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泡沫研究
资产泡沫
某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 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过程。 不符合经济现实的买卖行为导致的资 产价格高估 关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同期 资产理论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 资产泡沫的出现则往往会使居民感到 财富增加的虚假感觉。
计量
效用
现实
泡沫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可能会发 通货膨胀如果不治理,具有不可逆 生自发的价格回调,有时是价格暴跌。 转性
理性泡沫特点
(1)理性泡沫具有连续性。以股票为例,人们对股票价格的估计偏差有时候为正,
有时候为负,但正的时候比负的时候多,这种单边误差的持续就形成了理性泡沫。 (2)理性泡沫具有连续的膨胀性。由于人们理性地认识到泡沫最终会爆裂,投资者 会把泡沫爆裂遭受损失的风险加入股票价格的形成要素中,风险越高,则希望得到 的收益也越高,这样就使股票的实际价格越来越偏离其基础价格,偏离程度随时间 延续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最终导致泡沫的崩溃。 (3)理性泡沫不可能出现负值。股票的实际价格增长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基础价值 的增长和理性泡沫的增长,基础价值的增长速度永远低于实际价格的增长速度。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避免被稳定的物价所迷惑
央行在考虑是否升息的过程中也应 该尽量排除物价指数变动较小这一指标 的迷惑性。众所周知,通货膨胀率的出 现与否是一直以来衡量经济是否过热、 游资是否泛滥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 在日本当年出现资产泡沫时,日本的消 费者物价指数增长几乎是零。决策管理 层很难做出流动性过剩的判断,于是日 本央行推迟2年才决定升息,错失了化解 房地产泡沫的良机。
1
资产价格泡沫定
义
2
资产价格泡沫与通 货膨胀、经济周期 波动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日本的资产泡沫
股价
1985年,日经平均股价还在1.2万日元上下浮动,但从1986年起就持续上升,1989年底 猛增至3.9万日元。4年间上涨了两倍。国民总资产的金融资产中,股票资产由1985年底的 242万亿日元增至1989年底的890万亿日元,增加了2.7倍。
•导致原因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联的过度投机行为、幼稚投机者交 易行为、规范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可能成为导致泡沫现象的 原因。
•一般现象
一般来说,在投机性泡沫发生时,价格往往会出现突然攀升,价格 的攀升趋势可能会使市场产生进一步价格上升的预期,并且吸引新的买 主,形成自我实现的正反馈过程。当价格泡沫一旦被市场发现,就会产 生和原来相反的预期,出现使市场价格回归理论价格的市场力,价格可 能迅速而急剧地下降,导致泡沫的破灭。
房地产
国民总资产中的“土地及其他项目”(主要是土地)从1985年底的1049万亿日元增至1989 年底的2024万亿日元,约增长一倍。在日本约50%的人拥有土地,还有20%的人有土地继 承权,真正无土地者仅为30%左右。因此多数人感到,自己的财产在4年内增加了1~2倍。
日元
1985年9月,五国财长会议向日本施压,要求其重新确定日元的价值,压缩其巨大的贸易 顺差。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协议签署时,美元兑日元汇率约为240:1,到了 1987年底,汇率升至120.9 : 1,日元升值了近一倍。
及时且合理的货币或财政政策
在我国,无论是资产泡沫还是其它行业的投资过热,归根结 底是由于游资泛滥。因此一旦资产价格增长过快,就必须抑 制过快的源头:过剩流动性
抑制过剩信贷增长、培养长期的股东社会文化、谨慎的政策 调控(行政命令或是以市场为基础且伤害较小的货币政策, 例如适当调高利利率)可能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宏观经济波动,
非理性泡沫
博傻理论——揭示的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 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 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 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 蛋”理论。
——泡沫经济不是经济内部蕴藏的必然动力学特性。泡沫经济可以避免而 经济周期波动则无法避免。 ——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规律性,而泡沫经济的爆发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往往是相对比较平滑的,而泡沫 经济的上升则一般比较平滑,而下降阶段则往往非常陡峭,可能会以破灭 的形式出现。 ——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萧条期即使带来消极影响也不至于带来出现太大的 灾难;而泡沫经济则不同,泡沫经济破灭时期往往伴随着经融危机和经济 危机,并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1义
资产价格泡沫定
2
资产价格泡沫 与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波动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资产价格泡沫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波动
1
资产价格泡沫定
义
2
资产价格泡沫与通 货膨胀、经济周期 波动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
通货膨胀
定义 根源 一般物价水平的平持续上涨的过程 货币现象,是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 商品的结果 关心的当期一般物价水平和前期一 般物价水平的差别 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普遍感觉到财富 减少
并且有利于未来的市场发展。
THANKS!
联系我
日本的资产泡沫结果与原因
然而,脱离实际经济的资产价格不可能持久,势必要返回到正常水平。股价以 1989年为顶点转为大幅度地下降。地价在1990年继续上涨,同年底上升到2391万 日元,但1991年开始下降,尤其是六大城市地价下降15~25%。 同样汇率的升高 并没有减少日本的贸易顺差。 强劲的经济增长
导 致 原 因
过于宽松的金融环境
其他结构性因素:交叉持股及会计 信息失真
中日市场的相同点
1、经济增长 两国在经济腾飞时都呈现了高速且可持续增长,特别是在1958-1977年间,日本的名义GDP年 均复合增长率为15.7%;中国在1986-2005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4%。我们的经济学家 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可能会维持下去。 2、货币 即市场对于货币升值的强劲预期。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受大量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的影响, 日元/美元汇率扶摇直上,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也面临着相同 的境遇,人民币承受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3、金融环境 20世纪80年代货币的快速升值延缓了日本央行的调控措施,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金 融环境宽松。在中国从历史水平来看,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同样较为宽松。
日本泡沫危机所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而中国当前的经济 情况与日本80年代极其相似,表现为通货膨胀比较稳定,经济 持续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由此带来流动性大量过 剩,使得资产泡沫越来越严重,我们应从日本泡沫经济危机中 吸取深刻教训,未雨绸缪,思考避免与解决的方法。
资产价格泡沫与通 货膨胀、经济周期 波动
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研究分析
1
资产价格泡沫定
义
2
资产价格泡沫与 通货膨胀、经济 周期波动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泡沫—
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义为某种价格水 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一般均衡稳定 状态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
资产价格泡沫—
没有显著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却会持续 上升,从而产生资产泡沫现象。包括理性泡沫与非理性 泡沫 资产价格泡沫 与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波动
1义
资产价格泡沫定
2
3
日本与中国的
资产价格泡沫
4
如何避免与解
决
理性泡沫
理性泡沫理论以市场有效性为前提,认为在理性行为和理性预期的 假定下,金融资产的实际价格除反映其市市场基础价值之外,还包含着 理性泡沫的成分,这种泡沫并不是错误定定价的结果,而是理性预期和 理性行为允许的资产价格对基础价值的偏离,即反映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