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的后果

论:中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的后果

中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后,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标签:老百姓带来,房产,老百姓 ]目前我国房产市场泡沫过大,已经濒临破裂的边缘,破裂后会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咏晨回答:5 人气:11 解决时间:2009-12-20 16:55满意答案个人就是一个对于中国房地产十分不看好的人士。

诚如楼主所说,确实他的泡沫太大了,一旦爆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楼上的说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国家也不希望这事发生,但是假如不在现在就采取足够的措施,稳定房产,从侧面消除泡沫,那么未来的泡沫爆发也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日本,泰国已经走过这段日子。

以前说下岗会使得很多人没饭吃,但是后来也是一样的该下岗的下岗。

经济规律造成的后果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愿就可以解决的。

泡沫爆发将会有什么后果?那我来帮你总结下。

(一)生产萎缩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

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认股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

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也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

1992年,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降3.5%,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日本逐渐失去了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部门的优势。

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了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

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1998年1至7月,泰国破产企业达5,377家,停产企业达6,538家。

至1997年底,失业人数达120万,1998年又增加到200万。

(二)消费锐减Case et al.(2001)等人的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以香港经验来看,是当楼价大幅下滑造成大量负资产,房地产交易大幅减少,连带建筑、工程、银行抵押及律师行的生意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会扩展至高档消费市场及其它行业。

此外,地价的下跌使得居民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贬值。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

以备不时之需,以美国经验来看,房地产业的下滑至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速下降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令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

图1为1982年至2006年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情况,自1998年开始不断攀升,直至2004年才开始下降。

企业倒闭及裁员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

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

二、房地产泡沫破裂还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失业人数剧增,社会民怨会增加。

以香港为例,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以举报个案计算的犯罪率开始攀升,由1997年的每10万人有1,038宗,增加至2004年的1,299宗,增幅高达25.14%,直至2005年才开始同落。

以图2为例,由1997年至2005年间犯罪率与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走势基本上呈相反方向变动,即当住宅指数下跌时,犯罪率会上升,相反亦言,由于2001年及2002年属于不规则情况,若从图中剔除,并以虚线连接2000年及2003年,前迹的反向关系更为清晰。

我们再以散点图重绘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以平均计算)与犯罪率的关系。

由点的分布来看,两者存在反向关系,但并不是直线关系,表明还有其它因素在发生作用。

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香港社会危机逐渐加剧。

中产阶级、负资产业主、工人,甚至商家此起彼伏地采用不同形式向政府表达不满、终于导致发生了2003年7月1日的50万人示威游行,幸而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示威并没有引起暴乱,亦没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但在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最终迫使董建华以健康理由在2005年3月10日向中央请辞。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亦同样令百业萧条,失业率上升,但香港的经济基础较坚稳,社会福利保障亦较其它东南亚国家完善,尽管民怨日深,但始终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动荡。

在图4为由1997年4月至2005年3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走趋比较,不难发现董建华自出任特首开始,支特度一直下跌,与楼价走势相似,但波动幅度较细,支特度长期在50以下,而2003年7月期间更一度跌至40以下。

图5为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的相关度分析,我们可以见到在楼价由55至95之区间,正相关度较高,高于或低于此区间,相关度较低,反映民意认为某些环境不是特区政府或董建华所能控制的,例如亚洲金融风暴或非典疫情令房价下跌,说明香港民意是有理智的。

三、总结总而言之,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风险问题,关系到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措施制定、企业投资方向确定以及金融机构决策等。

如果对房地产的泡沫程度、房地产业投资风险评估有误,将可能会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蹶不振,也造成大批企业倒闭,投资者倾家荡产。

近代的资产泡沫破灭事件不但规模大、次数频密、影响深远,而且不再局限于资本市场,有互动、跨国和跨产业的趋势。

近代较严重的泡沫事件包括八十年代末发生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九十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东南亚地区的地产泡沫破灭,及在2000年发生的科网股泡沫破灭。

至于香港,早于1881年便首次出现房地产泡沫,但令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由1997年至2003年间房地产曾泻近70%的经历。

事实上,房地产泡沫在世界上其它大城市亦随处可见,上海由1995年至1999年间房地产价格下跌了近38%,莫斯科在1995年至1999年间下跌了近67%,巴黎在1991年至1998年间下跌了近43%。

当然,房地产泡沫与大多数投机泡沫一样,最终逃不了暴跌的下场。

每一次房地产泡沫破灭不但令许多私房拥有者带来痛苦,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给政府的管治威信带来沉重的打击。

