年由冯诺依曼
发明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产生明确了计算机的五大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使用二进制运算代替了原来
十进制运算,对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随后又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1951—1959)、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1959—1963)、第三代计算机(集
成电路1964—1975)、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微处理器1975—至今)
的四次改革,使得计算机走进寻常人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2)主要课程
所谓的计算机技术包括文字处理,信息管理,多媒体,网络管理等在内的计算机
应用技术。而所谓的计算机科学,一般指的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编译原理等计算机内部实现机制。而我们这个专业的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计算机系统
的基本能力。而我校制定的我们这一专业的发展特色是软件开发。以下是我们的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
数值分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
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原理、计算机英语等。
(3)计算学科的发展主线
第一层面是计算科学应用层包括人工智能与应用与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
移动计算,计算可视化,科学计算等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向;第二层面是计算科
学的专业基础层,它是为应用层提供技术和环境的一个层面,包括软件开发方法
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程序设计科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计算机系统
基础;第三层面是计算科学的基础层,它包括计算的数学理论,高等逻辑等内容。
这三个层面构成的计算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创造出了各种计算机系统,扩展了计
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我们应正确的认识到计算机的发展主线。
(4)计算机产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产业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在20世纪的出现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的面貌,深刻影响并仍将继续影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格局,
人类的生存前景和生活质量。而在我国主要是软件的发展,下面我们重点讨论软
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众所周知,软件的开发首先是一项高智力的活动,软
件产业的发展既有生产成本低,产品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点,也有产品寿命短,
升级代换快,市场变化快,投资风险大的特点。总结过去我们在发展软件产业方
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更好的发展软件产业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过去的主要问
题是没有按照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行事,过多的依赖科研机构。现在,越来越多
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我们处于被动的这一现状,并开始着手改革。首先,在一些高
校中对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转变人才的培养
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其次,产业投资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家开始逐
渐转到改善投资环境,扶持重点企业。这是正确的决策,相信随着国家软件政策
的调整,随着对高校投入的增加,实验室的改善,随着重点企业软件自主研发与
开发能力的增强,我国软件产业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二、学习规划
经过半年的导论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中的
重要作用。我们也认识到了提高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1)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
在计算科学教育界,高等学校的教师们都普遍承认数学教育对学生学习计算机专
业知识的重要性。数学教育对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教学
使我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二是使我们实现思维方式或思维过程的数学化。所谓
的思维方式的数学化是指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转向数学家工作的思维方式。我们
要实现思维方式数学化必须分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通过对空间解析几何、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以
便于习惯于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系统对研究的数学对象进行严格的分析、计算、
推演,为以后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初步达到数学
上的某种成熟性。第二阶段,数学学习转向以计算科学为背景的离散数学和理论
计算机科学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对数理逻辑的系统学习,以便于将思维方式逐步
上升为系统的理性思维方式,进一步实现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因此,在此学习期
间我们应该注意数学知识的学习,以便于专业的学习。
(2)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通过导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技术能力的角度分析,计算科学专业能力主要通
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阅读、理解科学技术文献上的新知识,特别是用
数学形式表述的科学论文、技术报告的内容,较快的掌握新知识;二是计算机实
际操作,工具的使用,以及软硬件试验应用操作的能力;三是硬件设计、数字逻
辑系统设计及其实现、维修能力;四是软件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程序证
明的能力;五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理论的证明能力。而我们每个人只要具有
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好的掌握其中的一两方面就很好啦。而在我们学校的这
一专业,以发展软件工程为我们专业的特色。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日积
月累,朝着软件方面做准备,重点学习程序语言,同时注重学习方法,才能厚积
薄发。
(3)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大学期间的实验课程对以后我们的工作有很有利的作用。我们
有时候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规划,以获取最大效益为目标。
我们要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逐步上层次的问题,最优规划中对实验能
力的要求应该是较好的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掌握一定的实
验技能。除此之外,实验课程能使我们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正确的设计实
验,完成基本操作。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课程。
(4)学业规划
面临着当前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有着毕业就是失业的话题,我不禁陷入了是否
要考研的纠结中。我有着要考研的打算但听说我们这一专业考研没多大用并且还
很难考,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又处于劣势地位。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无论考不考
研,都要认真努力学习。
三、学习思考与感悟
(1)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开设的任何一学科都有其滞后性,在我们掌握了一门
新技术同时会有更新的技术产生。而我们这一专业更为严重,更为突出,也许在
校期间学习的东西在毕业后已经不适合用啦。正如我们现在学习的程序语言,也
许在走出校门后又会出现新的语言。所以说,我们要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更需
要创新,提高自学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为我们这一学科本来就是走在时
代前沿的一门学科,更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2)面对我们这一专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要对我们这一专业有美好的憧憬
和希望,又要脚踏实地的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多读一些与专业有关的
书籍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更应学习好数学
和英语两大基础学科,使自己能灵活驾驭专业知识,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
利地位。
四、总结
如今,我们经过数度寒窗,
已经是一名入学不久的大学生了。大学是我们为未来
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的地方,千万不要荒度这几年的时光。老师授给了我们渔
的方法,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有了明确的领导,我们也明确自己今后的方向。这本
书也提供给了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的重要信息,学什么,怎样学,给
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