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1.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导致(感染、免疫缺陷)疾病。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阶段性)3.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一般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4.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电解质、pH、温度)5.某些特殊的抗原抗体反应对温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冷凝集素在(4℃)左右与红细胞结合最好,(20℃)以上反而解离。
6.抗原抗体的结合分子间的引力包括(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其中作用最强的是(疏水作用力)1.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包括(正向间接凝集、反向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和协同凝集反应)四种类型。
2.参与凝集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常用的直接凝集试验有(玻片法、试管法、玻片法)3.在间接凝集反应中正向凝集反应是用(抗原)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体),而反向间接凝集反应是用(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相应(抗原)4.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已知抗原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可用于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
1.免疫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2.棋盘格法(抗原)和(抗体)同时稀释,可一次完成(抗原)和(抗体)的滴定3.单向琼脂扩散是待测抗原从含有定量(抗体)的(凝胶)内自由向周围扩散,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在两者比例合适的部位,形成(沉淀环)。
4.Maneini曲线适用于(大分子抗原)的测定,在一定范围内,沉淀环随时间延长而扩大,抗原浓度与(扩散环直径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常用(普通)坐标纸作图。
5.Fahey曲线适用于(小分子抗原)的测定,在一定范围内,沉淀环随时间延长而扩大,沉淀环直径与(抗原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常用(半对数)坐标纸作图。
6.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可对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含量和相对分子量进行分析,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指示(抗体含量较高);靠近抗体孔则指示(抗原含量较高);不出现沉淀线则表明(无对应的抗原和抗体)。
7.免疫电泳是将(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8.火箭免疫电泳是(电泳)与(单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技术。
9.对流免疫电泳是(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技术。
10.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流向负极,是因为(电泳)速度小(电渗)速度大。
11.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并可根据其推算出抗原或抗体的量。
12.根据Rayleigh方程,散射比浊法中的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成(反)比,与粒子的浓度和体积成(正)比。
13.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测定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的散射信号值,此时的散射信号最强,速率散射信号值最大。
14.免疫胶乳浊度测定的原理与透射比浊法相似。
载体为大小适中、均匀的胶乳颗粒其直径应稍(小于)入射光波长目前多用(200)nm的胶乳颗粒。
15.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反应体系中必须始终保持(抗体)过量。
16.凝胶内沉淀试验包括(单向扩散试验、双向扩散试验);抗原抗体最适比的基本测定方法为(抗原稀释法、抗体稀释法)。
1.标记免疫技术的示踪物有(酶、放射性核素、荧光素、化学或生物发光剂、胶体金) 2.放射免疫技术可分为(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两种基本类型。
3.采用125-I制备标记物的基本原理是以放射性碘原子置换被标记物分子中(酪胺酸或酪胺残基)或(组胺残基)上的氢原子。
1.荧光免疫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2.荧光物质有(荧光素、其他荧光素物质)。
3.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可分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4.镧系稀土元素标记物制备的螯合剂有(多羧基酸类螯合剂、B-二酮体类螯合剂、BCPDA、菲洛林)5.荧光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荧光标记物而分为(均相、非均相)两种类型。
6.非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包括(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荧光酶免疫测定)。
7.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包括(荧光偏振免疫测、底物标记荧光免疫测定)。
8.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有(搅拌标记、透析标记法)。
1.膜载体酶免疫测定技术的类型主要有(斑点-ELISA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层析试验、免疫印迹法)2.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常用的酶有(HRP 、ALP 、β-半乳糖苷酶(β-Gal) )。
3.ELISA检测抗原的方法主要有(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竞争法);检测抗体的方法主要有(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法、捕获法)。
4.ELISA中三种必要试剂是(固相的抗原或抗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酶的反应底物)。
5.制备酶结合物常用的方法有(戊二醛交联法、过碘酸盐氧化法)。
6.在稀释液和洗涤液中加入(吐温一20),可以去除非特异性吸附。
7.均相酶免疫测定技术的类型主要有(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技术)。
8.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类型主要有(酶桥法、PAP法、双桥PAP法、APAAP 法)。
9.(SDS-PAGE、蛋白质转运、酶免疫测定)三项技术结合而成形成免疫印迹法。