研究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形成过程、泡沫破灭的诱因和导火线,舒解和烫平泡沫的方法和对策,特别是在设立预警机制、REITs和衍生工具(例如根据Halifac房价指数而设的hedgelets),不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对房地产以至金融理论的创新亦有一定的价值。

因而,正确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房地产泡沫存在与否及泡沫的规模,从而正确评价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商投资决策及金融机构决策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原本已经够低的工资会大幅的下降,失业的人满大街都是。

钱变得更加的不值钱。

完完全全的经济危机。

谢国忠:中国房地产泡沫2012年破裂中国已面临通胀压力问题,估计通胀将在2012年变得更为严重,中国房地产泡沫到时将会破裂。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21日发表文章表示,许多企业将资金转投到房地产,从而导致楼价高涨,预计2012年中国资产泡沫将会破裂。

由于开工厂赚不到钱,企业家不得不将钱投资楼市。

谢国忠指出,在中国资产泡沫的背后是资金从制造业流出后流入楼市。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今年一级市场的收入很可能超过4万亿元,占国家所有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

谢国忠预期,美联储将来为了应对通胀,到时会将利率调高至5%,这将导致热钱离开中国,而中国也将调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和防止资金流出,因此中国房地产泡沫将在2012年破裂。

相关阅读:王石:已准备好房地产泡沫破裂日前,万科董事长王石再次表达其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忧虑。

他称,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产生泡沫,并且这个泡沫终将破裂,万科为此已经提前准备。

王石称自己对房价的上涨也感到惊讶,尽管现在有中央对房地产的一道道下限令。

但今年一年放了10万亿元贷款,产生资产泡沫也是必然的。

据统计,现在某些一线城市的楼盘销售80%是投资者,这是很可怕的。

“目前全国二三线城市还没有泡沫,但是我非常担心这种泡沫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这就非常像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

”王石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地价可以把美国买下来,“我们现在有这种趋势,这是很可怕的。

”万科早就说过,制订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追求暴利,利润超过20%不做。

日本的第二大住宅开发商,技术开发专利几千项,得到的嘉奖令挂了一个屋子,就是因为在泡沫的时候高价拿了几块地,最后被迫重组,被丰田地产收购,创始人提前退休。

王石表示,不管现在怎么好,这个泡沫总是会破的,中国的经济不仅要看今年、明年,还要看到十年之后。

万科今年常被媒体评论没有赶上楼市高涨的行情。

王石说,“宁可慢半拍,万科需要做到三点,首先是不追求暴利,第二绝对不做价格的领跑者,第三重点研发刚性住宅需求。

”王石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前十大开发商都是中国的。

论:美国银行业改革方案禁止自营交易,将导致大规模的“去杠杆化”,这对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将产生以下两种影响:1.在多头炒家主导的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原油市场、大宗商品商品市场均以多头炒家为主,一旦去杠杆化,泡沫迅速破裂。

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成为“沃尔克法则”的最大打击对象,其后果不堪设想。

2.以空头炒家主导的市场:黄金市场,黄金空头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黄金储备,到市场上抛售,然后再低价买回归还央行。

一旦此项自营交易被禁止,天量的黄金空头头寸将平仓,黄金价格将暴涨。

博主有这样一种感觉:“沃尔克法则”与其说是为美国银行业改革准备的套餐,不如说是引领未来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的指南针。

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将降低美元资产在全球的需求,严重打击美元,而禁止自营交易又可能疯狂地抬升黄金价格,使得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更大,从而导致黄金可能重新回归国际货币体系。

有人说“去杠杆化”就是“去全球化”,而“去全球化”的后果便是美元不再有吸引力,在与邻为壑的“去全球化”环境下,黄金必将成为天然的“国际货币”。

“沃尔克法则”的核心是去杠杆化2010年01月27日03:14第一财经日报顾虎一是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

规定单一金融机构在储蓄存款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得超过10%,此规定还将拓展到非存款资金等其他领域,来限制金融机构的增长和合并。

实际上美国在1994年即通过法案,要求银行业并购时不得超过存款市场份额的10%,本次提案将限制扩大到了市场短期融资等其他非储蓄资金领域,限制了银行过度举债进行投资的能力。

二是限制银行利用自身资本进行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

此交易是金融机构用自身资本在市场买卖,而不是作为中介机构代表客户执行交易,这在金融危机时造成了严重的市场风险。

三是禁止银行拥有或资助对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让银行在传统借贷业务与高杠杆、对冲、私募等高风险投资活动之间划出明确界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