10.常用于HRP标记抗原/抗体的方法:(戊二醛交联法、改良过碘酸钠法)。
1.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根据发光方式不同分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根据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可将发光分为三种类型(光照发光、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发光剂分为(荧光素、生物发光剂、化学发光剂)三种。
3.HRP常用的发光底物为(鲁米诺);ALP常用的发光底物为(AMPPD、4-MUP)。
4.发光酶免疫分析的技术要点包括(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物游离部分和结合部分分离、酶促发光反应及检测)三个过程。
5.发光酶免疫分析常用的标记酶有(ALP、HRP),根据酶促反应底物不同,发光酶免疫分析可分为(荧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6.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电化学、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与一般化学发光不同,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化学发光)两个过程。
7.ECLIA通过(电)启动发光反应,而CLIA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
1.不受位阻效应影响,更易发挥生物素活性作用的是(BCNHS)。
2.用于标记蛋白质醛基的,适用范围较BHZ宽的活化生物素是(BCHZ)。
3.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光敏基团可转变为芳香基硝基苯而直接与腺嘌呤N7位氨基结合的是(光生物素)。
4.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有二类,一种是(生物素化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另一种是(标记材料结合生物素后制成的标记物)。
5.用于亲和素标记的物质中,最常用的是(酶、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胶体金)。
1.用丙酮做固定剂的抗原是(免疫球蛋白);用1%聚甲醛做固定剂的抗原是(激素);用10%甲醛做固定剂的抗原是(类脂质);用95%乙醇做固定剂的抗原是(蛋白质);用四氯化磺做固定剂的抗原是(酶)。
2.免疫染色对特殊标本的进一步处理常用(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法。
3.免疫组化染色后,阳性细胞的染色分布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胞质型、细胞核型、细胞膜表面型)。
4.酶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氧化酶)。
5.免疫电镜标本的制备主要有(非包埋法免疫染、包埋前免疫染色、包埋后免疫染色)6.免疫组化中最常用的制片方法是(蛋白酶消化法、非特异吸附法)。
1.金免疫技术主要有(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金免疫测定技术),前者包括(免疫金(银)光镜染色技术、免疫金电镜染色技术);后者包括(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等。
2.免疫金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抗体) )的结合物,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中,习惯上称之为(金探针)3.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方法学类型有(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间接法)。
4.渗滤装置是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试剂盒中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塑料小盒、吸水垫料)和(点加了抗原或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片)三部分组成。
5.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试剂盒由(渗滤装置、胶体金标记物、洗涤液)组成。
6.用于电镜的免疫金法可分为(包埋前染色、包埋后染色)两大类。
7.免疫金电镜染色技术包括(标本包埋、免疫组化染色)两个主要步骤。
8.为了消除待测血清标本中(非特异性IgG)的干扰,斑点金间接免疫层析法测抗体常设计成(反流免疫层析法)1.PBMCs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在反相溶血空斑试验中每一个空斑代表一个(分泌Ig的细胞)。
3.B细胞表面特异的标志是(SmIg)。
4.常用的测定淋巴细胞活力的方法是(台盼蓝染色法)。
5.淋巴细胞转化情况的判定方法有(形态学方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
6.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应用的同位素是(3-H ),细胞毒试验应用的同位素是(51-Cr)7.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常用的方法是(自然沉降法)和(聚合物加速沉降法)。
8.去除白细胞悬液中残留红细胞的常用方法有(无菌蒸馏水低渗裂解法、0.83%氯化铵处理法)。
9.去除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单核细胞的常用方法有(黏附去除法、羰基铁粉吞噬去除法)。
10.检测T细胞数量的花环技术包括(E花环试验、葡萄球菌花环法、抗体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检测B细胞数量的花环技术主要有(Ea花环试验、Et花环试验)。
11.淋巴细胞的密度为(1.077±0.001)。
12.外周血经Ficoll分离液离心后从上到下分为(血清、PBMCs 、粒细胞、红细胞)层。
1.活化的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2 、IFN、IL-12 ),而TH2细胞主要产生的细胞因子为(IL-4、IL-5、IL-10)。
2.细胞因子常用的检测法包括(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3.ELISA 测定法测定细胞因子常用(竞争法)。
1.补体参与的反应试验类型包括(免疫溶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验、免疫黏附试验).2.参与补体结合试验的试剂可分为(指示系统、反应系统)两个系统。
3.Ⅲ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补体水平(降低)。
4.补体的最佳保存温度是(一20℃以下),在(56℃)下30min即被灭活。
5.CH50试验中有(绵羊红细胞、溶血素、人血清)参与反应。
1.免疫球蛋白根据重链的不同可分为(IgM、IgG 、IgA、IgE、IgD )2.免疫固定电泳的特点是(周期短、敏感性高、分辨清晰、结果易于分析)3.Ig 中k/λ比率正常范围是(1.2~2.4)1.肿瘤抗原可分为(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两类。
2.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归纳起来有(早期普查、肿瘤诊断、监测病情)等3.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临床某些肿瘤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如:AFP可辅助诊断(肝癌),CEA可辅助诊断(结肠癌),PSA可辅助诊断(前列腺癌)。